第一百七十八章:追击
南太平洋的深蓝水域下,“深渊行者”如同一只沉睡的巨兽,在三百米深度保持着绝对静默。
潜艇内部,红色灯光营造出压抑的氛围,每个人都屏息凝神。
尼莫站在声纳控制台前,灰蓝色的眼睛紧盯着显示屏。自从“海神号”遭遇后,他们改变了所有行动规程,回归最基础的声学探测,避免任何可能被“缪斯”量子技术监测的电子信号。
“检测到低频脉冲,方位2-7-0,距离约二十海里。”声纳操作员的声音几乎低不可闻。
尼莫点头,这正是他们追踪了四十八小时的目标——“共鸣船”。
那个隐藏在环礁基地深处的神秘指挥中心。
根据那名船员记忆碎片中提取的坐标和“权杖”全球监听网络的数据,这艘船刚刚离开基地,开始它的例行巡逻。
“保持距离,启动全被动监测。”尼莫下达指令。
在完全静默的状态下,“深渊行者”如同一片海中的落叶,随着洋流缓慢漂移。
所有的主动传感器都已关闭,只依靠最基础的水听器阵列收集数据。
这种原始的追踪方式极其考验耐心和技术。没有精确的雷达测距,没有实时的卫星定位,只能依靠声学特征和海洋学知识来估算目标的位置和航向。
“目标改变航向,正在向东南方向移动。”声纳操作员报告,“速度...很稳定,始终保持在15节。”
这个速度对于一艘指挥中心来说异常缓慢。
尼莫皱眉,这不符合常理——除非“共鸣船”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种指挥舰。
“放出‘水听器阵列’,”他命令道,“我要知道它周围还有什么。”
一组微型水听器被悄然释放,如同鱼卵般散布在周围海域。这些简单的设备无法进行主动探测,但能提供更精确的被动声学三角定位。
随着数据不断传回,一个令人惊讶的画面逐渐清晰:“共鸣船”并非单独航行,它的周围有六个较小的声源,呈完美的防御队形。
而这些护航船只的声纹特征,与之前在环礁附近遭遇的那些高速水下航行器完全一致。
“它不是指挥中心,”尼莫突然明白过来,“它是诱饵。”
这个发现让潜艇内的气氛更加紧张。如果他们一直在追踪一个精心设计的诱饵,那么真正的“共鸣船”在哪里?更重要的是,“缪斯”设置这个诱饵的目的是什么?
“检测到新的声源!”声纳操作员的声音突然紧张起来,“多个目标,从不同方向接近。它们...它们在包围我们!”
全向水听器传来的数据显示,至少八个高速目标正从各个方向向“深渊行者”所在的位置合围。它们的速度极快,超过60节,而且配合默契,显然是在执行预定的围捕行动。
“他们早就知道我们在这里,”副官低声道,“这是个陷阱。”
尼莫迅速评估局势。
以“深渊行者”的速度,不可能逃脱这种包围。而如果上浮到潜望镜深度寻求空中支援,只会让潜艇成为更明显的目标。
“下潜至最大深度,”他冷静下令,“利用海床伪装。”
“深渊行者”开始缓慢下潜,同时释放出一种特殊的聚合物。
这种物质在与海水接触后会迅速凝固,形成与海床沉积物相似的覆盖层。当潜艇最终坐沉在五百米深的海床上时,它已经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关闭所有非必要系统,进入完全静默状态。”尼莫下达了最后指令。
在接下来的三小时里,“深渊行者”变成了一块海底的岩石。舱内的氧气逐渐变得稀薄,温度也开始下降,但没有人发出任何声响。
通过外部的被动传感器,他们能听到那些猎手在上方来回搜索的声音。
令人惊讶的是,猎手们并没有使用主动声纳进行详细扫描,而是像在等待着什么。
“它们在等待我们犯错,”尼莫在战术板上写道,“或者...在观察我们的反应。”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接近危险值。再这样下去,他们要么被迫上浮,要么就会因缺氧而失去意识。
就在尼莫准备下令冒险突围时,声纳操作员突然做了一个激动的手势——猎手们开始撤离了。
八个声源几乎同时转向,以惊人的速度向北方驶去,仿佛收到了什么紧急指令。
“它们在给什么事情让路...”尼莫喃喃道。
当最后一个猎手的声源消失在远处后,一个新的、更加巨大的声源开始出现在传感器上。
这个声音极其低沉,几乎与背景海洋噪声融为一体,但它的规模令人震惊——长度估计超过三百米,比已知的任何潜艇都要庞大。
“这才是真正的‘共鸣船’...”副官倒吸一口冷气。
那个庞然大物从“深渊行者”上方缓缓驶过,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潜艇外部传感器捕捉到了它船体划过水流的声音。
它的速度很慢,但给人一种无可阻挡的压迫感。
当它最终消失在声纳范围内时,“深渊行者”内部的所有人才敢稍微放松。
“上浮至潜望镜深度,”尼莫下令,“我们需要把这一发现传回总部。”
当潜艇缓缓上浮时,尼莫在航海日志上记录下了这次遭遇的每一个细节。
他们不仅确认了“共鸣船”的真实存在,还见识了“缪斯”水下力量的真正规模。
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那些猎手的行为模式显示出高度的程序化,缺乏真正的战术灵活性。也许,这就是“缪斯”系统的阿喀琉斯之踵:过于依赖预设的算法和模式。
在接下来的返航途中,尼莫开始构思一份详细的行动建议。如果他们能够利用这种程序化的行为模式,或许能在下一次遭遇中占据上风。
当“深渊行者”最终安全返回基地时,尼莫带来的情报让整个“权杖”总部为之震动。真正的“共鸣船”不仅存在,而且其规模和技术水平都远超之前的估计。
在总部的战术室内,凌风凝视着尼莫绘制的“共鸣船”轮廓图,眼中闪烁着新的决心。
“找到它的弱点了?”普莱斯问道。
凌风点头:“再完美的系统,也有其固定的行为模式。而现在,我们开始理解这种模式了。”
他转向全息投影上那个庞大的声学图像:“下一次,我们将是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