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 > 第148章 史迪威公路,最安全的“葫芦葫芦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8章 史迪威公路,最安全的“葫芦葫芦区”

密支那战役的胜利为盟军打开了通往中国的新通道。随着日军在缅北的势力被逐步清除,修建中印公路——后来被称为“史迪威公路”——的计划被提上日程。这条战略公路将从印度雷多出发,穿越缅北的崇山峻岭和原始丛林,最终连接中国的滇缅公路,重新打通中国与外界联系的陆路通道。

龙渊的小队在密支那休整一周后,接到了新的任务:为史迪威公路的勘测和修建提供安全保障。

“修路?”赵峰在任务简报会上挑眉,“咱们从特种作战变成工程兵了?”

孙立人军长严肃地摇头:“这条公路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场战役。它是中国的生命线,能否顺利打通,关系到整个抗战大局。”

他指向地图上标出的路线:“公路要穿越五百多公里的无人区,那里不仅有日军的残兵游勇,还有各种自然危险。你们的任务是确保勘测队和先遣工程队的安全。”

龙渊立即明白了这个任务的重要性:“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明天一早。美军工程兵部队已经抵达密支那,他们将负责技术工作。你们要配合行动,特别是...”孙立人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龙渊胸前的葫芦,“充分利用你们的‘特殊优势’。”

第二天,龙渊的小队与美军工程兵部队会合。带领工程兵的是罗伯特·凯尔索中校,一个身材高大、留着浓密胡须的中年军官。

“叫我鲍勃就行,”凯尔索中校与龙渊握手,目光好奇地落在闹闹上,“这就是传说中的‘守护神’?看起来像个普通的葫芦。”

龙渊微微一笑:“它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勘测队由二十多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携带了大量精密仪器。他们将从密支那出发,沿着预定路线向印度方向推进,为后续的筑路大军确定最佳路径。

最初几天的行程相对顺利。队伍沿着日军曾经使用的简易道路前进,虽然路面状况糟糕,但至少不用在丛林中开辟新路。闹闹在这一阶段主要提供预警,帮助队伍避开可能的伏击点和自然危险。

然而,随着深入野人山区域,困难开始显现。

“这里的山体结构不稳定,”勘测队负责人李工程师忧心忡忡地说,“如果直接修路,很可能发生大规模滑坡。”

凯尔索中校查看地形图:“绕行的话会增加上百公里路程,时间和成本都承受不起。”

龙渊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突然想到一个主意:“闹闹能不能加固山体?”

他取下葫芦,轻声询问。闹闹的绿光闪烁,传递来“可以尝试”的意念。

在众人惊讶的注视下,闹闹的绿光照耀在不稳定的山体上。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山体表面的岩石仿佛活了过来,自行调整位置,相互咬合,形成更稳定的结构。更神奇的是,一些植物的根系迅速生长,深入岩缝,如同天然的加固网。

“这...这违背了物理学原理!”李工程师推了推眼镜,难以置信。

凯尔索中校目瞪口呆:“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这比任何工程机械都有效!”

龙渊解释道:“闹闹不是在改变物理规律,而是在加速自然过程。它让岩石找到最稳定的状态,让植物快速生长以加固土壤。”

就这样,在闹闹的帮助下,一个又一个工程难题被解决。不稳定的山坡被加固,沼泽地被排干,危险的弯道被取直。勘测工作进展神速,远超预期。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队伍深入日军曾经控制的区域,他们开始遭遇日军残部的袭击。

第一次袭击发生在一个山谷中。日军从两侧山脊向勘测队开火,虽然龙渊的小队很快击退了敌人,但两名工程兵负伤,部分设备损坏。

“这样下去不行,”凯尔索中校在战后总结中说,“我们前进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落入日军的伏击圈。”

龙渊沉思片刻,问道:“公路的路线必须完全按照勘测队的规划吗?”

“不一定,”李工程师回答,“可以有适当的调整,只要总体方向正确。”

一个计划在龙渊脑中形成:“那我们就让日军无法预测我们的路线。”

他转向闹闹:“你能感知到日军的埋伏点吗?”

闹闹的绿光稳定地闪烁,传递来肯定的意念。

从那天起,勘测队的行进路线开始变得“飘忽不定”。在闹闹的指引下,他们时而突然转向,时而绕道远行,总能在最后一刻避开日军的埋伏。

更让日军困惑的是,他们原本设伏的地点总会出现各种怪事:武器莫名其妙地卡壳,通讯设备失灵,甚至有时整支小队会莫名其妙地昏睡过去。

“是那个中国守护神!”日军残兵中开始流传这样的说法,“它在保护修路的人!”

随着谣言的传播,日军对勘测队的袭击越来越少。许多日军士兵宁愿逃入深山也不愿与“超自然力量”对抗。

然而,真正的威胁才刚刚浮现。

一天晚上,山梭老人——他自愿加入勘测队作为向导——找到龙渊,神色紧张:“森林中的精灵告诉我,日本人派来了‘破魔者’。”

“破魔者?”龙渊皱眉。

“专门对付超自然力量的人,”山梭解释,“他们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日本本土的异能者。据说他们有能力对抗‘守护神’。”

龙渊心中一凛。他回想起在密支那遭遇的影狐小队,那些专门对付闹闹的特种兵。如果日军派来了更强大的对手...

两天后,预感成真。

勘测队在一处隘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不仅日军残兵异常顽强,更有几个身着奇装异服的人出现在日军阵营中。

这些人不拿枪械,而是手持各种古怪的法器。当闹闹试图影响战局时,他们齐声吟唱,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将闹闹的绿光挡在外面。

“是日本的阴阳师!”山梭惊呼,“他们懂得操控自然力量的法术!”

战斗中,龙渊能明显感觉到闹闹的吃力。那些阴阳师的咒语形成了一种压制力场,让闹闹的能力大幅减弱。小队不得不依靠常规战术苦战,才勉强击退敌人。

当晚,龙渊忧心忡忡地看着胸前的葫芦。闹闹的绿光比平时暗淡许多,传递来“疲惫”、“被压制”的意念。

“我们需要新的策略,”龙渊对众人说,“那些阴阳师明显是针对闹闹而来的。”

赵峰提议:“要不要试试‘裸奔’战术?让那些装神弄鬼的家伙也出出洋相。”

龙渊摇头:“他们有所防备,普通幻觉可能无效。”

一直沉默的杜恩上尉突然开口:“也许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对闹闹的过度关注,设下陷阱。”

这个建议给了龙渊灵感。他仔细思考后,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第二天,勘测队故意放慢速度,在一个相对开阔的区域扎营。龙渊则让闹闹“故意”展现出疲惫的状态,绿光时断时续,仿佛即将力竭。

果不其然,日军阴阳师上当了。他们认为这是消灭“中国守护神”的绝佳机会,当晚便发动了袭击。

五名阴阳师在日军士兵的掩护下,潜入营地附近。他们布置法阵,吟唱咒语,全力压制闹闹的能力。

就在他们以为胜券在握时,龙渊的计划开始了。

首先,赵峰带领一队人马绕到日军后方,切断了他们的退路。接着,杜恩上尉指挥美军工程兵操作各种工程机械——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从侧翼包抄。

而龙渊则与闹闹深度融合,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们以为我们在第一层,实际上我们在第五层!”龙渊高喊。

闹闹的绿光突然爆发出彩虹般的光芒,不仅突破了阴阳师的压制,反而将他们笼罩其中。五名阴阳师惊恐地发现,他们的法器全部失灵,咒语反噬自身,一个个痛苦地倒地。

与此同时,那些工程机械发出的轰鸣声被闹闹放大,在山谷中回荡,如同千军万马。日军残兵被这声势吓破胆,纷纷丢下武器投降。

这场胜利彻底扫清了史迪威公路修建道路上的障碍。从此,勘测队再未遇到像样的抵抗。

随着公路一公里一公里地向前延伸,一个新的现象开始出现:在闹闹经常活动的区域,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安全区”。这些区域不仅没有日军袭击,连毒虫猛兽也避而远之,自然环境似乎特别“友好”。

一天,凯尔索中校好奇地测量了这些区域的参数,发现了一个惊人事实:在以闹闹为中心、半径约五公里的范围内,事故率和伤亡率几乎为零。

“这太不可思议了,”凯尔索在报告中写道,“在这个被我们称为‘葫芦护航区’的范围内,工程进度比预期快三倍,人员伤亡为零,设备故障率下降百分之九十。这已经超出了科学解释的范畴。”

消息传开后,“葫芦护航区”成了筑路大军中最受欢迎的词汇。工程部队都想在闹闹的庇护下工作,因为那意味着最高的工作效率和绝对的安全。

甚至有人传言,在“葫芦护航区”内,伤口愈合更快,疾病不药而愈,连人的心情都会变得愉悦。

龙渊对这种现象也感到好奇,他询问闹闹原因。

闹闹传递来复杂的意念:“自然平衡”、“能量共鸣”、“意志同步”。龙渊勉强理解,闹闹似乎能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和谐的共鸣,这种共鸣影响着范围内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

随着公路逐渐向中国方向延伸,龙渊的心情越来越激动。每前进一公里,就意味着离家更近一步,意味着抗战的生命线更畅通一分。

在公路即将穿越缅中边境的那一刻,龙渊站在刚刚铺就的路基上,望着北方的天空,眼中闪烁着泪光。

“就快到家了,”他轻声道,“我们就要回家了。”

闹闹微微震动,绿光温暖而柔和,传递来“理解”、“陪伴”、“归乡”的意念。

然而,就在这个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时,一个紧急消息从后方传来: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反击,企图切断已经修建完成的公路段。一支精锐的日军特种部队已经潜入后方,目标直指公路的关键节点——一座刚建成的大型桥梁。

龙渊的小队被立即召回,任务是保护这座关系到整条公路畅通的战略桥梁。

“看来,我们还不能休息,”龙渊对闹闹说,“最后的战斗在等着我们。”

葫芦闪烁着坚定的绿光,仿佛在说:无论前方有何挑战,我们共同面对。

史迪威公路上,一场决定这条抗战生命线命运的战斗,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