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惟见南星 > 第305章 教育是慢功夫 但功在千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5章 教育是慢功夫 但功在千秋

愉快的晚餐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张姐和王姐收拾着碗筷,姜南星帮着整理。姜爸爸姜妈妈看看时间,也准备告辞了。

“爸,妈,你们这就回去?不多坐会儿?”周惟清挽留道。

“不了,”姜爸爸摆摆手,“明天要回市里,学校还有个高三教师的动员会,得早点回去准备。高三开学早,一刻也耽误不得。”

姜妈妈也一边穿外套一边叮嘱:“你们刚回来,也早点休息。林林上幼儿园的事,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吗?”

“都准备好了,妈您就放心吧。”姜南星应道。

走到门口,姜爸爸像是想起什么,转身对周惟清和姜南星正色道:“惟清,南星,这次在北京,经历了不少事。回到英林,工作上千头万绪,但要记住,教育是根基。我看我们英林这几年经济发展快,但教育这块,还得下狠功夫,软硬件都要跟上。尤其是乡村教育,关系到公平,更关系到未来的人才储备。”

身为老教育工作者,姜爸爸三句话不离本行,而他的叮嘱,竟与周建业在书房对周惟清说的话不谋而合。

周惟清郑重点头:“爸,您说得对。这次回来,我们正准备把教育扶贫,尤其是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新一年的重点工作来抓。”

姜南星也附和道:“是啊,爸。我们计划近期就去下面各乡镇学校跑一圈,实地看看情况,找找短板。”

“好,有这个意识就好。”姜爸爸欣慰地点点头,“教育是慢功夫,但功在千秋。你们有这个决心,我们做家长的,支持你们。”

姜妈妈也拉着女儿的手:“工作再忙,也得注意身体。瞧你们俩,这趟北京跑的,都清减了些。”

将岳父岳母送到院门口,看着他们的车驶远,周惟清和姜南星才返回屋内。家里,小林林已经开始打哈欠,被张姐带着去洗澡了。

洗漱完毕,将已经熟睡的儿子轻轻安顿在小床上,为他掖好被角。夫妻二人才终于有了真正独处的静谧时光。

回到自己的卧室,周惟清轻轻拥住姜南星,将下巴抵在她的颈窝,深深吸了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后的松弛:“终于都安顿好了……这几天,像过了几年一样。”

姜南星回抱住他,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温暖和有力的心跳,轻轻拍着他的背:“是啊,惊心动魄的一个春节。好在,一切都向好发展了。惟扬康复,爸妈和家里长辈身体也都硬朗。”

“嗯,”周惟清低低应了一声,沉默了片刻,说道,“南星,谢谢你。”

姜南星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他:“怎么又说这个?”

“在北京,要不是你里里外外撑着,安抚二婶,照顾知意,还要操心林林,我可能……”周惟清没有说下去,但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后怕。在弟弟命悬一线的那段时间,姜南星的确是他最坚实的精神支柱和最得力的臂助。

姜南星伸手抚平他微蹙的眉头,柔声道:“我们是夫妻啊,本就该同甘共苦。再说,你能扛住压力,稳住大局,才是最重要的。爸跟你谈的话,我都听到了,教育这块,我们确实要抓紧了。”

提到工作,周惟清的眼神恢复了惯有的清明和锐利。他拉着姜南星在窗边的沙发上坐下,窗外是英林县静谧的夜色,零星灯火点缀着远处的山峦。

“是啊,”周惟清沉声道,“两位爸爸都提到了教育,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产业脱贫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而教育振兴,是解决‘好不好’、‘久不久’的问题。回去上班第一天,我就打算和云州同志碰个头,把今年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引进和培养优质师资的方案,尽快提上日程。”

“我同意。”姜南星靠在他肩上,思路清晰地补充,“发改委这边,我会尽快梳理出全县教育资源的分布图,特别是偏远乡村学校的现状,争取在财政预算和项目安排上,向教育倾斜。硬件要补短板,软件更要提升。我们可以考虑和省市师范院校合作,建立定向培养和教师培训机制。”

“还有信息化教育,”周惟清接着说,“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让县城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辐射到乡村教学点,缩小数字鸿沟。”

夫妻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在静谧的夜色中,勾勒着英林教育发展的蓝图。他们是伴侣,更是战友,在关乎英林长远发展的重大议题上,总能迅速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对了,”姜南星想起儿子,“林林上幼儿园,也算是咱们自家对英林学前教育的一次‘体验’了。”

周惟清笑了笑:“是啊。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英林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阳光下,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无垠的夜空,语气坚定而充满希望。

第二天是初七,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周惟清和姜南星没有安排任何公务,全心全意地陪伴儿子。他们带着小林林在县委大院的空地上放风筝,去附近的公园散步,认各种花草树木,在家里一起拼图、读绘本。享受着暴风雨过后难得的、平静温馨的家庭时光。

小林林似乎也完全从离别的伤感中走了出来,沉浸在即将成为“幼儿园小朋友”的兴奋和与父母相伴的快乐中,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看着儿子无忧无虑的笑脸,周惟清和姜南星心中充满了为人父母的满足感,同时也更坚定了要为英林千万个像林林一样的孩子创造更好成长环境的决心。

张姐和王姐则忙着做最后的大扫除和物资采购,将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确保男女主人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新一年的忙碌。

傍晚,周惟清接到了夏云州打来的电话。

“惟清,回来了?家里都还好吧?”夏云州关切地问,他已知晓周惟扬受伤的事。

“回来了,一切都好,有劳云州挂心。”周惟清语气平和,“县里这几天没什么特殊情况吧?”

“我们之间还用说这些,一切平稳。就等着你和南星同志回来,咱们一起开个收心会,然后把新一年的工作盘子定下来。”夏云州说道,“尤其是你之前提的教育提质增效工程,几个部门已经拿了个初步思路出来。”

“好,明天上午一上班,我们先碰个头。”周惟清雷厉风行地定下安排。

挂了电话,周惟清对姜南星说:“云州来电话,说明天开收心会,讨论新一年工作。”

姜南星正在给小林林试穿明天上幼儿园的新衣服,闻言抬头一笑:“看来,短暂的休整结束了。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她的眼神明亮,没有丝毫畏难,只有跃跃欲试的干劲。

“是啊,”周惟清走过去,揽住妻子的肩膀,看着眼前乖巧的儿子和温暖的家,心中充满了力量,“青山绿水依旧,而我们新的耕耘,也要开始了。”

夜色再次降临,笼罩着英林县。家家户户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繁星点点,汇聚成一片充满希望的暖光。对于周惟清和姜南星而言,这个家是港湾,而窗外那片广袤的土地,则是他们永不落幕的战场和舞台。新年的钟声早已响过,而属于奋斗者的新征程,此刻才真正拉开序幕。

正月初八,清晨。

年味儿尚未完全散尽,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零星鞭炮的淡淡硫磺气息,但英林县委县政府大院已然恢复了往日的严肃与忙碌。车辆进出频繁,工作人员们穿着整洁,脸上还带着节日的余韵,但步伐却已是雷厉风行。新年第一个正式工作日,一种蓄势待发的蓬勃气息在空气中涌动。

小会议室里,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在光洁的椭圆形会议桌上。英林县核心领导班子成员齐聚一堂,召开新春第一次书记办公(扩大)会议,既是收心会,也是新一年工作的动员部署会。县委书记周惟清端坐主位,县长夏云州、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以及姜南星等主要部门负责人分坐两侧。

会议室里暖气开得足,不少人脱了外套,露出里面的衬衫或毛衣,神情专注。面前的笔记本摊开着,钢笔或签字笔握在手中,准备记录。

夏云州作为县长,先做了简短的开场白,总结了春节期间的维稳、民生保障等工作,对各部门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肯定,话语干脆利落,带着实干家特有的风格。随后,他话锋一转,目光看向主位的周惟清,笑道:“下面,请惟清书记给大家讲话,为我们新一年的工作定调子、指方向。大家欢迎。”

一阵热烈的掌声后,周惟清双手虚按,示意安静。他没有立即开口,而是目光沉静地环视了一圈在座的每一位同僚,眼神深邃而有力,仿佛能穿透表象,看到每个人心中对新一年的谋划与期待。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空调轻微的送风声和笔尖偶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同志们,”周惟清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和沉稳的权威感,“年过完了,心,该收回来了。”

简单的开场,瞬间将所有人的思绪从假期的松弛拉回到工作的紧张轨道。

“首先,我代表县委,也代表我个人,感谢各位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确保了全县百姓度过了一个平安、祥和、温暖的春节。大家辛苦了。”

他微微颔首,表达着诚挚的谢意,随即语气一转,变得凝重起来:“这个春节,对我个人而言,有些特殊,经历了一些家庭内部的波折,也让我对‘平安’、‘健康’这些词汇,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他没有明说弟弟的事,但在座的核心成员大多有所耳闻,此刻感受到书记话语中的真诚,都不由得正了正神色。

“但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英林几十万百姓的事,才是我们坐在这里的头等大事。”周惟清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过去几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英林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产业发展起来了,环境变美了,老百姓的钱包鼓了,这是了不起的成绩,是我们在座每一位,以及全县干部群众汗水与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