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阳光透过会议室的百叶窗,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明暗相间的条纹。长长的椭圆形会议桌旁,“灵犀”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基本到齐,空气里漂浮着咖啡的焦苦味和纸张油墨的淡淡气息,混合着一种无声的、等待审判般的紧绷。

陈默坐在靠前的位置,面前摊开着那份凝结了团队数十个不眠之夜心血的结题报告。他的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纸张边缘,感受着那微糙的触感。李慕雪、赵鹏等几个学生坐在稍远些的位置,脊背挺得笔直,眼神里混杂着疲惫、残留的兴奋,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主持会议的是学校科研处的刘处长,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表情永远严肃的中年男人。他清了清嗓子,例行公事地开场,肯定了项目组前期的努力,语调平稳得听不出任何情绪。

汇报由陈默主导。他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激光笔的红色光点在复杂的图表和数据间平稳移动。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每一个论点都有扎实的数据支撑,每一个技术难点都被清晰地剖析,并展示了他们找到的、极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攻克“幽灵”毛刺的过程被浓缩成几页简洁而有力的ppt,其背后的艰辛和智慧,却让在场懂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量。

当展示到最关键的性能对比数据时,会议室里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低声惊叹。那远超设计预期、甚至逼近国际顶尖水平的效能功耗比,像一道强光,刺得有些人睁不开眼。

刘处长扶了扶眼镜,脸上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满意,但很快又恢复了古井无波。他点了点头:“陈老师团队的工作,很扎实,取得的突破…令人印象深刻。”

几个学生暗暗松了口气,交换着眼神,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

然而,这口气还没完全松下来,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就从长桌的另一侧响了起来。

“数据确实很漂亮,陈老师。”说话的是坐在刘处长右手边的一位戴金丝边眼镜、头发梳得油亮的教授,姓张,是系里另一位资历颇深的项目评委,平时与系主任张安国走得颇近。“不过,我有个疑问。如此显着的性能提升,其技术路径似乎…与国内外主流方案差异很大。恕我直言,这种颠覆性的创新,其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否有足够长时间的验证数据支持?毕竟,‘灵犀’项目事关重大,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里几次成功的测试,就贸然下结论。”

他的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充满了学术上的审慎和负责,但那微微上扬的尾音和镜片后闪烁的目光,却透着一股挑剔和怀疑的味道。

会议室刚刚缓和的气氛瞬间又绷紧了。

陈默看向那位张教授,激光笔的红点停在幕布上,一动不动。他能感觉到身后学生们骤然变得有些粗重的呼吸声。

“张教授的担忧很合理。”陈默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丝毫被质疑的波动,“关于可靠性和稳定性,我们的报告附录三有详细的加速老化测试和极端环境模拟测试数据,测试循环超过行业标准百分之五十。所有数据均显示,性能衰减率在预期范围内,稳定性符合甚至超过项目要求。”

他操作电脑,调出厚厚的附录数据页,密密麻麻的曲线和表格布满了屏幕。“至于技术路径,正是因为主流方案无法解决固有的‘幽灵’效应瓶颈,我们才不得不另辟蹊径。所有的理论推导和实验数据都在这里,欢迎各位专家随时质疑、验算。”

他的回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直接将对方的“怀疑”拉回到了具体的技术讨论层面。

张教授被那庞大的数据噎了一下,推了推眼镜,似乎还想说什么,却被刘处长打断了。

“技术细节的讨论,会后可以单独进行。”刘处长的目光扫过全场,“陈老师团队提供的阶段性成果,就数据来看,是达到了甚至超过了项目预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顿了顿,话锋却微微一转:“不过,张教授提到的风险意识,我们也必须重视。如此创新的技术,其后续的产业化落地、专利布局、乃至可能引发的国际关注,都需要提前考量,谨慎应对。项目结题评审会将在下周举行,届时会有部委领导和校外专家参与。希望陈老师团队做好万全准备,应对更严格的质询。”

会议在一种表面肯定、内里却暗流涌动的氛围中结束了。刘处长率先离开,几位评委也陆续起身。张教授经过陈默身边时,脚步顿了顿,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嘴角扯出一个模糊的弧度,转身走了。

学生们围拢过来,脸上带着松了一口气却又有些憋屈的表情。

“那个张教授分明就是挑刺!”赵鹏压低声音,有些不忿。

“他说的…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李慕雪显得更冷静些,但眉头微蹙,“产业化落地、专利…这些我们确实还没深入考虑。”

陈默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收拾着桌上的报告材料。他能感觉到那看似顺利的会议之下,潜藏着的某种东西。张教授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或许有着更复杂的动机。而刘处长最后的提醒,听起来是关怀,细品之下,却更像是一种隐晦的警告。

离开行政楼,回到略显嘈杂的学院大楼,气氛似乎才真正松弛下来。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微尘。学生们讨论着刚才的会议,语气渐渐活跃起来。

回到办公室,陈默刚坐下,李慕雪就跟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犹豫。

“陈老师,”她关上门,声音压得很低,“刚才开会的时候,我手机收到了一条后台警报。”

陈默抬眼看她。

“是我之前嵌入了监控代码的那台服务器。”李慕语的语速加快了些,“就在半小时前,会议刚开始没多久,又有一个异常访问请求,尝试读取…读取的不是核心数据,是…是实验室内部的人员权限列表和门禁日志。”

她的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访问源Ip经过了更多层的伪装,跳转路径更复杂,但追踪到的最后一个跃点…和之前那次,很像。”

办公室窗外的阳光很好,楼下传来学生下课后的喧闹声。但陈默却感觉有一股冰冷的细流,缓缓顺着脊椎滑下。

会议上的质疑,只是水面上的涟漪。

而水下的暗潮,已经开始涌动,并且,这一次,它们的目标似乎更加明确——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