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座坟孤零零的,周围全是荒山。”

“而且,你不觉得位置太偏了吗?”

赵江说完,李广发四处看了看。

眼前空无一人。

离村子也有点远。

满是被遗忘的冷清。

李广发想了想说:“是有点怪,难道因为张立海名声不好,没人愿意挨着他?”

话一出口,他就觉得不对劲。

就算是张立海名声差,他的兄弟姐妹和父母也不至于都被嫌弃吧?

“团长,你怎么看?”

李广发问。

他对农村丧葬习俗不懂,如果不是赵江解释,他根本不知道同村人一般都埋在一起。

赵江想了一会儿。

“这坟位置偏,四周视野又封闭,像是刻意藏起来的。”

“既不合风水,也不合规矩。”

“我觉得,这坟是张立海用来藏东西的。”

李广发一听,愣住了!

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

这时赵江发现异常。

坟边有新翻的土,像是刚挖过。

但——

看坟头的土量,比旁边的缺口大得多。

说明坟土是从别处来的。

也就是说,这块地

可能就是墓道入口。

当然,前提是坟里真有问题。

赵江抄起木棍开始挖。

刚动手——

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

【叮,触发盗墓技能,是否激活?】

【系统提示:盗墓能力开启确认?】

赵江眼前一亮——这墓穴果然有猫腻。

与系统共处已久,他已掌握其中规律:只有遇到真正有价值的职业机会,系统才会激活相应的技能。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大多不会触发特殊能力。

就像握刀未必能领悟刀法,研读道经未必能觉醒仙术,摆弄相机也不一定就能获得摄影技巧——系统始终根据实际价值做出智能判断。

此刻触发的盗墓技能,显然说明脚下并非普通坟墓。

“立即激活!”

随着命令下达,连续的系统提示音接连响起:

【盗墓能力激活完成】

【盗墓经验+【盗墓经验+【盗墓经验+短暂适应后,赵江果断停止。眼下最要紧的是调查犯罪组织,不能打草惊蛇。如果贸然挖墓,很可能引起张立海的警觉——这个人是追查犯罪集团的关键突破口。

咚咚!

试探性的跺脚声传来,轻微的回响证实了地下的空洞结构。

“先在这里守着。”赵江环顾四周,注意到未被翻动的土层和茂密的杂草,“看样子近期没人来过。如果没等到,再另想办法。”

张立海劫走蔬菜已经有些日子,按理说这批货应该已经出手。

如果这里真是藏匿赃款的地方,张立海拿到钱后一定会回来。

如果守株待兔失败,就只能从他的兄弟姐妹下手。

只要谎称祖坟被破坏,不怕他不现身。

其他方法要么太耗时间,要么太麻烦。

“我们在山里蹲几天,山里的野味够吃。”

“好!”

商议之后,两人进入山林。

饿了的时候,由李广发负责盯梢,赵江则去寻找食物。

就这样。

五天过去了。

傍晚时分,正当两人准备启动备用计划时,山道尽头传来了引擎的声音。

虽然离公路还有几百米,但汽车的声响清晰可辨。

躲在山腰的赵江和李广发拨开草丛,看到一辆吉普车停在路边。

一个壮汉从车上下来,警觉地四处张望后,扛着锄头和一个鼓鼓的包袱往山上走去。

“来了!”

两人心里激动不已。

这几天的等待总算没白费!

赵江压低声音:“待会别出声。这个人多疑,我们得换个称呼。你装哑巴,别让他识破。我也改个名字,叫张建华。”

“你扮我弟弟张建军。”

“一切看我眼神行事。”

赵江随意编了两个化名。

李广发默默点头。

装聋作哑最稳妥,毕竟他也不会口技。

不久后,张立海的身影消失在山林中。

这人一路不停地左右张望,警惕性极高。

暮色四合,林间光线越来越暗。

赵江和李广发藏得很隐蔽,张立海完全没有察觉到异常。

他站在坟前,再次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后,才摆好祭品,点燃纸钱和香。

跳跃的火光照亮了周围,夜色越来越深,坟地一片寂静。张立海静静地烧着纸,火光照在脸上那道狰狞的刀疤上,显得格外吓人。

长时间的沉默让他渐渐放松——这个时间上山,根本没人会来。

确定安全后,他拿起锄头修整坟墓,做完后又警惕地环顾四周。

让赵江没想到的是,张立海没有碰那些可疑的地方,反而在墓碑旁边摸索起来。突然,他用力一抱,竟将沉重的石碑整个抱了起来!

移开底座后,一个黑洞出现在眼前。张立海迅速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包裹扔进去,转眼就恢复原状,整个过程不到三十秒。

张立海完成祭祀后,蹲在地上焚烧纸钱。

赵江还在思考之前发现的那片可疑区域。

和墓穴下方的通道相连?这显然不合理。

其中一定有什么隐情!

就在他沉思时,张立海已经熄灭了纸钱的余烬,起身离开。

等汽车的声音远去后,赵江立刻对李广发说:“计划有变,我们要调整一下。”

“我现在抄近路去追张立海,你留在这里,把我标记的那片地方挖开看看。”

“如果有什么发现,就在老地方等我。”

赵江递过手电筒,身影如风一般消失在夜色中。

……

张立海没有停留,直接开车往县城去了。

吉普车的大灯划破山间的黑暗,在崎岖的县道上颠簸前行。

不久后,车灯照见前方有个奋力蹬着自行车的人——后轮明显漏气。

轮胎爆了还能骑得这么快,说明体力极强。

当吉普车靠近时,那人突然停下来挥手。

月光下,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

是练家子?

张立海踩下刹车。

“这位大哥,我的车胎坏了,能捎我进城吗?”

【23伪装后的赵江刮净了胡茬,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张立海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赵江。

“对,我是羊头坪的,在外头待久了,回来看看爹娘。”赵江点头回答。

羊头坪离这儿有十几里地。

张立海眉头微皱。

“说实话,这么晚还得赶回城里,是因为家里没我住的地方。”赵江苦笑着摇头,“爹娘不喜欢我。”

他长长叹了口气。

“都说当兵光荣,可我当了十几年兵,退伍后就被打发到一个破乡里。”

“一身本事没处用,就这待遇?”

“想出去闯闯,爹娘骂得我狗血淋头,直接把我赶出门。”他笑了笑,“让你见笑了。”

赵江忽然露出笑容:

“看你也有点军人气息,觉得亲切才多说了几句。要是不方便,我自己骑车回城也行,走路也不费什么事。”

话音刚落,他便踩着车走了。

他把自己装成一个高傲的退伍兵,在庄稼人眼里,这种人最不实际。

老百姓只关心柴米油盐。

这个年代能进乡里当个铁饭碗,多少人求都求不到。

可在他的角色看来,这简直是一种侮辱。

这正是许多人堕落的开始。

除了几套拳脚,别无长处,却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这样的人,要么被现实磨平了棱角,要么死撑到底,最后走投无路。

赵江的表演,就是为贴合这些特点。

他骑车远去。

张立海在心里慢慢回忆着。

羊头坪这个地方他不熟,但确实有这么个村。现在退伍兵不是分到派出所,就是安排在基层,也是常事。

没有背景、不会讨好领导、也没有城市户口的,通常都会被派往乡镇。

张立海对眼前这个男人说的话心知肚明,他自己也经历过。

他一时看不出哪里不对。

想了一会儿,张立海开车跟了上去。

“有缘遇见,上车吧。”张立海笑了笑,没多解释。

赵江也没多问,痛快地坐了进去。

“谢谢,我叫张建华,兄弟怎么称呼?”

“张立海。”

“既然你帮忙,我就叫你海哥吧。”

“嗯。”

张立海不像赵江那么热情。

两人上了车,回县城。

路上,赵江兴致勃勃地聊着各种琐事,一会儿感叹家乡一点都没变,一会儿又抱怨这里太穷,觉得怀才不遇,不甘心一辈子困在乡镇。

他的话里满是对农村的嫌弃,字里行间透着骨子里的傲气。

即使已经三十岁,他还是没看清现实。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实在不行就去当小红兵,以我的条件应该没问题,虽然会招人恨,但总比待在乡镇强。”赵江叹了口气。

说完,他沉默下来,像是发泄完后又陷入了低落。

张立海默默观察着。

过了一会儿,他笑着问:“建华,你很会打架?”

赵江精神一振:“海哥,你不信?不是我吹,在部队这些年,我还真没输过谁。”

张立海假装疑惑:“哦?那你参加过什么任务,比如……”

赵江心里明白了。

大鱼上钩了?

他点头:“当然去过,实话告诉你吧。”

“你们也别怪……”

赵江忽然显得老了许多,长长地叹了口气:

“换作是你,如果衣食无忧,谁愿意当……?”

“过来人说句真心话,管他们叫……,不如说是……上梁山的可怜人。”

“我亲 ** 毙过一个……,可我的战友也搭进去了。”

“后来才知道,那群人中有很多都是退伍后走投无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