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粟杆横七八竖的。
户房掌事连忙放下镰刀,起身安排人手装袋
没一会儿,装了满满两麻袋。
称斤的时候,户房掌事亲自指挥。
大伙儿围在旁边,视线紧紧的盯着杆秤。
下边忙活的村民,不知何时放下镰刀,纷纷凑上来。
为了确认斤数。
两袋一起秤。
扛着扁担的壮汉,跟没事一样,气都不喘一下。
胡掌事调整好秤砣,手一放,秤杆微微翘起。
“多少?”沈淮问。
“大人,这两袋一共一百二十三斤。”胡掌事满脸激动,“大丰收,绝对大丰收,寻常的旱地,一亩最多产七八十斤,示范田出产一百二十三斤,官府走这步棋是对的。”
要知道,很多农户种的粟米,最多亩产七八十斤。
这些是比较勤快伺弄的。
那些从播种到收割,都没过来看两回的,能收个四五十斤,已经是不错了。
示范田经过深耕、施肥、除草,比农户们精细,所以产量也比较高。
“大善。”
钱同知和吴通判对这个亩产很满意。
一旁的村长,激动得搓搓手掌。
那些村民,更是看到了希望。
多开垦两亩荒地,每年就能多收两百斤的粮食。
来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生怕家里的口粮撑不到秋收了。
“我也要开荒!”一位农妇激动的大喊,“村长,我家今年也要开荒。”
“村长,我家也要开荒。”
“村长……”
白桦村长很快被村民们团团围住。
见村长没带笔也没带纸,村民还催促他回家去拿。
村长不敢做主,只好向最近的沈淮求助。
“知府大人,这……”
“民意不可违,李文书,给村长准备笔墨。”
“是。”
李文书将自己带上来的笔墨借给村长。
“知府大人,我们这步棋是走对了。”钱同知一脸喜悦,“您当初推行这个政策之时,下官其实很担心。
若是出产量不理想,便无法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届时,官府的政策,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如今这产量,大大超出预期,开荒增产,并非一纸空文,而是实打实的收获。
相信过不了多久,百姓便会积极加入开荒的队伍之中。”
“能有今日成果,离不开诸位的付出。”沈淮声音激昂,“亩产一百二十斤,只是刚刚开始,本官相信,粟米的产量,还能提高至两百斤,甚至是三百斤。”
“大人英明!”
钱同知、吴通判齐声高呼。
六房掌事等人躬身行礼,满脸敬佩。
更加坚信,跟着这样的上峰,有肉吃。
慷慨陈词之后,沈淮带钱同知、吴通判等人到后方正在挖坑的荒山上。
“明年开春,便可种上桐油树,最多三年,三年便能看到果实。”说话间,沈淮伸出三根手指,“府衙的公廨山头上,今年开春种植的,已经有这么高了。”
边说边伸手比划。
同时,丢出重磅信息,“另外,本官已向省府申请增设司农所,蔡巡抚已经同意本官的请求,一应事务,由本官自行安排,省府不再过问。”
话一出,众人哗然。
司农所,顾名思义,劝课农桑,专门负责农事相关事务。
与六房地位齐平。
吴通判下意识看了钱同知一眼。
只见钱同知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司农所的人员,优先内部选拔,待秋税事毕,本官会下达文书,符合选拔条件的人,可到吏房报名参选。”沈淮看向吏房掌事,“能办好么?”
吏房掌事很自信,“卑职定不负大人重托。”
接下来,众人去了村民开发的梯田。
村长家种了两亩荞麦,另外两家种的粟米。
为了看产量如何,在示范田忙活的村民被叫过来帮忙。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两个时辰之后,村长家的一亩荞麦,另外两家的一亩粟米,收割完毕。
胡掌事叫人装袋称斤。
村长家的荞麦,有一百三十七斤;另外两家的粟米,分别有九十三斤和一百零二斤。
“太好了。”村长一脸激动,“我家的荞麦大丰收了。”
“我家的粟米也丰收了。”
荞麦的产量,大概在百斤左右。
如今有将近一百四十斤,叫村长如何不激动。
另外两家也是。
他们的产量,远不及示范田,可他们还是很高兴。
毕竟,产量比平时足足多了二十几三十斤。
怎么能不高兴?
多出的粮,够他们一家吃好几天了。
“草民叩谢知府大人恩德。”
激动之余,村长‘咚’的一声,朝沈淮跪了下去。
“草民代表白桦村全体村民,给知府大人磕头了。”
也不管地上的碎石,村长实实在在的磕了三个响头,把额头都磕红了。
其他两个村民也跟着下跪。
他们嘴笨,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快请起,快请起!”沈淮连忙抬手虚扶,“开荒兴农,是本官的职责所在,实在当不得你们如此大礼。”
当得当得!
不是每个知府都像大人您如此勤政爱民。
村长三人不太会说话,又磕了两个响头才起身。
“今日喜获丰收,就在村里用饭再返程吧,就当是与乡亲们共庆这份喜悦了。”沈淮临时起意,“谢不二,你带两个人去镇上采买些猪肉。
若是有猪骨,多买点回来熬汤。
猪下水也要些,给大伙儿添道菜。”
这个时候,已经接近傍晚。
镇上的肉摊,都快收摊了。
只有零碎的瘦肉、剔得干净的骨头,还有不好处理的猪大肠、猪小肠和猪肺。
谢不二全部买了。
可镇上只有两家猪肉摊,全买了也没多少。
他又去买豆腐和鱼。
份量看起来才多点。
等他们回到村里,村里已经架起了大锅。
村长带头汤鸡汤鸭。
妇人洗菜煮大锅饭。
衙役看见谢不二回来了,纷纷去帮忙。
很快,村头上空飘起阵阵肉香。
沈淮呢,撸起袖子炒猪杂。
这道菜,别人炒他不放心。
很多村民纷纷过来围观,光明正大的偷师。
火候大小如何,何时放葱姜蒜,何时淋一圈白酒焖煮去腥,村民们记得清清楚楚,都想日后自己做来尝尝。
“知府大人,您歇会儿,让下官来。”
吴通判抢过沈淮的锅铲,在锅里翻搅。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钱同知拿盘装菜,“村长,快拿碗来装菜,分给大伙儿尝尝,锅里还有很多,不用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