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惟见南星 > 第303章 。扶贫先扶智 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才是根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3章 。扶贫先扶智 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才是根本

大年初六的清晨,北京的天空是那种冬日里难得的、清澈高远的蓝。阳光透过周家老宅明亮的玻璃窗,洒在餐桌上,为这顿离别前的早餐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餐厅里气氛温馨而略带感伤。苏月华和保姆早早起来,准备了一桌极其丰盛的早餐,几乎都是周惟清、姜南星和小林林爱吃的,仿佛想通过这种方式,将家的味道深深烙印在他们即将远行的行囊里。

小林林穿着崭新的小外套,坐在专属的高脚椅上,由太奶奶和奶奶轮流喂着他最爱吃的小笼包和蒸蛋。小家伙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不像往常那样活泼,一边乖乖吃饭,一边用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不舍地看着身边的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

“林林,回了英林,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上幼儿园,知道吗?”苏月华一边给孙子擦嘴,一边柔声叮嘱,眼圈忍不住又有些泛红。

“嗯!林林乖!”小家伙用力点头,伸出油乎乎的小手抓住奶奶的手指,“奶奶,想林林!”

这一声,差点让苏月华的眼泪掉下来,她连忙抱住孙子:“想!奶奶天天都想林林!”

周建业虽然没说什么,但目光始终温和地停留在孙子身上,不时给他夹个小馒头,那份不舍藏在他沉稳的目光深处。

周惟清和姜南星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酸涩与温暖交织。

“爸,妈,二叔二婶,大伯大伯母,我们吃完就先去医院看看惟扬,然后就直接从那边去机场了。”周惟清放下筷子,说道。

“好,去吧。路上小心。”周建业点点头。

二婶拉着姜南星的手,感激地说:“南星,这次多亏了你们……等惟扬好了,我们再好好谢你们。”

“二婶,您太客气了,都是一家人。”姜南星连忙道。

早餐后,周惟清和姜南星驱车前往医院。到达周惟扬的病房时,里面颇为热闹。除了林知意,还有几位穿着常服但身姿依旧挺拔的年轻人,正是周惟扬的战友张扬、李胜、王海,以及他们部队的一位领导。

见到周惟清和姜南星进来,几位年轻人立刻站起身,神情恭敬中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那位领导也笑着迎了上来。

“刘部长,您也来了。”周惟清上前与领导握手。

“惟清同志,南星同志,你们好。”刘部长用力握了握周惟清的手,又转向姜南星,“这次真是辛苦你们家属了。”

姜南星微笑道:“刘部长言重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刘部长看向病床上的周惟扬,眼中满是赞赏和欣慰:“我们是来给惟扬同志报喜和鼓劲的!他们这次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关键时刻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等惟扬同志伤愈归队,部队一定会为他们请功,隆重嘉奖!”

躺在床上的周惟扬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很好,闻言笑了笑,声音恢复了七八成沉稳:“部长,这都是大家的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

“老大,你就别谦虚了!”那个叫王海的年轻士兵情绪有些激动,他上前一步,眼圈发红,声音带着哽咽,“要不是为了掩护我,您也不会……不会伤得这么重!我……”他说着,竟然后退一步,对着周惟扬和林知意,“啪”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个突如其来的、饱含愧疚与感激的军礼,让病房瞬间安静下来。周惟扬皱了皱眉,沉声道:“王海!胡闹!放下!我们是战友,战场上互相掩护是天经地义!再说这种话,我可要生气了!”

林知意也连忙说:“王海同志,快别这样,惟扬他没事了就好。”

王海依旧保持着敬礼的姿势,倔强地看着周惟扬。

周惟清见状,走上前,拍了拍王海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带着力量:“小王同志,你的心情我们理解。但正如惟扬所说,战友之间,生死相托,没有谁连累谁。你们都是好样的,是人民的功臣。现在最重要的,是惟扬安心养伤,你们也调整好状态。这个礼,我们心领了,放下吧。”

周惟清的话既安抚了王海的情绪,又维护了军队的纪律和战友间的情谊。王海看着周惟清沉稳的目光,又看了看病床上眼神坚定的队长,这才缓缓放下了手,但眼中的敬意丝毫未减。

刘部长赞许地看了周惟清一眼,接着对周惟扬说:“看到你恢复得这么好,我们就放心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安心静养,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归队!部队等着你!”

“是!部长!”周惟扬下意识想挺直身体,牵动了伤口,微微蹙了下眉,但眼神依旧锐利。

又寒暄了几句,刘部长便带着几位战友告辞了。临走前,张扬、李胜、王海几人又郑重地对林知意说:“嫂子,辛苦你了!老大就拜托你了!”

林知意红着脸点头:“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

送走领导和战友,病房里恢复了宁静。周惟清和姜南星走到床边。

周惟清看着弟弟,叮嘱道:“听到了吗?现在的任务就是养伤。别心急,把身体彻底养好再说。”

姜南星也对林知意说:“知意,你也注意休息,别光顾着照顾他,把自己累垮了。有什么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林知意乖巧应道:“我知道,南星,哥,你们放心吧。”

周惟扬看着兄嫂,目光深沉:“哥,嫂子,这次……谢谢你们。”

“兄弟之间,不说这些。”周惟清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得走了,下午的飞机回英林。”

周惟扬点了点头:“路上平安。哥。”

“嗯。”周惟清最后看了弟弟一眼,与姜南星一起,转身离开了病房。

回到周家老宅,离别的时刻终于到来。行李已经装车,司机等在门外。

周建业将周惟清叫到书房。关上房门,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书卷气和一丝凝重的氛围。

周建业看着儿子,目光深邃,不再是单纯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更带上了几分前辈对后辈的审视与期待。

“惟清,”周建业开口,声音低沉,“英林这几年,你做得不错,‘英林模式’初步立住了,引起了上面的关注。这是成绩,也是压力。”

“我知道,爸。”周惟清肃然点头。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周建业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院落里历经风霜的松柏,“基础打牢了,下一步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发展更可持续,让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每一个人。尤其是……”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儿子,“教育的投入和均衡发展。扶贫先扶智,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才是根本,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你们英林在教育扶贫上开了个好头,但要做的还很多,硬件改善了,师资力量、教育质量这些‘软实力’更要跟上。这关系到英林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底蕴,丝毫马虎不得。”

周建业的话,字字千钧,敲在周惟清的心上。他深知父亲这番话的分量,这不仅是家人的叮嘱,更是来自更高层面的期望和指引。

“爸,您放心。”周惟清语气坚定,眼神清明,“我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回去之后,我们会把教育扶贫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持续加大投入,深化教育改革,不仅要让孩子们‘有学上’,更要让他们‘上好学’,为英林的未来积蓄最深厚的人才力量。”

“嗯。”周建业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有思路就好。具体工作,你和南星,还有云州他们,要细致谋划,稳步推进。记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们在英林做的每一件事,最终都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是,我记住了。”周惟清郑重承诺。

父子俩的谈话时间不长,但内容却关乎一方发展的深远大计。从书房出来,周惟清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方向也更加清晰。

最难的,是与小林林的分别。

小家伙似乎终于明白要离开爷爷奶奶和太爷爷太奶奶了,紧紧抱着苏月华的脖子不肯松手,小嘴一瘪,金豆子就开始往下掉:“奶奶……林林不走……林林要陪奶奶……”

这一哭,可把苏月华的心都哭碎了,她抱着孙子,眼泪也止不住地流:“哎哟,奶奶的乖孙孙……奶奶也舍不得你……你要乖乖的,想奶奶了就视频,好不好?”

周建业也俯下身,摸着孙子的头,声音是罕见的柔和:“林林是男子汉,不哭。跟爸爸妈妈回去,好好学习,太爷爷和爷爷奶奶有空就去看你。”

小林林抽噎着,看向太爷爷太奶奶。两位老人也是满眼不舍,太奶奶颤巍巍地拿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长命锁,塞到小林林的小口袋里,嘴里念叨着:“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姜南星看着儿子哭得伤心,自己也忍不住眼眶发热,她上前从婆婆怀里接过儿子,柔声哄着:“林林不哭,我们以后还可以经常回来看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呀。你看,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也需要林林回去呢,你不是说要回去上幼儿园吗。幼儿园里有好多的小朋友呢。”

周惟清也蹲下身,给儿子擦眼泪,语气沉稳:“林林,记住太爷爷和爷爷奶奶的话,做个勇敢的孩子。”

在爸爸妈妈的安抚下,小林林的哭声渐渐小了些,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拉着奶奶的手。

与各位长辈一一道别,拥抱,叮嘱保重身体。二叔二婶更是千恩万谢,拉着周惟清和姜南星的手说了许多体己话。周悦也红着眼圈,抱着姜南星不撒手:“嫂子,你们一定要常回来啊!”

“一定,悦悦,你也照顾好自己。”姜南星拍着她的背。

告别了所有亲人,周惟清一家三口终于坐上了前往机场的车。车子缓缓驶出周家老宅所在的胡同,小林林趴在车窗上,使劲挥着小手,直到那座熟悉的院落消失在视野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