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小田可真是意外之喜。

张野原本只是想帮一帮张小田,同时也想建立自己的班底。

可谁能想到,他这次还捡到个宝。

有文化底子,又受过初步的专业熏陶,还肯吃苦踏实。

这简直是给实验农场量身打造的人才。

“好!很好!”

张野连连点头,夸赞道:“小田,你比小叔想象得要厉害得多。既然你有这个底子,那这第一个大棚的实验任务,我就全权交给你了!”

“小叔放心,我一定完成好任务!”张小田拍着胸膛保证道。

“对了,你还想上学吗?我说的是上大学!”张野突然问道。

张野这话一出,张小田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张黝黑的脸,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

“上……上大学?小叔,我……我真的能行吗?”张小田颤抖着声音问道。

上大学,这对于一个农村娃来说,简直是梦里都不敢多想的事情。

当然,如果张小田没有遇到那位姓陈的老师,他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从村里走出来了。

若他还在村里,他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怎么不行?”

张野笑道:“现在国家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尤其缺专业人才。只要你愿意学,肯下功夫,小叔就想办法给你争取这个机会!”

张野这并不是空头支票。

以他如今在厂里的地位,再加上田振华那边的关系,推荐一个优秀的工农兵学员去农业大学学习,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张小田自身条件也确实不错。

张小田激动得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他猛地抓住张野的胳膊,声音都有些哽咽道:“小叔!我……我想!我做梦都想多学点本事,以前是没条件,现在……现在您给我指了这条路,我拼了命也要走下去!我一定好好学,绝不给您丢人!”

“有这个志气就好!”

张野欣慰地笑了笑,“不过这事急不得,需要等待机会,也要看你接下来在农场的表现。”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一边把大棚实验搞好,做出成绩。”

“哎!我明白!小叔,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工作!”张小田用力点头。

张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行了,先去忙吧,把翻地的人组织起来,按你的想法先把第一步走稳。”

“是!小叔!”

张小田挺直腰板,敬了一个不标准但无比认真的礼,转身朝着一号大棚跑去。

张野看着侄子的背影,脸上露出了笑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贾东旭也就那样了,能把车开明白,也就足够了。

就算是改开之后,这开车的技术,也是非常吃香的。

至于张小田。

张野还是挺喜欢这个孩子的。

路给他铺好,最终张小田能走多远,那就要看他自己了。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

实验农场的上百个大棚,全都安好了玻璃。

在杨厂长的号召下以及亲自带领着厂里的工人,仅用了两个小时,就把所有大棚里的地给翻了一遍。

令人惊喜的是,张小田在一号大棚种下蔬菜,全都长出来了。

虽然刚冒头,但远远看去,却是绿油油的一片。

农业院的教授们听说这个消息后,立即带着学生赶了过来。

让张野没想到的是,带队的教授,竟然就是张小田所说的那位陈老师。

有了陈教授的加入,实验农场也算是进入了正轨。

可惜张野却没有时间与他们多聊,甚至连农场的工作都交给了别人负责。

而他本人,则在为晚上欢送别里科夫等苏联专家们做准备。

小食堂,傻柱手中的勺子都轮冒火星了。

主要是晚上吃饭的人太多了。

不过,傻柱却没有任何怨言,反而干得格外起劲。

这可是给苏联专家送行,是厂里的大事,更是露脸的好机会。

他把自己压箱底的功夫都拿了出来,锅铲翻飞之间,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陆续出锅,香气弥漫在整个小食堂的后厨。

晚上六点,小食堂最大的包间里灯火通明,气氛热烈喧闹。

杨厂长、李怀德、张野作为厂方代表作陪,别里科夫等几位苏联专家悉数到场。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尤其是上次酣畅淋漓的酒局后,双方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别里科夫同志,各位专家同志!”

杨厂长首先举杯,满面红光地说道:“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你们的无私指导和帮助,让我们轧钢厂受益匪浅!”

“这杯酒,我代表全厂干部职工,敬你们!祝你们回国路途顺利,也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张野流利地将话翻译过去。

别里科夫显然心情也不错。

他站起身,端着酒杯,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说道:“谢谢!杨厂长,李厂长,还有张,我的朋友!”

“在这里,我们工作,很愉快!你们,很热情!我们,不会忘记!”

他说完,又用俄语补充了几句,大意是赞扬了中国工人的勤劳和智慧,对轧钢厂的技术进步表示了肯定。

气氛一下子热络起来,大家纷纷举杯。

这一次,喝酒明显文明了许多,主要是为了烘托气氛,表达情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别里科夫特意走到张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用俄语说道:“张,我的兄弟,这次来中国,最高兴的就是认识了你。你救了我的命,你是真正的朋友。”

张野能听出他话里的真诚,也动情地说道:“别里科夫,你也是我的朋友,欢迎以后常来中国做客。”

别里科夫笑了笑,眼神有些复杂。

他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说道:“张,我知道,你们对我们带来的东西很感兴趣……有些规矩,我们不得不遵守。”

“但是,我个人有一些……嗯,一些不算太敏感的学习笔记和心得,是关于设备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的内容,包括图纸,我觉得可能对你们有用。”

“东西已经放在我房间的床头柜抽屉里了,没有登记在册,算是我送给你个人的临别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