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初年,长白山脚下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里有个叫赵老四的采参人。这人五十来岁,个子不高,精瘦干练,一双眼睛总是眯着,可山里什么东西都逃不过他的眼。

这年秋天,赵老四带着徒弟铁柱进山采参。铁柱二十出头,是个憨厚壮实的小伙子,跟了赵老四三年,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二人往深山老林里走了三天,找到几株五品叶的好参,正高兴着,忽然天色暗了下来,乌云密布。

“师父,要下雨了,咱们找个地方避避吧。”铁柱抬头看天道。

赵老四嗅了嗅空气,眉头一皱:“这雨来得邪乎,山里气味不对。前面有个山洞,是我往年避雨的地方,快去。”

二人刚钻进山洞,瓢泼大雨就下了起来,还伴着轰隆隆的雷声。那山洞不深,但干净整洁,最里面堆着些干草,似是有人住过。

铁柱眼尖,忽然指着山洞深处:“师父,那草堆里好像有东西。”

赵老四眯眼一看,心里咯噔一下。那干草堆中,隐约露出一角衣物。他小心上前,用采参叉拨开干草,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草堆里竟是一具女尸,看衣着像是几十年前的款式,可奇怪的是,尸体丝毫没有腐烂,面色红润如生,仿佛只是睡着了。更奇的是,尸体周围散发着一种异香,非花非麝,闻之令人心神宁静。

“师、师父,这是死人吗?”铁柱吓得后退两步。

赵老四壮着胆子仔细查看,见女尸颈上挂着一块玉佩,手中紧握一个小布包。他沉吟片刻道:“看这情形,怕是哪位前辈采参人的家眷,遭遇不测死在这里。咱们既然碰上了,不能让她暴尸荒野,等雨停了,找个地方好好安葬了。”

铁柱连连点头。二人就在山洞里找了个角落坐下,等着雨停。

谁知这雨一下就是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晌午才渐渐小了。赵老四让铁柱出去捡些干柴,自己则在洞里收拾,准备埋尸。

就在铁柱出去不久,赵老四忽然听到细微的女声:“恩公且慢。”

赵老四吓了一跳,四下张望,山洞里除了他和那具女尸,再无他人。

“恩公不必惊慌,是小女子说话。”声音竟是从女尸方向传来的。

赵老四虽是老采参人,见过不少山精野怪,可尸体说话还是头一遭。他定定神,拱手道:“不知仙姑是何方神圣,有何指教?”

那女尸自然不会动,但声音清晰传来:“小女子名唤香娘,本是前清乾隆年间人士,随父采参至此,不幸遇难。因身怀异宝,尸体不腐,魂魄被困尸身百年。今日得遇恩公,实乃天意。”

赵老四惊疑不定:“仙姑需要我做什么?”

香娘道:“恩公若能带我尸身回靠山屯,在村东头老槐树下安葬,小女子必当厚报。我怀中有一香囊,内有制香秘术,恩公可按法制作‘七香散’,能治百病,算是小女子一点心意。”

正说着,铁柱抱着干柴回来了。赵老四刚要开口,却发现香娘的声音消失了,再看那尸体,依旧如故,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师父,怎么了?”铁柱见赵老四神色异常,问道。

赵老四犹豫片刻,决定暂时隐瞒,只说:“没什么,我在想这女子来历不凡,咱们得恭敬些。”

雨停后,赵老四和铁柱用随身带的布裹好尸体,轮流背着下山。说来也怪,那尸体轻得出奇,背在身上不但不累人,反而闻着那异香,脚步都轻快许多。

回到靠山屯,已是三天后。赵老四悄悄将尸体安置在自家偏房,夜里又听到香娘的声音,详细告知了安葬方法和制香术。

第二天,赵老四推说远房亲戚病故,将香娘安葬在了村东头老槐树下。同时,他按香娘所授,制作出七香散。这香果然神奇,邻村王老汉咳血多年,只闻了三次就好了大半;村东李家小孩出痘高烧,用香一熏,第二天就退了烧。

赵老四的“神医”之名很快传开了,前来求香的人络绎不绝。他本是个老实人,收的钱不多,勉强糊口而已。

然而好景不长,靠山屯来了个姓钱的道士,自称龙虎山嫡传,在村里开了个道观。钱道士原本靠着给人做法事、驱邪治病谋生,赵老四的七香散一出,他的生意一落千丈。

这日,钱道士扮作香客,前来求香。一进赵老四家门,他就闻到那股异香,心中一震,暗道这绝非寻常药物。

“赵先生这香真是神奇,不知是何配方?”钱道士试探道。

赵老四牢记香娘嘱咐,秘方不可外传,只笑道:“祖传的方子,恕难告知。”

钱道士不死心,暗中观察多日,终于从铁柱那里套出话来,得知了女尸和异香的来历。他本就懂些邪术,断定那女尸非同一般,便动了歪心思。

一夜,钱道士悄悄掘了香娘的坟,打开棺材一看,女尸依旧栩栩如生,异香扑鼻。他心中狂喜,知这是难得的“香尸”,若得其精髓,可炼制成仙丹药。

正当钱道士要动手时,忽然一阵阴风吹过,香娘的尸体竟睁开了眼睛!

“歹人,安敢惊我安宁!”香娘厉声道。

钱道士吓得倒退几步,但很快镇定下来,冷笑道:“你不过一具僵尸,也敢猖狂!”说罢,掏出符咒就要贴上。

谁知香娘身影一晃,竟化作青烟消散,随后又在他身后凝聚成形。一时间,坟地周围异香弥漫,钱道士只觉头晕目眩,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第二天一早,有村民发现钱道士疯疯癫癫地在坟地转圈,口里不停喊着“香,真香”,似乎是中了邪。大家把他送回道观,可他再也恢复不了神智,没过几日就一命呜呼了。

赵老四得知此事,心知是香娘显灵,连夜到坟前祭拜。当夜,他梦见香娘前来告别。

“恩公,我魂魄本因怨气未散,滞留人间。今日惩戒恶人,怨气已消,即将往生。那制香术留与恩公,望你善用。另有一事相告:三年后的今日,将有大疫流行,届时可制‘避疫香’救人,切记切记。”

赵老四醒来,梦中言犹在耳。他按香娘所授,提前准备避疫香。

果然,三年后,方圆百里爆发瘟疫,死人无数。赵老四拿出避疫香,不仅救了靠山屯,还救了许多邻村百姓。瘟疫过后,村民集资为赵老四修了间药铺,取名“香善堂”。

而更奇的是,自那以后,村东头老槐树下常年飘散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异香。有人传言,深夜经过时,曾见到一青衣女子在树下制香,见人则悄然隐去,想必是香娘魂魄感念赵老四恩义,仍在暗中庇佑这一方水土。

赵老四活到九十高龄,无疾而终。临终前,他将制香术传给了铁柱,唯一嘱咐是:“香可救人,亦可招祸,慎用之。”

铁柱牢记师训,一生行善,靠山屯的“香善堂”一直传到今日。而尸香奇谈的故事,也在长白山下代代相传,成为一桩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