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露营归来的第二天,生活彻底回到了原有的轨道。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将客厅照得明亮温暖,空气中弥漫着洗衣液的清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阳光味道。

星冉的身体恢复得很快,小孩子的新陈代谢总是惊人的。虽然被林潇南强制要求在家再观察一天,不能去上学,但她已经恢复了活力,正盘腿坐在客厅地毯上,专心致志地拼搭着阿叙哥哥分享给她的乐高模型,小脸红润,眼神专注。

韩彻一早就去了队里,处理积压的工作。阿叙也背起书包,重新投入了校园生活。家里只剩下林潇南和星冉,显得格外安静。

林潇南将最后一批晾晒干的衣物收回,仔细折叠分类。当她拿起那几件沾着草屑和泥土印记的露营服时,动作不由得慢了下来。指尖拂过布料上细微的磨损,鼻尖似乎又萦绕起旷野的风和炭火的气息。

她拿起手机,翻看着露营时拍下的照片。有星冉在小溪边兴奋尖叫的瞬间,有阿叙和初初并肩研究烧烤架的侧影,有周伟戴着滑稽厨师帽、举着烤焦鸡翅一脸“求表扬”的搞怪表情,有苏晴笑着靠在周伟肩头的温馨,还有一张,是韩彻在暮色中,低头认真给星冉调整睡袋拉链的侧脸,昏黄的光线将他轮廓勾勒得异常柔和。

这些定格瞬间,像一颗颗璀璨的珠子,被记忆的线串联起来,成为这次短暂旅程最珍贵的收获。

“妈妈!你看!”星冉举着刚刚拼好的一个小飞机模型,献宝似的跑到林潇南面前,“我拼好了!像不像我们在露营地天上看到的那种?”

林潇南接过那个小小的、略显歪扭的模型,笑着搂住女儿:“像,我们冉冉真厉害。”她指着手机屏幕上的照片,“你看,这是你玩水的时候,这是晚上看星星的时候……”

星冉凑过来,小手指点着屏幕,看着照片里自己灿烂的笑容,也跟着傻笑起来,那些因为生病而模糊的记忆,似乎在妈妈的讲述和这些画面中,重新变得清晰而生动起来。

傍晚,韩彻准时下班回家。他手里还提着一个不大的纸盒。

“爸爸!”星冉像只快乐的小鸟扑过去。

韩彻一把将她抱起,掂了掂,眉头舒展:“嗯,重了点,看来是真好了。”他这才将手里的纸盒递给好奇的女儿,“路过蛋糕店,给你带了块小蛋糕,庆祝我们小勇士康复。”

星冉欢呼一声,抱着盒子跑向餐桌。

林潇南接过韩彻脱下的外套,挂好,看着他略显疲惫但眼神清明的样子,轻声问:“队里没事吧?”

“没事,都处理好了。”韩彻摇摇头,目光落在客厅茶几上那个乐高小飞机上,拿起来端详了一下,“冉冉拼的?”

“嗯,今天在家和哥哥一起玩的成果。”

韩彻嘴角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将模型小心放回原处。他走到餐桌旁,看着女儿迫不及待地挖着奶油,吃得满嘴都是,眼神温和。

“哦,对了,”韩彻像是想起什么,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相册,递给林潇南,“今天队里搞设备维护,闲着没事,我把露营的照片整理了一下,挑了几张不错的。”

林潇南接过手机,滑动屏幕。韩彻拍的照片角度和她很不一样,更多是抓拍。有林潇南和苏晴笑着准备食物的侧影,有周伟扛起初初时父子俩同样咧开的大嘴,有阿叙安静坐在溪边石头上看书的沉静模样,还有一张,是星空下,她和星冉依偎在帐篷口的背影。

他的镜头里,装满了家人和挚友最自然的状态。

“这张好看,”林潇南指着那张星空下的背影,“回头洗出来,放相册里。”

“嗯。”韩彻应道。对他们而言,相机或许不常举起,但那些共同经历的瞬间,早已成为心底最牢固的记忆锚点,无需时时翻看,却始终在那里,稳固着家的坐标。

晚上,哄睡星冉后,林潇南抱着那本厚重的家庭相册坐到了韩彻身边。相册里,记录着阿叙和星冉从出生到现在的点点滴滴,也有两家人聚会的不少合影。

她翻到空白页,将今天打印出来的几张露营照片小心地贴上去,在旁边用笔轻轻标注了日期和简单的话语:「露营,冉冉第一次在帐篷过夜,虽小恙,无忧。星空甚美,情谊更暖。」

韩彻放下手里的书,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和轻柔的动作,没有出声打扰。灯光下,她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神情安宁而满足。

合上相册,林潇南靠进韩彻怀里,轻声说:“看着这些照片,就觉得,不管过程中有多少鸡飞狗跳,最后留下来的,好像都是这些好的、暖融融的东西。”

韩彻揽住她的肩膀,大手在她臂膀上轻轻摩挲着。他想起昨夜抱着发烧女儿时的心焦,想起清晨看到她退烧时的安心,想起此刻怀抱着妻子的宁静。

“嗯,”他低沉的声音在静谧的房间里响起,“不好的,忘了就行。记住这些,就够了。”

记忆像一个大筛子,时光流淌,总会筛掉那些沙砾般的烦恼与疲惫,留下那些如同金子般闪光的温情瞬间。这些瞬间,汇聚成河,流淌在名为“家”的河床里,滋养着其中的每一个人,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任何风雨时,都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与勇气。

夜色渐深,相册安静地躺在茶几上,封存着又一段美好的记忆。而生活,正带着所有这些温暖的“锚点”,继续沉稳地向前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