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野异常激动。

越想越感觉有这种可能。

此时,张野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

直到车把他送到轧钢厂,张野还没有从激动的情绪中走出来。

张野刚走进厂区大门,就看见李怀德带着几个后勤处的干部朝着实验农场的方向走。

李怀德看见张野后,立即大声喊道:“老弟,快来,一号大棚的玻璃已经装好了!”

“这么快?”

张野闻言,也很震惊,连忙跟着李怀德朝实验农场走去。

“李厂长,小叔,各位领导好!”

来到农场,张小田连忙跑过来,恭敬地朝着李怀德等人问好。

“好好好!”

李怀德大笑,扭头对张野说道:“老弟,你这个侄子可真是了不起啊!这玻璃安的快,可有他一份功劳!”

“哦?是吗?”

张野很是诧异。

“当然是真的,我已经决定了,让张小田同志,担任实验农场的一个小队长!”李怀德说道。

跟着李怀德来的后勤处干部们,此时都用羡慕的眼神看向了张小田。

这可不是因为张小田当了一个小队长。

而是因为他得到了李怀德的赏识。

另外一层,那就是张小田的堂叔是张野,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李厂长过奖了,我就是跟着老师傅们搭把手,出点笨力气。”

张小田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憨厚地挠了挠头。

张野看着自己这个本家侄子,心里也颇感欣慰。

张小田是个踏实肯干的,但张野却没想到,他能这么快在农场立住脚,还得到了李怀德的青睐。

“力气不笨,活儿干得漂亮就是本事!”

李怀德用力拍了拍张小田的肩膀,满意地笑道:“好好干,农场这边大有可为,以后就看你小子的了!”

“是!李厂长,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张小田挺直了腰板,大声说道。

张野在一旁笑了笑,对张小田说道:“小田,李厂长给你机会,你就要把握住。当小队长不光是带头干活,更要把人团结好,把地种好,遇到不懂的多向老师傅请教,别怕丢人。”

“是!小叔,我记下了!”

张小田用力点头。

“在厂里要称职务,明白吗?”张野提醒道。

张小田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明白了张野的意思,重重地点了点头。

一行人走进刚刚安装好玻璃的第一座大棚。

此时已是深秋,外面凉意渐浓。

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照射进来,把大棚里面照得暖烘烘的。

大棚里的地还没有翻,几十名工人正在搭建暖气。

“瞧瞧,这透光性多好!”

李怀德指着大棚玻璃,意气风发地说道:“等所有大棚都建好了,咱们厂工人冬天的菜篮子可就丰盛多了!这可都是你们后勤处,特别是张主任你立下的头功啊!”

周围的干部们纷纷附和,看向张野的目光更加不同。

谁能想到,这位年轻的主任,不仅搞技术引进有一手,连搞农副业生产也能弄出这么大动静。

张野谦虚地摆摆手,笑道:“都是李厂长领导有方,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提了个想法,具体落实还是靠农场的同志们辛苦。”

张野这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肯定了李怀德,也没贪功,还抬高了具体干活的工人,听得周围的人都暗暗点头,觉得张主任会做人,有能力还不张扬。

在农场转了一圈,了解了进度和存在的困难后,李怀德带着干部们离开。

张野则故意落后几步,和张小田走在最后。

“小田,在这里还习惯吗?昨天在哪住的?”张野关心地问道。

聋老太太的房子还在修理,所以张小田现在并没有地方住。

昨天晚上,张野又忙着招待别里科夫,便把张小田的事情给忘记了。

“习惯!比在村里强多了!”

张小田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昨天……昨天我在农场的值班室凑合了一宿。跟守夜的王大爷一起,他人挺好,还给我分了半张饼子。”

张野一听,心里顿时有些过意不去。

自己这当堂叔的,光顾着忙厂里的事,把侄子的基本生活问题都给忽略了。

“委屈你了。”

张野拍了拍张小田的肩膀,说道:“这事怪我,昨天太忙,没顾上安排。”

“一点都不委屈,小叔,昨天东旭哥来找我了,让我跟着他回家,我没答应!这里有地方睡,再说了过几天等厂里分给我房子修好,我就可以回去住了!”

张小田连忙解释道。

贾东旭来找张小田的事情,张野还真不知道。

昨天晚上回去太晚,贾东旭也没有跟张野提起。

应该是忘记了。

“今天晚上就跟我回家住,家里又不是没有地方。”

张野看着张小田,停顿了一下,说道:“上面派来的农业教授还有学生,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过来。”

“我给你安排几个人,你先带人把一号大棚里面的地翻了,然后想一想种什么?”

“小叔,我已经想好了,咱们先种白菜和菠菜,也可以种土豆!每个大棚都有一亩半地多,差不多有一千平方米。完全可以多种一些,正好记录一下土壤的肥力!”

张小田说道。

听了张小田的话,张野很是震惊。

这些话,可完全不是一个农村孩子能够讲出来的。

“你上过学?”张野问道。

张小田点了点头,说道:“我初中毕业,前两年有一个大学老师经常去咱们村,好像就是农业院的老师,这些都是跟他学的!”

“初中毕业?还跟大学的农业老师学过?”

张野对自家这个侄子还真是刮目相看了。

在这个年代,农村孩子能读到初中毕业,不说是在农村,就算是在城里,那也算得上是文化人了。

更让张野震惊的是,张小田还得到过农业院老师的指点。

“嗯!”

张小田见张野感兴趣,话也多了起来,说道:“那位老师姓陈,说是研究四九城周边土地情况,便跑到咱们公社去了。”

“他懂的可多了,什么土壤酸碱性、肥料发酵等等。他看我爱听,愿意学,就教我很多东西。”

“他还说,要是条件允许的话,他希望我能真正的成为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