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七十九章:锁定

阿尔卑斯山指挥中心。

全息投影台上,“深渊行者”传回的声学数据构建出一个令人震撼的图像——一艘长度超过三百米的庞然大物,正在南太平洋深处缓缓巡弋。

“共鸣船,”凌风低声念出这个名字,目光紧锁在那个缓慢移动的三维模型上,“终于找到你了。”

普莱斯走近投影,仔细端详着那个水下巨兽的每一个细节:“这个尺寸...已经超过了任何现役的潜艇。他们是怎么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建造出这种东西的?”

技术官“公爵”调出对比数据:“比俄国的‘台风级’还要大百分之四十,而且从声学特征来看,它的推进系统完全不同于传统设计。几乎没有机械噪音,就像...就像它在利用海洋本身的能量在移动。”

凌风绕着投影台缓缓踱步,脑海中飞速整合着所有相关信息。

布鲁姆追踪的资金流向、山田截获的异常信号、卡米拉收集的人力情报,还有“深渊行者”冒着生命危险带回来的声学数据——所有的线索都指向这个隐藏在太平洋深处的庞然大物。

“启动‘织网人’方案第三阶段。”

凌风停下脚步,声音坚定,“我们得在二十四小时内,得到这艘船的一切信息。”

命令下达的瞬间,“权杖”的全球情报网络开始全速运转。

在苏黎世,尼古拉斯·布鲁姆的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资金流动图。他刚刚发现了一系列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的微交易,每笔金额都不大,但最终都汇入同一个数字钱包——而这个钱包的活动模式,与“共鸣船”的移动轨迹有着惊人的吻合度。

“他们在为某个重大行动调动资源,”布鲁姆通过加密信道报告,“过去十二小时内,资金流动频率增加了三倍。”

与此同时,在东京,山田裕太的监听站捕捉到了一组异常的量子信号。这些信号极其短暂,几乎无法被常规设备检测到,但山田开发的特殊算法成功锁定了它们的来源——南太平洋的某个深海区域。

“信号特征与‘缪斯’技术吻合,”山田报告,“他们在进行高频度的数据传输,内容加密等级极高。”

而在南美,卡米拉·罗德里格斯刚刚从一个冒险潜入“缪斯”外围组织的线人那里获得关键情报:一支特殊的“清洁队”正在智利的一个秘密港口集结,准备执行某个“历史性任务”。

“他们称其为‘净化行动’,”卡米拉的声音因卫星延迟而断断续续,“但具体目标未知。”

所有的情报碎片如同拼图般被汇集到指挥中心。当它们被整合在一起时,呈现出的画面让每个人都感到不寒而栗。

“他们在准备某种大规模行动,”普莱斯指着全息投影上不断更新的数据流,“而‘共鸣船’很可能是这次行动的指挥中心。”

凌风沉默地观察着数据流动的模式。

布鲁姆追踪的资金、山田截获的信号、卡米拉获得的情报——所有的线索都在指向同一个结论:“缪斯”正在为某个重大事件做准备,而“共鸣船”在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凌风问道。

公爵调出预测模型:“根据资金流动和人员调动的模式分析,他们很可能在七十二小时内启动行动。但具体目标仍然未知。”

就在这时,主控制台发出了急促的提示音。

技术团队成功破解了从“太平洋黎明号”货轮上缴获的部分加密数据。

“长官,你需要看看这个,”首席分析师“枢机”的声音中带着震惊,“我们破解了他们的行动日志。”

全息投影上出现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记录:

——“阶段一:全球监控网络部署完成。数据收集效率98.7%,超出预期。”

——“阶段二:社会行为模型验证通过。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6.3%。”

——“阶段三:目标筛选完成。准备启动‘净化协议’。”

凌风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净化协议”——这个在多个情报来源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现在看来可能代表着某种极其危险的行动。

“分析‘净化协议’的可能含义。”他命令道。

枢机调出所有相关的数据片段:“从上下文来看,这可能是指通过人为制造冲突或灾难,来‘净化’他们认为不合格的社会结构或人口群体。”

指挥中心陷入一片死寂。

如果这个解读正确,那么“缪斯”正在策划的,可能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社会工程实验,可能会以数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

“找到那艘船的确切位置,”凌风的声音冷如寒冰,“我们必须阻止他们。”

所有的资源都被调动起来。六颗侦察卫星调整轨道,对南太平洋目标区域进行不间断扫描;三架全球鹰无人机从不同方向接近该区域;整个“权杖”的水下监听网络都聚焦于寻找那个巨大的声学目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指挥中心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正在与时间赛跑,而赌注可能是无数无辜的生命。

终于,在十八小时的紧张搜索后,一个突破性的发现传来了。

“找到它了!”

声纳分析员激动地报告,“位于南纬37度12分,西经115度47分,深度四百米。它停泊在一个海底峡谷中,几乎与周围地形融为一体。”

全息投影上显示出了“共鸣船”的精确位置。它隐藏在南太平洋深处的一个海底峡谷中,利用复杂的地形来躲避探测。如果不是最先进的水下监听网络和精密的声学分析,根本不可能发现它的存在。

凌风凝视着那个在海底峡谷中若隐若现的庞然大物,心中升起一种复杂的情绪。

经过数月的追踪,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终于锁定了这个神秘组织的神经中枢。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加困难的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办?

直接攻击这样一个防守严密的深海目标,无异于自杀。

而如果坐视不管,“缪斯”的“净化协议”可能造成的后果谁也无法想象。

“我们需要一个计划,”普莱斯打破了沉默,“一个能够渗透进去,而不是强攻的计划。”

凌风点头,一个新的想法开始在他脑海中成形。

既然“缪斯”如此依赖他们的预测模型和技术优势,那么也许可以利用这一点做出应对。

“启动‘镜屋’方案第二阶段,”他命令道,“我们要让他们看到他们想看到的,然后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致命一击。”

当团队开始制定具体的渗透计划时,凌风独自走到指挥中心的观景平台。

阿尔卑斯山的夜空清澈如洗,繁星点点,仿佛在注视着人间的这场生死博弈。

在那个遥远的太平洋深处,“共鸣船”中的人们可能也在观望着同一片星空,自信地认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但他们很快就会明白,有些变量是任何模型都无法预测的——比如人类的决心,比如复仇的意志,比如一个被逼入绝境的战士的智慧。

凌风轻轻握紧了拳头。

汉森的面容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还有其他所有在对抗“缪斯”过程中牺牲的战友。

这一次,不会再有撤退,不会再有妥协。

这一次,将是决战。

他转身回到指挥中心,目光坚定如钢:“开始准备。我们要去拜访一下这个‘共鸣船’,给他们带去一个惊喜。”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一个大胆的渗透计划逐渐成形。它不是传统的军事行动,而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欺骗与突袭的结合,目标直指“共鸣船”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