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韩教官的专属小迷糊 > 第487章 平静的日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露营归来的波澜彻底平息,日子像经过短暂湍流的溪水,重新恢复了平稳而舒缓的节奏。那本承载了新记忆的相册被放回书架的固定位置,与其它几本并列,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累积。

星冉完全康复,重新背起小书包,蹦蹦跳跳地投入校园生活,偶尔还会在饭桌上兴奋地跟哥哥描述露营时没来得及细说的趣事,比如那只“穿着盔甲”的锹形虫。

阿叙通常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她描述过于夸张时,才简短地纠正一两个细节,兄妹间的互动有种自然而然的默契。

韩彻的工作也回到了正轨,训练、开会,规律而充实。只是偶尔在深夜下班,看到女儿房间门下透出的暖黄夜灯光晕时,露营那晚抱着发烧女儿来回踱步的记忆会悄然浮现,让他在推开家门时,心底那份名为“牵挂”的柔软会格外清晰。

林潇南则一边忙着学校的教研工作,一边打理着家中的琐碎。将洗净晾干的露营装备仔细收纳好时,她心里已在默默规划着下一次家庭活动的可能性——也许是一场博物馆之旅,或者一次简单的公园野餐。生活需要这样的“锚点”,也需要对未来的小小期待。

周末下午,韩彻难得清闲,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新闻。星冉趴在地毯上画画,阿叙则在旁边调试着一个有些复杂的机械模型零件,那是他和初初下一个“合作项目”的核心部分。

“爸爸,”星冉忽然抬起头,举着她的画,“你看,这是我们在露营时看到的大树!我还画了帐篷,还有你和妈妈!”

韩彻俯身看去,画纸上是典型的儿童画风格,色彩奔放,线条稚拙。绿色的巨树,三角形的帐篷,还有几个火柴人代表家人,虽然抽象,却抓住了神韵,帐篷旁边甚至用棕色歪歪扭扭地画了个烧烤架。

“画得很好,”韩彻肯定道,指了指那个代表他的高大火柴人,“这是我?”

“对呀!”星冉用力点头,又指着画纸角落用黄色点出的一片,“这里就是星星!爸爸你说过帮我记住最亮的星星的!”

韩彻的心被女儿的话轻轻触动。他没想到自己当时一句安抚的话,她竟记得这样清楚。“嗯,爸爸记得。”他声音低沉温和。

这时,阿叙似乎遇到了难题,眉头微蹙,手里的动作停了下来。

韩彻的目光从女儿的画作移到儿子手中的模型上。“卡住了?”他问,语气平常。

“嗯,”阿叙应了一声,没有抬头,“这个联动结构总是对不准,摩擦力太大。”

韩彻没再多问,起身走过去,在阿叙身边的地毯上坐下。他没有直接伸手去拿模型,而是就着阿叙的手,仔细观察了一下那个精巧的零件和图纸。

“这里,”韩彻伸出食指,点了一下图纸上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标注,“公差配合要求高,你用的润滑脂可能粘度不对。我工具箱里有更稀的,你去拿来试试。”

阿叙愣了一下,抬头看了爸爸一眼,随即放下零件,起身去了书房。很快,他拿着一个小巧的瓶子回来,按照韩彻的提示,重新涂抹了润滑脂。

再次组装时,只听一声轻微的“咔哒”,零件顺畅地滑入了预定位置,严丝合缝。

阿叙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好了?”韩彻问。

“嗯。”阿叙点头,继续下一个步骤。

没有过多的言语,父子间的交流简洁而高效。韩彻没有追问阿叙为什么不用更合适的润滑脂,阿叙也没有解释。

但在这个短暂的互动中,一种基于信任和能力的认可,在无声地传递。韩彻坐回沙发,目光重新落回新闻画面,但眼角余光里,是儿子重新投入工作时那专注而沉稳的侧影。

晚上,林潇南批改完作业从书房出来,看到客厅里父子三人各自安静忙碌却又和谐共处的画面——韩彻看新闻,阿叙拼模型,星冉在旁边自己看绘本——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她走过去,坐在韩彻身边,轻声说:“看他们俩,一个像你,一个像我。”

韩彻闻言,转头看了看地毯上的儿女。阿叙的沉静专注,星冉的活泼敏锐。他收回目光,看向林潇南,灯光下她的眉眼温柔。他伸出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

“像你挺好。”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林潇南笑了,反手握住他带着薄茧的手指。家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它既是过往温馨记忆的收藏馆,也是当下平静生活的庇护所,更是未来一切可能的起点。

那些共同经历的“锚点”,无论是大的风雨还是小的涟漪,都让系在彼此心间的缆绳更加坚韧。

窗外月色如水,室内灯火可亲。明天,又将是无甚特别,却因这份沉淀的安宁与默契,而值得期待的新的一天。生活的画卷,就在这看似重复的日升月落中,悄然铺陈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