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野震惊地看着别里科夫。

上次没有用相机拍下来的那些图纸,便是有关设备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的图纸。

他怎么也没想到,别里科夫竟然会把这东西,留给他。

当然,别里科夫留下的不是原图。

那些原图是有登记的,他必须要带回去。

可谁也没规定,别里科夫不能照着原图再画一份吧!

张野用力握了握别里科夫的手,感激地说道:“谢谢你,别里科夫,我的朋友!这份情谊,我永远记在心里!”

这意外的收获让张野惊喜不已。

别里科夫这显然是冒着一定风险,在规则之外表达了他的友谊和某种程度的补偿。

送别宴进行到很晚才结束。

别里科夫等人再一次被张野灌醉。

这边酒席刚刚散场,田振华的警卫员便找了过来。

“张哥,首长要让你过去!”

警卫员也是老熟人了,没有一板一眼地称呼张野职务。

张野愣了一下,随即低声把别里科夫的话,告诉了李怀德。

李怀德瞪大眼睛,瞬间就醒了酒。

“你,你说的是真的?”李怀德不确定地问道。

本来他和杨厂长还计划着让张野今晚行动,把上次没有拍下来的图纸弄出来,重新拍一下。

可谁想到,别里科夫竟然送给他们这么大的一份大礼。

好人啊!

真是好人!

“当然是真的,等明天他们走后,你安排人去把东西取回来。我就先走了,也不知道我岳父找我有什么事!”

张野说完,跟着警卫员走出小食堂,而后坐上吉普车离开。

可当车子驶上主街时,张野愣住了。

车子所行驶的方向并不是去军区大院。

“田老弟,咱们这是去哪?”张野扭头向警卫员问道。

警卫员低声说道:“你前段时间去过的地方!”

张野一听,顿时明白了。

几十分钟后,车子经过层层检查后,驶入中南海。

张野被人带到先生的办公室。

此时已经午夜十一点多了。

可先生却没有休息。

他的办公室上,堆满了各种文件。

办公室里灯光柔和,却驱不散深秋午夜的凉意。

先生穿着一身半旧的中山装,正伏案疾书,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眉心,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小野来了,坐。”

先生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自己也从办公桌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走了过来。

“先生,这么晚了,您还没休息?”张野恭敬地问道。

可他的心中却满是酸痛。

先生为国家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事情太多了,都是要着急处理的工作。”

先生在张野对面的沙发坐下,拿起桌上的烟盒,递给张野一支,“来一支?”

“谢谢先生。”

张野连忙上前,双手接过来,然后给先生把烟点着。

先生笑了笑,抽了一口烟,示意张野坐下后,开口问道:“今晚轧钢给别里科夫他们准备了送行宴?”

“是的,先生。”张野如实回答道。

“嗯,你们轧钢厂这次,做得不错。”

先生点了点头,赞许道:“兵行险着,但结果很好。那些资料,很有价值。”

先生笑了笑,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振华同志应该跟你谈过了,关于去苏联的事情。”

“是,上周已经跟我谈过了。”张野挺直了背脊。

“不过,事情有变,你可能要提前出发了!”

先生的语气严肃起来,说道:“我准备让你跟随别里科夫他们一起去苏联……”

十分钟后,张野从中南海离开,直接来到田振华家。

田振华并没有休息,而是一直在等着他。

“先生都给你说了?”

走进田振华的书房,他直接开口向张野问道。

“说了,明天早上出发!”张野说道。

“今晚就别回去了,明天一早,我让小田直接送你去机场!随身物品,我已经让人给你准备了。到了那边以后,多加小心!”

田振华叮嘱了两句后,就让张野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张野带上田振华给他准备的随身物品,坐上车朝着机场驶去。

“张?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是来给我送行的?”

来到机场,别里科夫看到张野后,十分的震惊。

看到别里科夫惊讶的表情,张野快步迎了上去。

“别里科夫,我的老朋友,看来我们缘分未尽啊!”

张野用流利的俄语说道,同时展示了一下手中一个轻便的行李箱和一份文件袋。

“上级临时指派我,作为我们工业部技术交流团的先遣联络员,前往莫斯科,还有为后续代表团打前站。正好和你们同一班飞机,路上还能做个伴!”

听了张野的话,别里科夫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放出巨大的惊喜。

他一把抱住张野,用力拍着他的后背,激动地说道:“太好了,张!这真是太好了,我还以为要过很久才能再见到你!路上有你在,我们肯定不会无聊了!”

他身后的其他几位苏联专家也纷纷露出笑容,上前与张野打招呼。

张野之前的表现,尤其是那深不可测的酒量和爽快的性格,显然很对他们胃口。

听说他能同行,都很高兴。

张野一边热情地回应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快速扫过周围。

他注意到,在专家团不远处,站着几位穿着中方干部制服,神情严肃的人员。

他们只是朝张野这边看了一眼,微微点头示意,并没有过来打扰。

张野明白,这几位就是先生安排的真正打前站的人员。

很快,张野和别里科夫等人登上飞机。

这是一架苏制的伊尔客机,舱内空间不算宽敞,噪音也较大。

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顶级的出行方式了。

张野的座位恰好安排在别里科夫旁边。

飞机起飞后,别里科夫依然很兴奋,拉着张野聊个不停。

从中国的风土人情聊到苏联的冰雪风光。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莫斯科的机场。

走出机舱,顿时寒风吹来。

哪怕是张野的身体经过空间的改造,也忍不住地打了一个冷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