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江淮地区闹饥荒,不少村庄十室九空。话说淮南有个叫小李庄的地方,庄子里有个叫李德坤的教书先生,原是城里学堂的老师,因看不惯官场腐败,索性回乡办了个私塾,教村里的娃娃们识字念书。
这年灾情严重,李德坤家里也快揭不开锅了,但他心善,见不得孩子们挨饿,每日仍熬一锅稀粥分给来上课的孩童。妻子王氏虽明事理,但看着米缸日渐见底,也不免忧心忡忡。
这日黄昏,李德坤从私塾回家,路过村外乱坟岗时,忽闻一阵呜咽声。他循声望去,见一只白狐后腿被猎夹夹住,鲜血淋漓,眼中含泪,竟似人般露出哀求神色。
李德坤心生怜悯,上前小心打开猎夹。那白狐也不逃跑,只是用头蹭了蹭他的裤脚,随后一瘸一拐消失在暮色中。
当晚,李德坤做了个怪梦。梦中一白衣老者向他拱手:“承蒙先生今日相救,老朽无以为报。三日后的子时,请先生在院中枣树下备一桌素酒,自有分晓。”
次日醒来,李德坤只觉梦境真切,便将此事告知妻子。王氏笑道:“莫不是你这几日饿昏了头,做的糊涂梦?”
李德坤摇头道:“那白狐眼神灵动,非同一般。咱们宁可信其有,备些素酒也不费什么事。”
第三日深夜,月明星稀。李德坤果真在枣树下摆了一桌素酒果品。子时刚到,忽然一阵清风拂过,枣树下凭空出现一位白衣老者,正是梦中之人。
老者拱手道:“老朽乃本地狐仙,修行三百年,今日特来报恩。先生日后若遇难事,可至后山老槐树下焚香三柱,我自会相助。”说罢,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此钱虽小,却能生财,每次用后次日必回。切记,一日只能用一次,多则失灵。”
老者饮了三杯酒,化作一道白光而去。李德坤将信将疑,第二天拿着铜钱去镇上买米。说来也怪,这枚铜钱花出去后,第二天果然又回到了他的钱袋里。
自此,李德坤家虽不算大富大贵,但再未缺过吃穿。他心地仁厚,常暗中接济穷苦乡邻,却从不张扬。
却说小李庄东头有个叫赵四的泼皮,终日游手好闲。他见李德坤家境日渐好转,心生疑窦,暗中观察多日,终于发现了铜钱的秘密。
这日深夜,赵四翻墙潜入李家,偷走了铜钱。他贪心不足,一口气买了许多贵重物品,将铜钱反复使用。谁知次日,铜钱并未返回,反而变成了一片枯叶。
赵四气急败坏,将枯叶扔在地上。当夜,他浑身奇痒难忍,长出许多红疹,郎中也束手无策。
再说李德坤发现铜钱失窃,正自懊恼,当晚又梦到白衣老者。老者道:“那铜钱已被贪心人玷污,失了灵性。先生莫急,明日来后山槐树下,我有话说。”
次日,李德坤依言前往后山。白衣老者早已等候多时,对他说道:“近日江淮一带将有瘟疫流行,我授你一药方,可救乡民。”随即口述了一剂草药配方。
李德坤回家后,立刻按方采药。果然不出几日,附近村庄瘟疫蔓延,唯独小李庄因提前预防,无人染病。
消息传开,远近乡民都来求药。李德坤有求必应,分文不取。这事惊动了镇上保安团长周大富,他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心想若将这药方据为己有,定能大发横财。
周大富带着几个兵痞来到小李庄,逼李德坤交出药方。李德坤不肯,被关进了保安团大牢。
当夜,周大富正在团部饮酒作乐,忽见窗外白影一闪,接着阴风阵阵,烛火全灭。黑暗中传来凄厉狐鸣,周大富吓得魂不附体,连声求饶。
第二天一早,周大富赶紧释放了李德坤,不仅赔礼道歉,还捐出大批钱粮赈灾。乡民们都道是狐仙显灵,惩戒了恶人。
瘟疫过后,白衣老者再次托梦给李德坤:“我本山野修行的狐仙,因屡积功德,已被天庭敕封为云麾使者,不日将赴昆仑仙府任职。先生善心感天,日后必有好报。”
李德坤醒来,忙到后山老槐树下焚香拜谢。忽见树洞中放着一本医书,上面记载着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
自此,李德坤潜心学医,成了远近闻名的郎中。他终身行善,活到九十八岁无疾而终。据说他去世那天,有人见一道白光从李家屋顶升起,向西方飞去。
小李庄至今还流传着狐仙报恩的故事,村口的老槐树下,偶尔还能见到供奉的香火。村里的老人常说:万物有灵,善有善报,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而那个偷铜钱的赵四,后来痛改前非,在李德坤的感化下成了他的药童,终身行善积德,身上的怪病才慢慢好转。这又是后话了。
正是:狐仙报恩赠灵钱,善心救人积福缘。贪念终有恶报日,回头是岸不为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