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灵泉湖边的草药基地里,晨露还凝在叶片上,沾着细碎的光。筱棠踩着青石板路往里走,裤脚扫过丛丛薄荷,清凉的香气便漫了上来,混着远处灵泉湖的水汽,让人浑身舒爽。她手里攥着张泛黄的纸,是念衍昨天送来的“山区冬季药材需求清单”,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个村落缺的药——风湿膏、感冒药、止咳糖浆,最末一行还画了个小圈,写着“独居老人需备急救包”。

“奶奶!”刚转过拐角,就见个小小的身影扑过来,是曾孙段小乐,手里举着片肥厚的艾草叶,叶尖还滴着水,“您看我找着的!张爷爷说这个晒干嘛,冬天贴在膝盖上不疼!”

筱棠笑着蹲下身,替他擦掉鼻尖的泥点,指尖触到孩子温热的脸颊,软乎乎的。她接过艾草叶,放在鼻尖闻了闻,浓郁的药香里带着点阳光的暖意:“咱们小乐真能干,这艾草选得好,叶厚、绒毛多,药效才足。不过得先晒干,再跟生姜、花椒一起熬,才能做成风湿膏,你说对不对?”

小乐眨着圆眼睛,使劲点头,又拉着她的手往药田深处走:“张爷爷他们都在晒药呢!还有李奶奶,说要教我编药篓,装药材可结实了!”

顺着孩子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十几个药农围着竹制的晒药架忙碌,竹架上摊着层层叠叠的草药,紫苏、金银花、桔梗,五颜六色铺展开来,像给地面盖了层花毯子。负责草药基地的老张头正拿着木耙翻晒草药,见筱棠来,赶紧放下工具迎过来,手里还攥着个布包:“段老夫人,您要的防风和独活都挑好了,都是今年新采的,根粗、无虫蛀,熬出来的药汁浓。就是这几味药需求量大,咱们基地现有的,怕是不够给三个偏远山村分的。”

筱棠接过布包,打开看了看,里面的防风根须完整,断面泛着黄白色的筋络,确实是上等货。她眉头轻轻蹙了下,目光扫过远处的药田——今年雨水足,草药长势好,可山区老人多,风湿、关节痛是老毛病,冬天冷,需求量自然比平时大。她回头看向跟在身后的陆衍,他正弯腰检查晒架上的柴胡,指尖捏着根柴胡梗,轻轻掰断,看断面的纹路。

“老陆,”筱棠喊了声,“咱们空间里是不是还存着去年的陈艾和独活?我记得前年采得多,晒了好几囤,放在山洞的通风处,应该还能用。”

陆衍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药屑,点头道:“我昨天去看过,还好好的,没发霉、没虫蛀。陈艾放得越久越好,治风湿正好;独活也够,就是得再挑挑,把细小的根须去掉,给老人用的,得保证药效。”

“那正好。”筱棠松了口气,把需求清单递给老张头,“你让人先把基地里的新药材打包,不够的部分,我和老陆下午去空间里取。对了,急救包里除了常用药,还得放些暖身的姜糖和止痛片,老人万一疼得厉害,能先顶一顶。”

老张头接过清单,连连应着,又指了指不远处的竹棚:“念衍少爷也来了,说要跟机械坊那边对接,做几个药材烘干机。现在天越来越凉,光靠太阳晒太慢,有烘干机,草药能快点烘干,还能保证药性不流失。”

筱棠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见念衍正拿着图纸跟两个机械坊的师傅说话,手里还比划着什么。她想起昨天陆衍说的“明辉机械做药材烘干设备”,心里暖了暖——这孩子总是这样,不用多说,就把该做的事提前安排好。

正看着,小乐突然拉了拉她的衣角,指着竹棚旁的一堆木片:“奶奶,那是王爷爷拿来的木头,说要做装药材的柜子,还说要给每个老人的急救包上刻名字,怕拿混了。”

筱棠看过去,只见木工坊的王师傅正拿着刨子刨木头,木屑簌簌往下落,旁边已经堆了几个半成品的木柜,柜门上还刻着简单的花纹。她忍不住笑了,这一大家子,不用招呼,就各自想着怎么把事做好——草药基地的人负责采药、晒药,机械坊的人做烘干设备,木工坊的人做储存柜,连小乐都想着帮忙找艾草,这不就是她当年想的“众人拾柴”吗?

“走,咱们去看看念衍的图纸。”陆衍牵起筱棠的手,两人慢慢往竹棚走。晨露已经散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路边的草药长得茂盛,风一吹,药香便裹着暖意扑过来,让人心里踏实。

“爸,妈,”念衍见他们来,赶紧递过图纸,“您看这个烘干机,我加了温控装置,温度能定在四十度左右,刚好适合烘干草药,还不会把药性烤没。机械坊那边说,三天就能做出两台样机,先在基地试试,好用的话再多做几台,送去过冬的山村。”

筱棠接过图纸,虽然看不懂复杂的机械结构,但看着上面标注的“温控区”“通风口”,心里便有了底。她抬头看向念衍,眼里满是欣慰:“考虑得周到,不光要烘干药材,还得让村里的人会用,到时候让机械坊的师傅跟着去,教他们怎么操作,别到时候不会用,白瞎了设备。”

“您放心,我已经跟师傅们说好了。”念衍点头,又从包里掏出张纸条,“这是我昨天跟几个山村的村长通电话记的,除了药材,他们还缺些过冬的棉被和棉衣,尤其是独居老人,有的被子都破了,棉花都结块了。我想着,能不能让纺织厂那边赶制一批,用咱们空间里的棉花,又软又暖和。”

陆衍接过纸条,看了眼上面的数字,眉头微蹙:“二十床棉被,五十件棉衣,数量不算多,纺织厂那边应该能赶出来。不过得快点,再过半个月就要降温了,得让老人们在天冷前收到。”

“我下午就去纺织厂对接。”念衍说着,又看向小乐,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刚才小乐还跟我说,要帮着打包药材,咱们的小帮手都这么积极,咱们可不能落后。”

小乐被说得脸通红,却又仰着脑袋,认真道:“我还要帮李奶奶编药篓!编好多好多,装好多好多药,让爷爷奶奶们冬天不疼!”

筱棠看着孩子认真的模样,又看了看身边的陆衍、念衍,还有远处忙碌的药农、师傅们,心里突然涌起一股热流。她想起前世在末世里,别说草药,连口干净水都难寻,多少老人因为缺药、受冻,没能熬过冬天。而现在,他们能带着全家、带着整个基地的人,为山区的老人准备药材、棉衣、棉被,能让他们暖暖和和地过冬——这大概就是她重生最大的意义,不是为了自己享福,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能远离她曾经历过的苦难。

“走,”筱棠拉起小乐的手,又对陆衍和念衍说,“咱们先去晒药架那边,把今天要晒的草药翻一遍,下午再去空间里取陈药。等药材都备好,咱们亲自送一趟,看看那些老人,也看看咱们捐的板房和取暖器好用不好用。”

“好!”陆衍和念衍异口同声地应着。

阳光渐渐升高,洒在药田里,把草药的香气烘得更浓了。小乐拉着筱棠的手,蹦蹦跳跳地往前走,嘴里还哼着李奶奶教的童谣:“艾叶草,长呀长,熬成膏,暖堂堂……”

筱棠听着,嘴角的笑意一直没散。她抬头看向远处的灵泉湖,湖面波光粼粼,像撒了层碎金。她知道,这漫山的药香,不仅会飘进山区老人的屋里,还会飘进更多人的心里——就像当年她和陆衍种下第一株草药时想的那样,这份温暖,会一直传下去,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