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汴京早餐合伙人 > 第224章 至味新章与玉佩玄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4章 至味新章与玉佩玄机

太后的题字与皇帝的意向,如同春风,瞬间传遍朝野,也将“中华美食药膳学院”与《人间至味录》推向了风口浪尖。荣宠加身,亦是众矢之的。赵琰与林小满深知,接下来的京城之行,绝非简单的进献成果,而是一场关乎理念能否真正扎根、传承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博弈。而在这场博弈中,最能直观体现其价值、也最易遭受诟病的,便是 “菜”本身。高党及守旧派必然会在“食材”、“口味”、“祖制”上大做文章。唯有拿出令人信服、既能体现中华精髓、又能展现海纳百川胸襟的 “新菜品” ,方能堵住悠悠之口,真正赢得太后、皇帝乃至天下人的认可。

因此,返回江南学院后,林小满并未急于启程赴京,而是闭关“静思斋”,带领以阿卯为核心的精干团队,开始了紧张而富有创造性的 “融合菜”研发。此次海外之行收集的无数香料样本、食材种子、烹饪笔记,以及那瓶神秘的“紫罗兰皇后之泪”精油,都成了她灵感的源泉。她的目标并非生硬拼凑,而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深度融汇。

“融合之道,首在‘和’字。”林小满对围坐的弟子们阐述理念,“非是堆砌奇珍,亦非盲目效仿,而是取其神韵,化入我法。须知异域风味,乃其水土人文积淀,有其长处。我辈当辨其性(食性、药性),明其理,而后以中华‘**五味调和’‘阴阳平衡’之至高准则化而用之,创制出既葆本真之味、又具别样风韵,且更合养生之道的佳肴。”

研发过程艰辛而充满惊喜。阿卯超凡的嗅觉与味觉成了“灵感触角”和“安全检测仪”。林小满尝试用南洋的香茅、柠檬叶与江南的莼菜、河虾同烩,取其清香解腻,创出“香柠莼菜虾丸汤”,清爽宜人;将西洋的迷迭香、百里香与黑胡椒细细研磨,融入腌制湖羊排的调料中,先烤后煨,既去膻增香,又添异域风情,制成“胡香慢煨羊肋”,令肉质别具一格;甚至大胆采用初得的番茄(当时称“番柿”,多作观赏),取其自然酸鲜,与鸡蛋、鲜菇同炒,做成“番柿炒蛋”,色泽艳丽,开胃生津,虽简单却寓意新物可为餐。

最令人叫绝的,是她对那瓶“紫罗兰皇后之泪”精油的应用。此物香气浓郁持久,带有清甜花果香与木质底蕴,稍显甜腻。林小满仅取极小一滴,溶于上等百花蜜中,再调入以山药泥、茯苓粉、糯米粉制成的糕坯,以茉莉花茶汤代水和面,精心蒸制成“紫玉茯苓茉莉糕”。成品淡紫晶莹,紫罗兰花蜜的香气与茉莉茶香、山药茯苓的本味奇妙融合,香气幽远清雅,甜而不腻,更有宁神安心之效,将异域奇香化为了中式点心的魂韵。

然而,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次尝试用咖喱粉烹饪豆腐时,因比例掌握不当,味道冲突,险些失败。正是阿卯敏锐地指出:“咖喱的‘辛’压住了豆香,但后味的‘甘’似乎能与豆鲜结合,若减少姜黄量,加少许椰浆柔和,或可成。”林小满依言调整,果然做出了风味层次丰富、口感滑嫩的“椰香咖喱豆腐”,实现了冲突到和谐的转变。阿卯的成长,可见一斑。

历经数月反复试验、品尝、改进,一套既保留中华美食神髓,又巧妙融入异域元素,且严格遵守“药食同源”养生之道的 “四海升平宴” 菜单终于定型。共计十二道主菜、四道点心、一道汤羹、一道甜品。每一道菜都附有详细的食材解说、烹饪要点及养生功效说明,旨在展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饮食哲学。

就在林小满潜心钻研新菜的同时,赵琰则负责对外联络与安全戒备。他广发请柬,邀请江南名士、退隐官员、医界泰斗、以及支持新政的开明商贾,举办了一场小范围的“新菜品鉴会”。结果大获成功,“四海升平宴”以其新颖的口感、精美的造型、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明确的养生理念,征服了所有来宾,口碑迅速传开,甚至引起了宫中派往江南采办太监的注意,抢先一步将消息传回了京城。这为即将到来的京城之行,造足了声势。

品鉴会后,林小满终于能稍事休息。夜深人静,她独自在静思斋整理笔记,目光落在那枚琴形玉佩上。自海外归来,尤其是在月光下发现那隐现的银丝后,她总觉得这玉佩似乎与以往有些不同。她想起阿卯提及接触某些异域香料时的心悸,以及玉佩自身的变化,一个念头闪过:这玉佩,是否会因接触特定气息而产生感应?

她点燃一盏灯,将玉佩平放在铺着白色宣纸的桌上,取来那些曾让阿卯有反应的、以及她感觉可能与胡爷爷笔记中隐晦提及的“香”有关的物品:辣椒干、巧克力块、紫罗兰精油瓶,甚至还有一小撮来自古里寺庙的奇特香灰。她小心翼翼地依次将这些东西靠近玉佩,仔细观察。

起初,玉佩并无变化。当她将那块黑巧克力靠近时,玉佩依旧温润。但当她打开紫罗兰精油瓶,让那浓郁香气缓缓氤氲在玉佩上方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在灯光特定角度下,玉佩内部那火焰古琴纹路周围的银色细丝,似乎微微亮了一下,如同呼吸般一闪而逝!而当她将那股古里香灰凑近时,银丝竟再次浮现,且比之前更清晰了些,甚至隐隐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类似某种古老星图或符文的局部图案!

林小满心中巨震,几乎屏住呼吸。这玉佩果然能感应特定气息!而且感应的并非普通香料,似乎是……与某些古老、神秘、可能带有精神或宗教意义的香气有关?这与胡爷爷的西域之行、与那“佛前香”的传说、与圣火遗迹的“源火”,是否存在某种联系?这玉佩,莫非是某种记录或感应“香脉”的奇物?

她不敢声张,默默记下这惊人的发现,将玉佩和那些物品小心收好。这个秘密,或许关乎胡爷爷的过去,也关乎未来的谜团,必须谨慎探究。

京城的日子终于定下。临行前,学院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林小满将整理好的“四海升平宴”菜谱及部分珍贵香料样本密封装箱,那枚玉佩则被她用丝绳系好,贴身佩戴。阿卯作为此次新菜研发的重要功臣和最了解异域香料特性的助手,将随行进京。赵琰精选了石坚等一队精锐护卫同行,秦义、周平则留守学院,稳住大本营。

车马辚辚,北上京师。一路无话,顺利抵达。朝廷对此次进京颇为重视,安排他们入住专为接待有功臣属或外国使臣的“国宾苑”。安顿下来后,便是紧张的准备工作:熟悉御厨房环境、检验食材、培训帮厨的太监宫女、反复演练宴席流程。太后和皇帝将在三日后于御花园的“澄瑞亭” 设宴,亲自品鉴“四海升平宴”。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宴席前夜,一个意外发生了。阿卯在御厨房最后一次检查明日要用的一批南洋进贡的顶级“金丝燕窝” 时,突然脸色发白,拉住林小满的衣袖,低声道:“先生,这燕窝……有怪味!很淡,但和阿卯以前闻过的、那种会让人肚子痛的坏掉的油的味道有点像,还混着一丁点……甜甜的、像桂花但更腻的香气,绝不是燕窝本身的味道!”

林小满心中一凛,立刻亲自查验。燕窝外观毫无异常,但经银针探试(未变黑)、以及用她自带的几种药水测试后,果然发现燕窝被极其高明的手法,沾染了微量的、一种需经加热才会缓慢释放毒性的阴损药物,而那甜腻香气,则是为了掩盖药味!若非阿卯天赋异禀,几乎无法察觉!

是谁?竟能将手伸到御膳房,在进贡食材上做手脚?目标直指明日的宴席,其心可诛!

赵琰得知后,一面令石坚暗中调查,一面果断决定,连夜启用备用食材,并将此事通过可靠途径密奏太后身边的心腹。太后闻奏,凤颜震怒,却为顾全大局,命人暗中撤换食材,严密封锁消息,欲待宴后清算。

宴席当日,御花园澄瑞亭,百花争艳,香气怡人。太后、皇帝端坐主位,文武重臣、皇室宗亲分列两旁,高世玄亦在其中,面色平静,看不出端倪。林小满深吸一口气,与阿卯交换一个坚定的眼神,带领精心挑选的助手,开始了烹饪。

一道道融合菜如行云流水般呈上:

“香柠莼菜虾丸汤” 清鲜开胃,“胡香慢煨羊肋” 酥烂异香,“椰香咖喱豆腐” 温润奇巧,“番柿炒蛋” 新颖亮丽…… 尤其是压轴的“紫玉茯苓茉莉糕”,更是以绝佳的色、香、味、形以及安神养生的寓意,赢得了满堂彩。太后每尝一道,皆细细询问食材、做法、寓意,林小满从容应对,言辞得体,既讲清了异域元素的巧妙运用,更强调了其与中华养生之道的完美结合。皇帝亦龙颜大悦,对融合创新之举大加赞赏。

宴至尾声,气氛融洽。高世玄突然起身,拱手奏道:“陛下,太后,林夫人技艺精湛,融贯中西,实乃我朝佳话。老臣听闻,夫人曾得异域奇香,名曰‘紫罗兰皇后之泪’,香气独特,不知今日之宴,可曾使用?老臣好奇,何等奇香,能化入我中华糕点而有如此神效?” 此话看似好奇,实为陷阱,若直言使用,易被攻讦“滥用番邦奇技淫巧”,若否认,则显得方才介绍不实。

林小满心中冷笑,早有准备,从容答道:“回高大人的话,异域之香,犹如异域之材,皆有其性。用之有道,则为锦上添花;用之无度,则画蛇添足。臣妾所用,非为炫奇,乃取其清雅平和之性,佐以我朝百花之蜜、山药茯苓之实,以茶香引之,方成此糕。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然玉之温润,终在我朝匠人之心。” 一番话,既回答了问题,又阐明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引得太后频频颔首。

宴席在太后的高度赞赏和皇帝的厚赏中圆满结束。“四海升平宴”大获成功,《人间至味录》的理念得到最高认可,颁行天下之事,再无阻碍。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负责暗中调查燕窝一事的石坚,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那个在御厨房负责接收、保管那批问题燕窝的小太监,在宴席开始前一个时辰,被发现 溺毙在苑中偏僻的井里,初步勘验,竟似“失足落水”!

线索断了!对手的狠辣与果决,超乎想象!

庆功宴的喧嚣之下,暗流愈发汹涌。对方一次不成,定然还有后手。而那块似乎隐藏着更多秘密的玉佩,在经历这场宫廷风波后,又会带来怎样的启示或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