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惟见南星 > 第304章 前方 是等待着他们去继续耕耘描绘蓝图的英林青山绿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4章 前方 是等待着他们去继续耕耘描绘蓝图的英林青山绿水

车内,姜南星抱着情绪已经平复、但还有些蔫蔫的儿子,看向身旁的丈夫,轻声道:“爸跟你谈工作了?”

“嗯,”周惟清握住她的手,目光投向车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眼神沉静而充满力量,“谈了谈英林接下来的重点,尤其是教育。”

姜南星了然地点点头:“是啊,产业起来了,环境变好了,下一步的核心,就是人和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根本。”

“所以我们回去,又有得忙了。”周惟清转头看她,嘴角扬起一丝温和的笑意,“南星同志,教育这一块,你这个发改委主任,责任重大啊。”

姜南星莞尔:“周书记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配合好县里的整体规划,把咱们英林的教育短板,一砖一瓦地补起来,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飞机冲上云霄,脚下是逐渐远去的、承载着家族温情与新年惊心动魄记忆的北京城。前方,是等待着他们去继续耕耘、去描绘蓝图的英林青山绿水。

周惟清望着舷窗外的云海,心中思绪翻涌。这个春节,让他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家的含义、亲情的重量,也让他更加明确了肩上的责任。发展经济很重要,但教育的投入,关乎灵魂,塑造未来。他想起英林那些孩子们清澈而充满渴望的眼睛,想起那些正在改善但仍有差距的乡村学校,想起父亲那句沉甸甸的“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他轻轻握住身边姜南星的手,低声道:“南星,回去之后,我们一起去下面那些偏远的学校再看看。”

姜南星回握住他,了然于心:“好。是该去看看了。看看我们的投入见效了多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把劲。”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默契在心。飞机的轰鸣声预示着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他们的心中,已然绘制好了下一阶段奋斗的蓝图——那将是一场关乎希望、关乎未来的,更为深沉和持久的“耕耘”。

飞机平稳降落在省城机场,再转乘早已等候的公务车,一路疾驰返回英林。当熟悉的街景映入眼帘,尤其是看到县委家属院内那栋亮着温暖灯光的小楼时,周惟清和姜南星一直悬着的心,才真正落回了实处。这里,是他们的另一个家,是承载着他们奋斗与梦想的沃土。

车子刚停稳,家门就从里面打开了。张姐和王姐系着围裙,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

“书记,南星,林林,回来啦!”张姐一边说着,一边利落地帮忙拿行李。

“路上辛苦了吧?饭菜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们开饭呢。”王姐则弯腰想去抱有些睡眼惺忪的小林林。

小家伙揉了揉眼睛,看到熟悉的张阿和王奶奶,露出一个甜甜的、带着倦意的笑容。

走进屋内,一股混合着饭菜香气和淡淡清洁剂味道的、独属于家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屋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显然是张姐和王姐精心打扫过的结果。客厅的茶几上,甚至还摆着一盆新鲜的水仙,嫩黄的花蕊散发着清雅的芬芳,为家中增添了几分早春的生机。

“张姐,王姐,辛苦你们了,提前回来把家里收拾得这么好。”姜南星由衷地感谢道。这两位勤快本分的阿姨,一直是他们这个小家稳定的大后方。

“这有啥辛苦的,应该的。”张姐笑着摆手,“知道你们在北京操心劳累,回来就得有个舒舒服服的窝。”

正说着,里间传来了脚步声和说话声。

“是惟清和南星回来了吧?”姜妈妈的声音带着笑意传来。

话音刚落,姜爸爸和姜妈妈就从客厅里走了出来。

“外公!外婆!”刚才还蔫蔫的小林林,一看到最疼他的外公外婆,瞬间像充了电一样,挣脱开王姐的手,迈着小短腿就扑了过去,一把抱住了姜妈妈的腿,小脑袋仰着,奶声奶气地开始“诉苦”:“外婆!林林在北京,好想好想你和外公!”

这小模样,与几小时前在北京抱着奶奶脖子哭得稀里哗啦、舍不得离开的,判若两人。小孩的世界就是这样简单纯粹,当下的思念最为真切。

姜妈妈心都要化了,连忙弯腰把外孙抱起来,在他嫩乎乎的小脸上亲了好几口:“哎哟,外婆的乖宝,外婆也想死你了!让外婆看看,嗯……好像瘦了点,是不是在北京没吃好?”

姜爸爸也慈爱地摸着外孙的头,眼神里满是疼爱:“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周惟清和姜南星看着这一幕,相视一笑,旅途的疲惫仿佛也消散了不少。

“爸,妈,你们过来了。”周惟清笑着打招呼。

“嗯,知道你们今天回来,我们过来看看,顺便蹭顿饭。”姜爸爸幽默地说,目光在女儿女婿脸上扫过,带着洞察的温和,“也听听惟扬的具体情况,电话里总归说不细致。”

众人移步餐厅。张姐和王姐手脚麻利地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一道英林本地特色的笋干老鸭煲,汤色醇厚,香气扑鼻;一道清蒸鲈鱼,寓意年年有余;一道姜南星爱吃的糖醋小排;一道周惟清偏好的家常豆腐;还有几样清爽时蔬和一个专门为小林林准备的肉糜蒸蛋。满满一桌,虽不及北京周家老宅的宴席精致,却充满了家常的温暖与贴心。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话题自然围绕着这次惊心动魄的北京之行。

“惟扬那孩子,现在情况到底怎么样?医生怎么说?”姜妈妈最关心这个,放下筷子问道。

姜南星详细地解释道:“妈,您别担心了。手术非常成功,初三的上午就醒了,意识也清楚,还能进行简单交流。我们离开前去看他,气色已经好了很多,能吃流食了。医生说他的意志力很强,恢复速度超出预期,已经从IcU转到普通病房了。”

“转到普通病房了?那就好,那就好!”姜爸爸长舒了一口气,“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真是万幸啊!”

姜妈妈也连连念佛:“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这孩子,真是从鬼门关闯了一圈回来。知意那孩子呢?一直守着?”

“嗯,”周惟清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对林知意的赞许和心疼,“知意这几天几乎是寸步不离,熬得人都瘦了一圈。不过惟扬醒了,她心里那块大石头落了地,精神头还好。有二叔二婶和我们在那边轮流照应,她能稍微喘口气。”

“这孩子,不容易。”姜妈妈感慨道,“经过这事,他们两个的感情怕是更深了。唉,也是好事多磨。”

小林林听着大人们说话,似懂非懂,扒拉了一口蒸蛋,忽然抬起头,眨着大眼睛问:“妈妈,叔叔生病好了吗?可以和林林玩了吗?”

童言稚语,让餐桌上略显沉重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姜南星温柔地摸摸儿子的头:“叔叔的病还没完全好,需要很长时间休息。等叔叔彻底好了,就能回来看林林,陪林林玩了。”

“哦,”小林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埋头吃他的蛋羹了。

“这次真是把大家都吓得不轻。”姜爸爸看向周惟清,“你二叔二婶,怕是吓掉半条命。”

周惟清点点头,神色凝重:“是啊,尤其是二婶,几乎崩溃。好在结果是好的。这次也让我更觉得,家人平平安安,比什么都重要。”

“是啊,功名利禄都是身外物,一家人整整齐齐、健健康康才是福。”姜妈妈深有同感。

话题从沉重的伤病转向了充满希望的未来。姜妈妈看着乖巧吃饭的外孙,笑眯眯地问:“林林,过几天就要上幼儿园了,怕不怕呀?”

小林林抬起头,小嘴油汪汪的,很认真地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声音响亮地说:“不怕!奶奶说,幼儿园有好多好多好朋友!还有……”他努力回忆着苏月华和姜南星平时给他做的“思想工作”,“还有像外公外婆一样的老师!他们是漂亮的大姐姐!”

“噗——”姜南星第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周惟清也是嘴角上扬,眼里满是笑意。连旁边伺候吃饭的张姐和王姐都忍俊不禁。

姜爸爸故意板起脸,逗他:“哦?只有漂亮大姐姐老师,没有像外公这样的爷爷老师吗?”

小林林看着外公,歪着头,很给面子地补充:“也有爷爷老师!但是奶奶说,漂亮大姐姐老师会唱歌、跳舞,还会讲好多好多故事!”

童言无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姜妈妈笑着点了点外孙的鼻子:“你呀,小小年纪,就知道看漂亮姐姐了!”

小林林虽然不太明白大家为什么笑,但看到大家都开心,他也跟着傻乐,露出几颗小米牙,可爱极了。

“那我们林林去幼儿园,想学什么呀?”姜南星顺着话题引导儿子。

“学唱歌!学画画!还要……还要和好朋友一起玩滑滑梯!”小林林兴奋地比划着,对幼儿园生活充满了憧憬。

“好,到时候让妈妈给你准备漂亮的小书包,咱们林林就是幼儿园最棒的小朋友了。”姜妈妈慈爱地说。

看着儿子对即将开始的集体生活充满期待而非恐惧,周惟清和姜南星都深感欣慰。前期耐心的引导和铺垫,看来是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