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

王老实的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一股更为汹涌的暗流便已袭来。“环球美食文化交流中心”显然不满足于仅仅撬动一个供应商,他们的目标,是彻底瓦解“原生食材共济联盟”赖以生存的根基——供应链。

危机的焦点,首先集中在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联盟内多家高端餐厅共同依赖的核心食材上:一种是产自北部高原、每年只在特定时节采摘的野生黄菇,因其浓郁独特的香气被视为汤品和酱汁的灵魂;另一种是来自东南沿海特定水域、遵循古法晾晒的顶级金钩渔获,是许多菜品提鲜的关键。

这两样食材产量有限,品质要求极高,一直是联盟内部严格把控和共享的珍贵资源。

先是负责黄菇采购的联盟成员,在例行的产区联系中,得到了一个令人错愕的消息。

“老赵,今年的黄菇……恐怕没法按原定数量和价格给你们了。”产区那边的负责人语气充满了歉意和无奈,“就在前天,有一家叫‘寰宇供应链’的公司,派人直接进了山,以高出我们往年协议价百分之五十的价格,把几个核心村寨未来一季的产量全部包圆了!现款现货,合同都签死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负责渔获的成员也传来了噩耗。原本合作多年的几家渔村合作社,集体委婉地表示,今年晾晒的金钩渔获,大部分将被一家新成立的海产公司收购,价格同样被抬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远超联盟的预算。

“寰宇供应链”……“新成立的海产公司”……孙炜和安曼稍作调查,就发现这两家公司的背后,都隐约浮现着“交流中心”及其控股母公司的影子。

“他们这是疯了么?”孙炜在安全屋里,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高出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他们就算财大气粗,用这种价格收购,做成菜品还能有利润吗?这根本就是赔本赚吆喝!”

“他们不需要利润。”林晓的声音异常冷静,他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他们只需要胜利。用资本碾压我们,让联盟断货,让依赖这些食材的餐厅无法正常运营,信誉扫地。对他们而言,这点收购的损失,远低于彻底打垮我们所获得的战略收益。这是最典型的‘釜底抽薪’。”

安曼在电脑上调出联盟的财务报表和菜单结构,眉头紧锁:“林晓说得对。黄菇和金钩渔获是我们多家招牌菜的绝对核心,短期内找不到同等品质的替代品。如果断供,意味着至少三分之一的招牌菜要被迫下架,这对餐厅的打击是致命的。更重要的是,这会传递给所有会员和消费者一个信号:联盟连最基础的稳定供应都做不到。”

摆在林晓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绝境。

跟进涨价?联盟那本就并不宽裕的资金池,根本无法与对方深不见底的资本抗衡。就算咬牙跟上,也只会被拖入一场必输的消耗战,最终耗尽所有资金而崩溃。

不跟进?那就意味着眼睁睁看着核心供应链断裂,联盟信誉受损,内部人心惶惶,距离分崩离析仅一步之遥。

紧急召开的联盟核心成员线上会议,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几位依赖黄菇和金钩渔获的餐厅老板几乎是在咆哮。

“林主厨!必须想想办法!我的招牌‘黄菇炖鸡’要是没了黄菇,那还叫招牌吗?客人会砸了我的店!”

“我的‘金钩扒时蔬’也是!老客就认那个味道,现在告诉我没货了?这让我怎么跟客人交代?”

“交流中心这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啊!难道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

恐慌和愤怒的情绪在蔓延。有人开始隐晦地提出,是否可以考虑暂时“妥协”,去接触一下交流中心,看看他们那边有没有“转售”的可能,或者寻求其他替代方案——这几乎等于变相的投降。

孙炜看着屏幕上一个个焦虑的面孔,心急如焚,却无言以对。安曼试图用数据安抚,但在断供的现实威胁面前,一切分析都显得苍白无力。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旁听,脸色依旧有些苍白的石磊,轻轻咳嗽了一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也许……我们不一定非要盯着那几种最抢手的。”石磊缓缓说道,他的眼神有些飘忽,似乎在回忆和感受着什么,“山里……不只有黄菇。水边……也不只有金钩。”

众人一愣,没明白他的意思。

林晓却心中一动,看向石磊:“石磊,你的意思是?”

石磊努力组织着语言:“我以前……只关注最强烈、最顶级的气味。但现在,我感觉不到那些了……反而,反而能注意到一些以前忽略的,‘平淡’但很‘扎实’的味道。”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那次去王老实的仓库,回来的路上,我在山道边闻到一种……很清爽,带着点木质和青草气的菌子味道,不是很浓烈,但很干净,很持久。还有,上次跟孙炜去沿海考察,有个小渔村晾晒的一种小银鱼干,味道很柔和,鲜味……是慢慢渗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冲上来。”

他描述得并不专业,甚至有些词不达意。但林晓听懂了他的核心意思——放弃对已被资本盯上的“明星食材”的执念,转而发掘那些未被注意、但品质同样优异甚至更具特色的“潜力食材”。

这是一个跳出对方预设战场,另辟蹊径的思路!

林晓的眼睛亮了起来,他立刻接过话头:“石磊提醒了我!我们成立联盟的初衷,是为了寻找和守护本真之味,而不是为了固守某几种特定的食材!华夏地大物博,风物万千,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局限住?”

他看向屏幕,语气重新充满了力量:“各位,这是一个危机,但也可能是一个契机!与其在对方设定的价格战里被耗死,不如我们主动开辟新的赛道!”

林晓的决定迅速而果断。

第一,他亲自带队,由石磊作为“感官向导”,孙炜协调,立刻动身前往北部高原和东南沿海,不去那些被资本占领的核心产区,而是深入更偏远的、尚未被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村落,寻找石磊口中那些“平淡但扎实”的替代食材。

第二,安曼留守,一方面稳定联盟内部情绪,公布寻找替代食材的计划,另一方面,开始着手策划一场以“被遗忘的风物”为主题的新品推广活动,为可能找到的新食材提前造势,引导消费者关注食物本身的多样性之美,而非某几种固定食材。

这是一个大胆的冒险。能否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找到的替代品能否被市场和食客接受?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在绝境之中,这已是唯一闪烁着希望光芒的道路。

就在林晓三人收拾行装,准备次日清晨出发时,安曼收到了一封匿名发送到联盟公共邮箱的邮件。邮件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小心,他们知道的比你们想象的更多。黄菇和金钩,只是开始。」

没有署名,没有落款。

安曼尝试追踪发件Ip,依旧是无果而终。但这封邮件的内容,却像一道冰冷的阴影,缠绕在心头。

林晓看着那行字,眼神锐利。对方对他们的行动似乎了如指掌,甚至可能预判了他们会去寻找替代品。

这次深入未知之地的寻味之旅,等待他们的,将仅仅是质朴的风物,还是早已布下的、新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