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双方最高层的共同推动下,内阁与清廷使团关于结盟具体条款的谈判进展神速,不过两日工夫,一份详尽的和盟条约已然拟定。
当范文程在最终文本上郑重盖上大清印玺时,这位历经风雨的谋臣终于长长舒了口气——这步险棋,终究是走成了。
养心殿内,温体仁率领阁臣将盟约文本呈递御前。
崇祯仔细翻阅着条款,指尖在互不侵犯、共同出兵等关键条目上轻轻划过,紧绷多日的面容终于露出一丝松快。
“诸位爱卿辛苦了。”他合上文本,声音中透着久违的温和,“你们的付出,朕都记在心里,如今有了建奴...清廷在西北牵制,湖广的压力必能大为缓解。
这片天下粮仓若能保全,我大明就还有重整旗鼓的余地。”
温体仁连忙领着众臣躬身:“此乃臣等分内之事,不敢当陛下谬赞。”
一番虚礼过后,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殿中悬挂的巨幅舆图。
崇祯起身行至图前,手指点向山海关方向:“关于关外的清军,他们何时开始撤离?”
“回陛下,”温体仁应道,“范文程承诺,待他返回盛京复命后,清军立即开始后撤,为表诚意,他们同意我军派员随行监督撤离过程。”
兵部尚书张凤翼紧接着补充:“为稳妥起见,臣建议待清军后撤百里,确认其诚意后,我军再行调整布防。
此外,遵照陛下前日谕令,兵部已完成作战部署,只待粮草齐备,即可全线出击。”
这时,户部尚书侯恂面露难色:“陛下,大军开拔,粮饷确是难题,辽东防线虽可节省部分开支,但湖广战事耗费巨大。
若按兵部计划多路并进,所需钱粮恐非眼下国库所能承担。”
“钱的事,朕自有主张。”崇祯摆手打断,“内帑会拨付一百万两以充军需,至于粮草,既然主战场在湖广,可就地筹措,不必完全依赖北方转运。”
自从孙传庭在陕西处置贪官污吏,地方恶绅获得的巨额财富并运回京城后,崇祯两年之内都不必担忧朝廷的花销!
他忽然转身,目光锐利地盯住张凤翼:“此次用兵关系社稷存亡,若还有人敢贪墨军饷、克扣粮草,朕定斩不饶!所有军需必须足额发放到每个士卒手中,兵部、户部要派人全程监督。”
“微臣明白!”张凤翼连忙跪地领命,又试探着问道,“只是...边军是否要调往山西,参与对伪夏陕西的进攻?”
崇祯闻言陷入沉思,在舆前来回踱步,边军确实战力最强,但其中利益盘根错节,粮饷消耗尤巨,且若尽数调离,万一清廷有变...
可不用边军,其他部队恐怕难当重任。
“边军...”他停下脚步,沉吟道,“待清军撤离后,可调三万精锐入晋参战,其余各部仍驻防九边,以防不测。
边军全数出动,粮饷压力太大,边防也不可松懈。”他转向张凤翼,“除去边军,其他部署你可都安排妥当了?”
“回陛下,只要陛下降旨,云贵官兵即可进攻四川,湖广各部与伪夏在边境周旋,河南、山西两路则合击陕西,现今最要紧的是...此次会战的总指挥人选。”
“兵部可有人选?”
张凤翼躬身道:“臣举荐二人,一是陈奇瑜,此人曾任五省总督,熟悉流寇战法,用兵稳健;
二是左光先,其部屡经战阵,尤善攻坚,同时忠心可佳,洪享九降夏时,左光先都未所动!”
这时,温体仁忽然插话:“陛下,老臣以为,此战关系重大,总指挥当择老成持重之将,陈奇瑜虽善用兵,然其性格过于谨慎,恐失战机。
左光先勇猛有余,谋略稍逊,老臣举荐宣大总督梁廷栋,此人久镇边关,熟知虏情,更曾大破插部,可谓智勇双全。”
文震孟闻言,立即出列反驳:“温阁老此言差矣!梁廷栋确为良将,然宣大重地,岂可轻离?且此人素与温阁老过从甚密,恐难服众。
臣举荐大同总兵王朴,其家世代将门,累世忠良,更曾随孙承宗经略辽东,可谓将门虎子。”
温体仁冷笑一声:“文阁老莫非忘了,去岁王朴在大同纵兵哗变,至今尚未处置,如此统兵无方之辈,岂能担此重任?”
“温阁老此言未免有失偏颇。”文震孟毫不退让,“哗变之事,实因粮饷拖欠所致,若论统兵之能,王朴麾下大同兵堪称九边精锐。
倒是梁廷栋,去年在宣府虚报战功一事,至今尚未查明...”
“文震孟!你…”温体仁勃然变色。
“够了!”崇祯猛地一拍御案,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怒意,“朝堂之上,如此争执,成何体统!”
他环视群臣,目光最终落在一直沉默的礼部尚书李康先身上:“李爱卿,你有何见解?”
李康先缓缓出列:陛下,老臣以为,此次会战,各路人马需统一调度,总指挥之人选,既要通晓军务,更要能协调各方。
老臣举荐南京兵部尚书李邦华,此人历任兵部、工部,既知兵事,又晓器械,更难得的是素来持身中正,与朝中各方皆无牵连。”
这时,张凤翼再次开口:“陛下,臣还要举荐一人——原河南巡抚玄墨,此人虽为文臣,然通晓兵事,曾在河南屡挫流寇,更兼其为人刚正,必能秉公行事。”
殿内一时议论纷纷,几位人选各有利弊,让崇祯难以决断。
“此事...容朕再斟酌。”崇祯揉了揉眉心,“诸位先退下吧,朕要独自思量。”
就在朝堂上为统帅人选争执不休时,明清议和结盟的消息已如野火般传遍北京城各个角落。
城南茶楼里,几个身着儒衫的士子正在激烈争论。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一个年轻举人拍案而起,“与虏寇结盟,简直愧对列祖列宗!这让日后史书如何看待我们!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