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 > 第142章 可能真是缘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项琳琳看着两位长辈——她敬重的导师和那位威严的队长——几乎是前后脚地离开,病房门在她眼前轻轻合上,隔绝了外面的世界。她心里不禁也泛起一丝嘀咕。这两位督查员的气场太不一般了,连李院长和张队长都显得如此……谨慎?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些许不安,脸上换上职业化的、温和而专业的笑容。

“秦督查,苏督查,请这边来,到我的办公室详谈吧。那里有方同志完整的病历档案和监测记录。”她侧身引路,姿态从容。

将两位督查员引到办公室,安排他们在会客沙发落座后,项琳琳熟练地接了两杯温水,轻轻放在他们面前的茶几上。“请喝水。”她的声音温和有礼。

秦枫只是点了点头,目光已经落在了项琳琳桌上那厚厚一叠病历档案上。苏娜则轻声说了句“谢谢”,声音清冷,但礼节周到。

项琳琳在他们对面的椅子坐下,打开电脑,调出方辰阳的电子病历,同时将手边的纸质档案摊开。她清了清嗓子,开始进入状态,用清晰、准确、专业的医学语言,从方辰阳被送入医院时的伤情评估,到一系列抢救措施,再到目前维持生命的各项支持方案,以及那些令人困惑的、异于常人的脑电波活动数据,一五一十地开始汇报。她严格遵守了李院长的指示:如实,详细,并且,仅限于病情。

------

与此同时,李维民和张孝军已经一前一后走进了位于走廊尽头的院长办公室。

李维民反手将厚重的木门“咔哒”一声关上,甚至下意识地确认了一下是否锁好。这个细微的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几乎是一路压抑着的情绪,在此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办公室宽敞明亮,红木办公桌上文件堆放整齐,墙面上挂着锦旗和学术合影,窗台上的绿植生机勃勃。但这一切都无法缓解此刻的紧张气氛。

李维民猛地转过身,再也维持不住表面的平静,他盯着张孝军,目光如炬,语气急促而带着明显的质问:“孝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督查人员怎么会突然过来?还是总部直接派下来的!方小子这次的事……严重到这个地步了?到底出了什么岔子?”

他的声音因为急切而略微提高,显示出他内心的焦虑。方辰阳不仅是张孝军的爱徒,也是他看着长大的年轻人,更是他外甥女张晓华心心念念的恋人。于公于私,他都无法对方辰阳的处境无动于衷。

张孝军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有些疲惫地走到旁边的真皮沙发旁,重重地坐了下去,身体深深陷入沙发靠垫里,仿佛想借此卸下千斤重担。他抬手用力揉了揉眉心,脸上写满了无奈和倦怠。

“老李,你先别急,坐下说。”张孝军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这事……不是我所能控制的。是这次任务的作战报告递上去之后,洪老亲自批示,点名要求派督查员下来了解情况的。洪老直接下的命令,我能怎么办?难道我能拦着不成?”

“洪老?”李维民一怔。洪援朝是东南军区司令员,h国军界的元老级人物,地位尊崇,他亲自过问,意味着事情绝非小可。这反而加深了他的担忧:“连洪老都惊动了?那岂不是更说明问题严重?方辰阳到底在任务中做了什么?或者说……他没做什么?” 他走到张孝军对面的沙发坐下,身体前倾,目光紧紧锁住对方,“你老实告诉我,这次督查,对方小子的前途会不会有影响?他现在还躺在那儿生死未卜,要是再背上什么不清不楚的调查,这……这让他以后怎么办?”

李维民越说越激动,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外甥女张晓华,那个单纯善良、一心系在方辰阳身上的姑娘。“还有晓华那里!你想怎么办?” 他几乎是连珠炮似的发问,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张孝军听到这里,抬起眼,有些无语地看着李维民,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弧度:“哎,我说老李,晓华是我亲生女儿,我这当爹的都还没像你这么着急上火呢。你这倒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李维民闻言,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立刻反驳道:“废话!晓华是我亲外甥女!她妈是我亲妹妹!你别忘了这一层!我看着她长大,跟我自己闺女没两样!我能不着急吗?”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亲缘责任感。

这句话,像一道无形的线,将办公室里的两个男人更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他们不仅是工作中的老友,更因为方辰阳和张晓华这对年轻人,而拥有了共同牵挂的纽带。空气仿佛凝固了,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尘,也照亮了张孝军脸上愈发深重的凝重和李维民眼中无法掩饰的忧虑。关于方辰阳的秘密,关于这次突如其来的督查,一场更深层次的对话,即将在这间安静的院长办公室里展开。而病房那边,项琳琳的汇报仍在继续,看似平静的交流下,又隐藏着多少试探与交锋?方辰阳的命运,似乎正被这几股无形的力量推向一个未知的方向……

办公室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只有窗外远处传来的、模糊的城市背景音,如同潮汐般起落。午后的光线开始变得柔和,带着一抹金黄,透过百叶窗,在红木地板上投下更长的、平行的影子。空气里,先前那种因督查员到来而引发的剑拔弩张稍稍缓和,却被一种更为私密、也更为沉重的情感议题所取代。

李维民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踱步到窗边,背对着张孝军,望着楼下花园里零星走动的人影。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窗框,内心显然经历了一番权衡。终于,他转过身,脸上那种属于院长的权威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长辈的、带着深切关怀的忧虑。他打破了沉默,声音比刚才低沉了许多,每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

“老张,”他用了更私下的称呼,“依我看,眼下这个局面,与其我们两个老家伙在这里干着急,或是等着上面那些摸不清虚实的调查结果,不如……不如让晓华先来看看方辰阳。”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张孝军的反应,然后继续缓缓说道,语气愈发诚恳:“这孩子的心思,你我其实都清楚。现在辰阳这个样子,昏迷不醒,前途未卜。你真的好好想想。”

李维民走近几步,在张孝军对面的沙发坐下,身体前倾,目光恳切:“这层窗户纸,迟早要捅破。如果晓华见了辰阳现在这情形,心里还是愿意,甚至心疼他,那我们就顺其自然,适当的时候撮合撮合,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如果……”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不愿设想的那种可能:“如果晓华看到辰阳伤得这么重,心里害怕了,或者……或者终究觉得不合适,不愿意,那我们也勉强不来。至少,让事情明朗化。无论如何,方辰阳都还是你张孝军一手带出来的、最得意的徒弟。这份师徒情分,不会因为小辈们的情感纠葛而改变。长痛不如短痛,你觉得呢?” 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既考虑了张晓华的意愿,也顾及了方辰阳的处境和感受,更维护了与张孝军之间的情谊。

张孝军一直没有打断李维民,他只是静静地听着,手指间不知何时多了一支没有点燃的香烟,习惯性地捻动着。他的目光有些悠远,仿佛透过眼前的空气,看到了更遥远的过去和更复杂的未来。直到李维民说完,他才将目光聚焦回来,脸上露出一丝复杂难言的表情,那里面有关爱,有无奈,也有身为人父的深沉思量。

“唉……”他轻轻叹了口气,将香烟放回茶几上,“你的想法,跟我倒是不谋而合。来的路上,我心里也乱得很,已经跟你妹妹素琴通过电话了,让她……先回家去,找机会跟晓华好好聊聊,探探那孩子的口风,做做她的工作。” 他提到妻子素琴时,语气里带着信赖和依赖,“晓华那孩子,外表看着柔顺,骨子里犟得很,又正处在敏感年纪,这事不能硬来,得循序渐进。至于辰阳这边……”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办公室门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年轻身影:“一切都得等他醒了,恢复意识再说。现在谈什么,都为时过早。而且,还得看他自己的意思。” 他的语气中,对徒弟的关爱与对女儿的呵护交织在一起。

话题似乎告一段落,但张孝军的思绪却飘得更远了。他的眼神变得柔和了些,嘴角甚至牵起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带着怀念意味的弧度。“老李,”他声音低沉了些,带着回忆的质感,“说起来,可能真是缘分。从我第一眼在新兵连看到方辰阳那小子起,就觉得他……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