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汴京早餐合伙人 > 第223章 归途惊涛与薪火渐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3章 归途惊涛与薪火渐明

宝船劈波斩浪,华夏海岸线已遥遥在望。然而,归途的最后一段,却被那几艘形迹可疑、始终尾随的陌生船只蒙上了浓重的阴影。甲板上,气氛凝重,所有随行弟子皆已戒备,目光紧锁远方那如跗骨之蛆的黑点。

“来者不善。”赵琰放下千里镜,眉宇间凝着寒霜,“船型非我朝制式,亦非寻常海寇,倒似……专为远航追踪打造的快蟹船。航速极快,且始终保持在弓弩射程边缘,显然是老手。”

石坚握紧刀柄:“王爷,是‘幽冥火’的余孽,还是高党派来的海上爪牙?”

“都有可能,或许兼而有之。”赵琰沉声道,“他们隐忍至此才现身,必是算准了我们归心似箭,疏于防备,欲在近海区域发动突袭,即便不能全歼,也可制造混乱,劫掠重要物证,甚至……”他看了一眼林小满和她随身携带的书稿行囊,“伤人夺书。”

林小满将装有《人间至味录》海外见闻增补稿及诸多珍贵笔记的防水皮匣紧抱胸前,面色虽略显苍白,眼神却异常坚定。阿卯紧紧靠在她身边,小手不自觉攥着她的衣角,那双清澈的眼眸中除了紧张,更有一丝与年龄不符的锐利,他似乎在极力捕捉风中带来的、极其微弱的、来自远方船只的特殊气味——那是混合了某种硝石、锈铁与陌生香料的怪异气息,与中原乃至南洋、西洋船只的味道都截然不同。

“不能被动挨打。”赵琰迅速决断,“石坚,令护航战船前出,摆出警戒驱离姿态,试探其反应。所有人员,备好弓弩、火油、石灰,准备接舷战。小满,你带阿卯和几名弟子,将所有重要书稿、标本移至底舱最坚固处,万一事有不测……”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意思明确,必要时需毁稿,绝不资敌。

命令下达,训练有素的船员与水师官兵立刻行动。护航战船鼓足风帆,插向敌船与宝船之间,旗语挥舞,示警的号角声响彻海面。那三艘快蟹船见状,非但没有转向退却,反而也调整帆向,呈品字形散开,隐隐有包抄合围之势,敌意已昭然若揭。

战斗一触即发。箭矢开始零星对射,海浪拍击着船舷,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凝神细听的阿卯,突然扯了扯林小满的衣袖,急促地低声道:“先生!不对!还有船!在……在水下面!有奇怪的声音!像是……像是很大的鱼在吐泡,但更闷,更规律!”

水下有异?赵琰和林小满皆是一惊!莫非对方还有水鬼或潜舟这等罕见手段?

未等他们细察,异变陡生!只见那三艘快蟹船的后方海面,猛地炸开数道巨大的水柱!三艘形制更加怪异、通体黝黑、船首装有巨大金属撞角的狭长战舰,如同幽灵般从水下数尺深处猛然浮出,径直撞向快蟹船的侧舷!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完全出乎意料,快蟹船猝不及防,瞬间被撞得木屑纷飞,船体倾斜,船上传来一片惊惶的呼喊和兵刃交击之声!

“是……是弗朗机人的蜈蚣船!” 一名见识广博的老水手惊呼,“他们竟有潜渡之能?(实为利用某种简易的潜水通气管或伪装技术短暂潜行)”

混战在追踪者与被追踪者之间爆发!黑色的蜈蚣船显然装备了某种可喷射粘稠燃油的装置和点火迅速的 火铳,火力凶猛,战术诡异。那几艘快蟹船虽也彪悍,但在技术和偷袭的双重劣势下,很快陷入苦战,一艘燃起大火,两艘试图转向逃离。

赵琰等人看得目瞪口呆。这戏剧性的转折完全超出了预料。是弗朗机人内讧?还是……

这时,一艘蜈蚣船上,有人高举一面绣着金色鸢尾花与船锚图案的旗帜,并用生硬的汉语高声喊话(通过某种铁皮喇叭):“前面的大靖船队!我们是葡萄牙王国东方远征舰队的巡逻船!这些是骚扰我们商路的马来海盗!已被我舰队击退!你们安全了!”

葡萄牙?远征舰队?马来海盗?这番说辞漏洞百出(海盗岂会有如此精良的快蟹船且针对性跟踪宝船?),但对方出手解围是实。赵琰心念电转,示意船队保持戒备,但暂不介入战斗,静观其变。

战斗很快结束,两艘幸存的快蟹船狼狈远遁,那三艘蜈蚣船也不追赶,其中一艘缓缓靠近宝船。船首站立一人,身着笔挺的蓝色军服,肩披斗篷,正是曾在忽鲁谟斯有过一面之缘的迪奥戈·费尔南德斯船长!他身边还站着那位曾与林小满探讨过香料的随船厨师。

“尊敬的赵先生,林夫人!”费尔南德斯抚胸行礼,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看来我们很有缘分,再次相遇了。这些该死的海盗,总是阴魂不散,让尊贵的客人受惊了。”

赵琰拱手还礼,不卑不亢:“多谢船长阁下解围。只是,这些‘海盗’似乎目标明确,不知阁下可知其来历?”

费尔南德斯耸耸肩:“东方水域情况复杂,或许是觊觎贵国的珍宝吧。不过请放心,有我们葡萄牙王国的舰队在,这片海域将会越来越安全。” 话语间,隐隐带着炫耀武力和暗示合作之意。他话题一转,看向林小满:“林夫人,上次交流仓促,您的药膳理念令人印象深刻。我返回舰队后,向总督阁下汇报,他对大靖的饮食文化极为向往。不知夫人是否还有兴趣,进一步探讨……比如,某些特殊香料在医疗和提神方面的应用?或许,我们可以在澳门(此时葡萄牙人已开始试图渗入)建立一个小型的交流点?”

这番话,彻底暴露了其真实目的:解围是顺手为之,真正的意图是借此机会加深联系,甚至试图通过饮食文化交流的渠道,为其殖民扩张铺路。他们看中的,恐怕不仅是美食,更是林小满所代表的、可能与军事(如军粮保鲜、战场医疗)、经济(如香料贸易)相关的实用知识。

林小满与赵琰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了然。她淡然一笑:“饮食交流,互通有无,本是美事。然技艺传承,关乎国本民情,需谨慎为之。待我等回朝禀明陛下,若蒙恩准,再议不迟。” 既未拒绝,也未承诺,将皮球踢回给朝廷,滴水不漏。

费尔南德斯似乎早有所料,也不强求,又寒暄几句,便借口巡航任务,率领蜈蚣船队消失在茫茫海天之间。海面恢复平静,仿佛刚才的激战从未发生。

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虽是有惊无险,却让赵琰和林小满心情更加沉重。归途尚且如此不太平,朝中乃至沿海局势之复杂,可见一斑。弗朗机人展现出的强大海军力量与勃勃野心,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未来的“交流”,必将伴随着更加复杂的博弈。

数日后,船队终于平安抵达明州港。早已接到讯息的秦义、周平等人已在码头焦急等候。踏上久违的土地,众人皆有隔世之感。来不及多做休整,赵琰与林小满立刻投入紧张的总结工作。

首要之事,便是整理、消化此次海外之行的巨大收获。学院内,一间静室被设为临时书库,堆满了沿途采集的香料样本(如咖喱叶、罗勒、迷迭香、肉豆蔻等)、种子(如龙涎香树、辣椒、番茄等新奇作物)、异域厨具(如弗朗机烤模、天竺铜锅)、以及大量文字记录和图谱。林小满带领阿卯和几位得力弟子,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将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分门别类,去粗取精,着手撰写 《人间至味录·海外见闻增补卷》 。她重点思考如何将异域烹饪技法(如烘烤、发酵)与中原传统融合,如何评价外来香料药材的药性并探索其与本土药材配伍的可能性,并强调了在交流中保持文化主体性的重要。阿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能精准复述出各种陌生香料混合后的细微气味变化,为林小满的归纳总结提供了极为可靠的依据。

然而,在整理到来自古里和忽鲁谟斯的部分资料时,阿卯对着一小包色泽暗红、气味辛辣刺鼻的干枯果实(辣椒) 和几张描绘当地某种宗教祭祀仪式中使用奇异熏香的草图时,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与眩晕,脑海中闪过一些模糊的、充满喧嚣鼓声与浓烈烟气的碎片画面。他甩甩头,以为是旅途劳顿所致,并未深究。

与此同时,赵琰则与秦义、石坚密谈,分析当前形势。秦义汇报:高党近来在朝中颇为活跃,似与某些沿海将领过往甚密,且对市舶司事务插手日深。石坚则提到,江湖上有传闻,西域“幽冥火”残余势力,近期与东海一些来历不明的倭寇有所勾结,动向诡秘。

“山雨欲来啊。”赵琰沉吟道,“海外归来,非是终点,恐是更大风波的起点。需尽快将此次出访成果及沿途见闻(包括弗朗机人的动向)禀明朝廷,早做应对。”

这一日,林小满正在静室伏案疾书,阿卯在一旁研磨香料。窗外月上中天,清辉洒入。阿卯摆弄着那枚一直由他保管的琴形玉佩,下意识地将其举到月光下。忽然,他“咦”了一声,发现玉佩在特定角度的月光照射下,内里那火焰古琴的纹路边缘,似乎隐隐浮现出几缕极淡的、以往未曾见过的、蜿蜒如藤蔓般的银色细丝!

“先生!您看这个!”阿卯急忙将玉佩递给林小满。

林小满接过,对着月光仔细端详,心中亦是一动。这变化从何而来?是月光特殊?还是……这玉佩在吸收了不同的气息(如西洋的“迷迭香”、天竺的某种香料、乃至那希腊商人的“紫罗兰之泪”精油的气息)后,产生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变化?

她尝试着将玉佩靠近那包让阿卯不适的辣椒,又靠近弗朗机人赠送的一小块巧克力,再靠近那瓶神秘的“紫罗兰之泪”精油……玉佩并无明显反应,但那银丝似乎又清晰了一点点。

“这玉佩的秘密,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林小满喃喃道,“它似乎在……记录,或者感应着什么。”

就在她沉思之际,赵琰推门而入,面色凝重中带着一丝兴奋,手中拿着一封刚收到的、盖有火漆密印的信函。

“小满,京中急件。”赵琰将信递过,“太后和陛下览奏后,对海外见闻极为重视,尤其关注弗朗机人之动向。太后懿旨,命我等在妥善整理成果后,择机携重要物证入京,她欲在宫中设一‘四夷珍味阁’,不仅展示物产,更欲借此教导宗室子弟识天下、开眼界。此外……”

他顿了顿,眼中闪着光:“陛下有意借此次海外交流之机,正式下诏,广译《人间至味录》精要,颁行天下州县学宫,倡明‘食安’之道,并以朝廷名义,鼓励各通商口岸设‘互市学堂’,传授中外饮食技艺之优长。太后更亲笔为你的书题写了‘至味归真’四个字,以为嘉奖!”

这意味着,《人间至味录》及其承载的理念,将从民间推崇,正式上升为官方的认可与推广!这是前所未有的殊荣,也是将“食以安为先”理念普惠天下的绝佳机会!

林小满手持懿旨,心潮澎湃,眼眶微湿。多年的心血,颠沛的付出,终于见到了照亮更多人的曙光。

然而,赵琰接下来的话,却让这份喜悦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信中也提及,朝中对此亦有异议。高世玄一党联合部分守旧御史,上疏抨击,称海外奇技淫巧,不足为法,推广异域饮食,恐变我华夏口味,乱我民心,奏请陛下收回成命。此番入京,恐还有一场风波。”

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入宫展示,颁行天下,是荣耀,亦是更大的舞台和战场。

林小满抚摸着书稿,目光坚定:“既然走到了这一步,便没有退缩的理由。让天下人知食之本、明味之真,是我们的夙愿。纵有风波,又何惧之有?”

阿卯也抬起头,小脸上满是认真:“先生,我和您一起去!我的鼻子,一定能帮上忙!”

月色如水,静静地流淌在堆积如山的书稿和各式各样的异域奇物上。一场跨越重洋的文化之旅暂告段落,但另一场关乎理念推广与朝堂博弈的新征程,已悄然拉开序幕。而那枚在月光下隐现银丝的玉佩,似乎也在无声地预示着,更深的因缘与秘密,仍在远方等待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