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的小队连夜赶回,抵达那座被命名为“胜利桥”的战略要地时,已是次日黎明。桥梁横跨在湍急的南塔河上,全长近二百米,是史迪威公路上最长、最关键的桥梁。一旦被毁,整条公路将陷入瘫痪,前线部队的补给线也将被切断。
“情况如何?”龙渊一下车就直奔桥梁守卫指挥部。
守桥指挥官王团长面色凝重:“日军特种部队已经渗透到对岸山区,至少有三十人,装备精良。昨晚他们试图偷袭,被我们击退,但桥梁西侧受到轻微损伤。”
龙渊通过望远镜观察对岸地形。茂密的丛林一直延伸到河边,是理想的隐蔽和狙击位置。日军显然在等待最佳时机。
“他们不会放弃的,”龙渊判断,“这座桥太重要了。”
赵峰提议:“我们主动过河清剿如何?”
龙渊摇头:“贸然进入对岸丛林正中他们下怀。我们要让他们过来,在我们的地盘上决战。”
一个详细的防御计划在龙渊脑中形成。他不仅调动了守卫部队,还请求凯尔索中校派来了几台工程机械和专业技术兵。
“我们要给日军准备一份‘厚礼’,”龙渊指着桥梁图纸说,“让他们见识见识华夏的智慧。”
接下来的两天,桥梁两岸出现了奇怪的活动。中国士兵在桥上悬挂了大量彩旗和灯笼,夜晚还燃放烟花爆竹,仿佛在庆祝什么节日。工程兵则在桥梁关键部位加装了各种奇怪的装置,看起来像是某种仪式用品。
对岸的日军侦察兵将这些情况报告给指挥官大岛少佐。
“中国人是在进行祈福仪式,”大岛判断,“他们相信超自然力量能保护桥梁。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大岛手下的一名阴阳师提醒:“少佐阁下,那个中国器灵不可小觑。这可能是陷阱。”
大岛冷笑:“正是因为那个器灵,我们才要速战速决。总部已经派来了‘鬼切’小队,专门对付它。”
“鬼切”是日军新组建的超自然作战单位,成员都是精选的异能者,装备了最新研发的反灵能武器。
第三天夜晚,日军发动总攻。大岛的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从水下潜泳接近桥墩安装炸药,另一路强攻桥头阵地吸引守军注意力。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龙渊早已料到了这一切。
当日军水下突击队悄悄接近桥墩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河水突然变得湍急,水中出现大量漩涡,将潜水员卷入河底。更可怕的是,水草仿佛活了过来,缠绕住他们的四肢,使他们无法脱身。
“是那个器灵!”一名挣扎中的日军士兵惊恐地喊道。
与此同时,强攻桥头的日军遭遇了更加诡异的抵抗。他们刚冲出丛林,就发现脚下的土地变得松软如沼泽,每一步都艰难无比。接着,桥梁上悬挂的彩旗突然发出刺眼的光芒,使日军暂时失明。
“开火!”龙渊一声令下,守军火力全开。
陷入混乱的日军成了活靶子,第一波进攻很快被击溃。
大岛少佐又惊又怒,下令“鬼切”小队出击。
五名“鬼切”队员身着特制战斗服,手持散发着幽蓝光芒的武器,如同鬼魅般向桥梁冲来。他们所过之处,闹闹的绿光明显暗淡,仿佛被某种力量压制。
“终于来了,”龙渊不但不惊慌,反而露出微笑,“启动‘八阵图’!”
随着他一声令下,桥梁周围的灯光突然以特定顺序闪烁起来,工程兵安装的那些奇怪装置开始发出不同频率的声波。更神奇的是,河面上的雾气开始凝聚,形成了一道道雾墙。
“鬼切”队员们突然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明明桥梁就在眼前,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接近。他们如同陷入迷宫,在原地打转。
“这是...中国的奇门遁甲?”一名见识广博的“鬼切”队员惊呼。
大岛少佐在对岸通过望远镜看到这一幕,难以置信:“中国人竟然将古老阵法与现代科技结合!”
龙渊站在桥头,胸前的闹闹散发着前所未有的璀璨绿光。这一次,它没有直接对抗“鬼切”的压制力场,而是通过操控环境,将华夏古老的智慧与现代工程技术完美融合。
“八阵图只是开胃菜,”龙渊对赵峰说,“接下来请他们尝尝‘三十六计’的滋味。”
在龙渊的指挥下,守军开始实施一系列精妙战术。
先是“声东击西”——一支小分队故意在桥梁东侧制造动静,吸引日军注意力,而主力则悄悄包抄日军侧翼。
接着是“无中生有”——工程兵操作机械设备,在丛林中制造出千军万马的假象,使日军误判守军兵力。
然后是“借刀杀人”——引导日军火力误伤自己人,进一步制造混乱。
最精彩的是“擒贼擒王”——龙渊亲自带队,在闹闹的掩护下直扑大岛少佐的指挥位置。
大岛眼见“鬼切”小队被困,主力陷入混乱,终于意识到中了圈套。他下令撤退,但为时已晚。
龙渊如同神兵天降,出现在他面前。
“大岛少佐,你的对手是我。”龙渊手持军刀,目光如电。
大岛拔刀相向:“就凭你一个人?”
龙渊微微一笑:“谁说我是一个人?”
话音刚落,闹闹的绿光大盛,周围树木的枝条仿佛活了过来,将大岛的护卫兵一一制服。与此同时,赵峰带领的小队也从侧翼杀出,包围了指挥所。
大岛面色惨白,但仍负隅顽抗。他刀法凌厉,显然是剑道高手。然而在龙渊面前,他的每一次攻击都被轻易化解。
“你的刀只有杀气,没有灵魂,”龙渊一边应对一边评价,“华夏武学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你永远不懂。”
说着,龙渊的刀法突然一变,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每一刀都带着风声,每一式都合乎自然韵律。大岛越来越吃力,最终被龙渊一刀击飞手中的武士刀。
“不可能...”大岛跪倒在地,“这是什么剑法?”
龙渊收刀入鞘:“这是华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岂是你们能理解的?”
随着大岛被俘,日军残余部队很快投降。保卫“胜利桥”的战斗以中国军队的完胜告终。
战斗结束后,凯尔索中校难以置信地看着战场:“你们用...灯笼、彩旗和声音打败了日军的特种部队?”
龙渊微笑解释:“那些彩旗和灯笼不只是装饰,它们构成了视觉干扰系统。特殊频率的声波干扰了敌人的方向感。而雾气则是工程兵制造的化学烟雾,配合闹闹的能力形成迷阵。”
杜恩上尉感叹:“这是将中国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战术。”
更让盟军官兵震惊的是,在整场战斗中,中国守军的伤亡极小,而日军特种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消息传开后,史迪威公路上的盟军部队对中国军人刮目相看。原本对中国人持有偏见的某些盟军军官,也开始重新评估这支东方军队的实力。
随军记者多萝西·陈在战地报道中写道:“在这场桥梁保卫战中,中国军人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智慧与勇气。他们不仅熟练运用现代军事技术,还将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融入战斗。那个被称为‘守护神’的神秘葫芦,更像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内敛而强大,古老而充满生机。”
然而,对龙渊来说,最大的认可以来自一位特殊的访客。
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一架美军专机降落在临时机场。走出来的是约瑟夫·史迪威将军本人——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同时也是中国驻印军总指挥。
“龙少校,久仰大名。”史迪威将军用流利的中文说道,目光锐利地打量着龙渊和他胸前的葫芦。
龙渊敬礼:“将军过奖。”
史迪威直接切入主题:“我听说你们用灯笼和彩旗打败了日军特种部队。能告诉我详情吗?”
龙渊简要解释了战斗经过,史迪威听得频频点头。
“将诸葛亮八阵图与现代工程技术结合,很有创意,”史迪威评价,“但真正关键的是它,对吗?”他指向闹闹。
龙渊心中一紧,谨慎回答:“闹闹确实提供了帮助,但胜利是所有守军将士的功劳。”
史迪威微微一笑:“放松,少校。我不是来没收你的宝贝的。相反,我想邀请你参加一个特别任务。”
原来,随着盟军在缅甸节节胜利,东南亚战场的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英国军队在印度方面准备反攻,而中国军队则需要确保缅北安全,同时协助盟军在东南亚其他地区的行动。
“日军在泰缅边境建立了一个重要据点,”史迪威指着地图说,“那里不仅是军事要塞,还是日军进行超自然研究的基地。我们相信,他们在那里研究如何对抗你的...伙伴。”
龙渊面色凝重:“将军的意思是?”
“我希望你带队拔掉那个据点,”史迪威说,“这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军人的能力。让那些还对中国抱有偏见的人看看,华夏子孙在异域战场上的威风!”
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战局发展,更关系到中国和中国军人在国际上的形象。
龙渊低头看了看胸前的闹闹。葫芦散发着坚定而自信的绿光,仿佛在说:无论何处,我都与你同行。
“我们接受任务,将军。”龙渊立正敬礼。
史迪威满意地点头:“很好。我会提供所有必要的支援。记住,这不只是一场战斗,更是一次展示——让世界见识华夏智慧与力量的机会!”
离开指挥部,龙渊站在胜利桥上,望着脚下奔流的河水。从广西到缅甸,从鹰扬关到史迪威公路,他和闹闹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如今,他们将踏上新的征程,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华夏子孙的风采。
“准备好了吗,老伙计?”龙渊轻抚闹闹。
葫芦微微震动,绿光中仿佛蕴含着五千年的智慧与力量,在异域的土地上,昭示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与崛起。
无论前路如何,他们都将继续并肩作战,直到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