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钓鱼人 > 第227章 好吃好喝,休养生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7章 好吃好喝,休养生息

正在众人聊天时,西厢房的课堂正好放学,娃子们一窝蜂的冲回家。

孙韬背着手慢悠悠的出了房门,一看今天人这么多,而且在吃东西,老学究模样就不装了。

“明哥儿,赶紧给为兄来点,饿得很。”

葛明递给孙韬半块饼,弄了不少肉片子在上面,孙韬接过后大口咀嚼,一边吃一边摇头,嘴里含糊不清的说到:“明哥儿住在庄子上,怕是又要不少新鲜的吃食出现了。”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葛明笑着说到:“小弟跟孙先生就是为了调理身体的,不吃好点怎么行?不弄点新鲜的吃食怎么吃得下去?一会儿弄上一道美食,晚上各位勇士可以尝尝。”

孙韬笑着说到:“不知道是什么美食,难道说非勇士不能吃?”

葛明邪恶一笑,说道:“到了晚上你就知道了。”

。。。。。。

下午稍稍睡了一会,然后带上钓具,带着丁香、小丫、若云出发了。丁香、小丫抱着笸箩,若云扛着一个好大的抄网。

去年的这个时候就在北河钓鱼,那时候还有袁老道陪着。今天不是为了钓鱼,主要是考虑番茄的饭食,钓几条小鱼清蒸了给番茄吃,不然饿瘦了怎么办?这才一个午觉的工夫,就忘了要给番茄减肥的事。

葛明记得去年捡到番茄的地方有个大湾子,里面水草不少,这个时候正是河虾的繁殖期,正是虾籽肥美的时候。不过目的不是为了虾籽,而是为了水虿,就是蜻蜓的幼虫,初夏也是正多的时候,过些日子就一变成蜻蜓了。

先找个树荫坐下,鱼钩挂上面团,一会功夫就钓了几条小鱼。对于若云来说,还从来没有过钓鱼的经历,看的心里痒痒。葛明起身把钓具递给若云,若云开心的坐好学着葛明的样子钓鱼。

钓鱼看起来简单,其实没那么简单,要是以前没钓过的人连鱼竿都抛不出去。这可不是钓鱼佬玩的传统钓,而是后世的悬坠钓,要是鱼数量的话这种钓法效率更高。抛竿非常讲究巧劲儿,钓组是借助鱼竿的弹性被荡到窝点的。

葛明带上抄网,带着丁香和小丫沿着河边往西走去,一会功夫就到了那个大湾的地方。这里水浅光照充足,暖和而且有不少水草,绝对是鱼儿产卵、虾儿藏身的好地方,那肯定就会有不少肉食性的水虿。

抄网在水草周围捞来捞去,若然如同葛明所料,水虿和虾的数量都不少,这资源真是无敌了。看到葛明往笸箩里面捡水虿,丁香和小丫离得远远的,本以为是捞虾的,小郎君居然捞这个。

两人不由得想到去年,大晚上的跟着庄户上的娃子抓知了猴,然后油炸。

丁香不由得有些恶心,试着问到:“小郎君,这个东西好吓人,不会油炸了吃吧?”

葛明正蹲在地上捡水虿,听到丁香这么一问,抬起头笑着说到:“不错不错,这东西油炸了很好吃,比知了猴还要好吃。”

“小郎君,不是奴婢说您,您就不能吃点正常的吃食吗?奴婢看你捞了不少虾上来,居然全都扔掉了,吃虾不香吗?”

葛明被说的挠挠头,难道自己真的标新立异了?虾确实好吃,但是真的不如水虿好吃呀。不过听人劝吃饱饭,那虾就不扔了,也捡到了笸箩里面。

约莫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弄了两笸箩。葛明抱着装满水虿的笸箩,丁香抱着专门虾的笸箩,去跟若云汇合。

若云总算是摸到了诀窍,居然也钓了几条小鱼上来,正在开心不已。葛明觉得应该拯救下这个娃子,钓鱼这种事是会上瘾的,而且第一次就钓到鱼的人,上瘾的可能性达到了九成九。

“若云,收收回去了,到家里弄吃食去。”

若云一听虽然不太情愿,还是收了鱼竿,拎着几条小鱼跟葛明几人一起回去。若云往笸箩里一看,就看到小指头长短,一种深色的虫子爬来爬去,看的全身难受。

“明哥儿,这笸箩里面是什么东西?看着怪吓人的。”

“这可是好东西,吃了可以治疗夜盲症,难道孙先生没告诉过你?”

如云挠挠头,想了半天也记不起来师祖是否提到过这种药材。

几个人到家之后葛明让丁香打来清水,需要把水虿和虾好好洗洗、泡泡。

孙思邈一看原来所谓的美食就是水虿,不由得笑道:“这可是好东西,吃了对阳亢病情有所缓解。”对于古代的大夫来说,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见过,别说小小的水虿了。

阳亢就是古代对高血压的称呼,跟孙思邈这么长时间,葛明对一些常见的病在古代的称呼也是知道的。

“师祖,明哥儿说水虿可以治疗雀蒙眼。”雀蒙眼就是夜盲症在古代的俗称,到了晚上眼前如同蒙了纱一般,看不清楚事物。

“嗯,确实有一点作用,不过治疗夜盲症最好的方法还是吃点内脏,心、肝这些都有不错的效果。”若云听后点点头。

禄伯和福伯下午没事就在庄子外面转了转,看看麦子的长势,看看几个工坊。现在除了豆制品作坊,其他作坊还没搬过去,等到夏收之后再种上一些豆、麻,那时候才有时间,所以现在着急也没有用。

两个老头想着晚上有美食,还是非英雄不敢吃的美食,所以早早的也回了葛家老宅。所谓美食,一看居然是水虿。知了猴两人都觉得美味,这东西想来味道也不会差,因为小郎君认为好吃的东西,一定不会差。

于是叫来食堂的厨娘,把水虿和河虾拿去油炸。水虿跟知了猴有些不同,知了猴都是直接油炸,不需要挂糊。水虿挂糊会更好吃一些,所以葛明让厨娘淀粉加鸡蛋弄点面糊,给水虿和河虾挂上面糊油炸。

等到孙韬下午放学,天都要黑了。孙韬上课好像也没个标准时间,反正天擦黑就放学。这时候厨娘也端来了扎好的水虿和河虾,卖相还算不错,表皮金黄。就是水平差点,面糊挂的太厚了,看不出来外形来。这是用猪油炸的,香味显得更加浓郁一些,还端来了不少烙饼,一大盆鸡蛋汤。

众人落座之后开始吃饭,葛明一口水虿一口饼,再来一口鸡蛋汤,吃的美滋滋。乡下嘛,就算不错的饭食了,毕竟春来大哥不在庄子上。

福伯等人也是如此,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孙韬拿起筷子就吃,只觉得口感酥脆,一股浓郁的香味充斥着口腔,吃了一个就有些上瘾,筷子的动作明显快了起来。

“明哥儿,这个虾这么吃确实好吃。”

“嗯嗯,韬哥儿喜欢就好,一定要多吃一些才是。”是厨娘挂糊的水平不怎么样,要是看得出来形状你就未必这么说咯。

只是孙韬看到丁香小丫不从这个盆里夹菜,只吃另外一盆。难道说葛家的规矩变了?以前这两个丫头都是跟明哥儿吃一样的饭食呀。

于是也从另外一盆夹了一个,味道明显不如先前的一盆。于是就说到:“丁香、小丫,这一盆的虾更好吃一些,你们赶紧尝尝。”

“啊?孙家小郎君,你吃的那个不是虾。”

孙韬疑惑了,又夹起来一个,轻轻咬开之后,看到里面果然不是虾,是一种深色的虫子,顿时感觉恶心异常。

“明哥儿?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好像是虫子?”

“嘿嘿,涛哥儿,这东西可比虾好吃多了。再说了,虾子也是虫子啊。”孙韬听后顿时无语。

“明哥儿,到底是什么东西?你不说为兄可不敢吃了。”

葛明阴险一笑,说到:“怎么?都说了不是勇士不敢吃,难道这就不敢吃了?这是孙先生说的一种药材,可以治疗夜盲症,晚上涛哥儿经常看书,多吃一些对眼睛好,难道韬哥儿不相信小弟?”

孙韬看向孙思邈,孙思邈配合的点点头。孙韬一想,别人都在吃,管他什么东西呢?继续吃就是了。

葛明看着孙韬这副样子,不由得想起后世一年去舅舅家做客。舅舅上了一片凉菜,葛明觉得非常好吃,自己都吃了半盘子。等到饭后问舅舅那是什么吃食,舅舅淡定的说出两个字“驴鞭”,可把葛明恶心坏了。

所以葛明决定,等孙韬吃饱了再告诉他这是水虿。

饭后孙韬发誓,看不出来是什么的东西再也不吃了把众人逗得哈哈大笑。

用过了晚饭,葛明回到房间,丁香点上了油灯,葛明这才有时间把魏高明的信拿出来读。

。。。

一看居然时两份信,第一封还是催稿,顺便对葛明的慷慨表示感谢,老花镜和多出的千里眼在京城卖出了不错的价钱,都被魏高明的母亲换成粮食救济灾民了,这事葛明的功劳占了一小半。

葛明看后微笑不已,魏家果然是个良善人家。看来魏家的家主魏征经常对后辈儿孙言传身教,千古谏臣的名号不是盖的,后世魏征在百姓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要是不催稿葛明甚至认魏高明是个不错的朋友,奈何这货现在有了催稿的习惯,这就很难做好朋友了。

这还不算,这个魏高明好像认识太子李承乾一般,对太子殿下诸多赞扬,不知道的还以为魏高明是李承乾的代言人呢。

魏高明的魏高明,你哪里知道本小郎君穿越了千年,李承乾不是好人,将来是要造反的。葛明对李承乾以后造反这事并没有什么想法,毕竟都是李世民逼得。关键是李承乾这种身份的人,居然会有一个叫做称心的男宠,这就非常恶心了。

要是你做伴读,遇上一个性取向有问题的太子,你会不会每天生活在惊恐之中?大夏天也要多穿几条裤子,被脱光之前还能多挣扎一会,这样说不定够时间喊救命。

葛明一想又不太对,本小郎君号称葛三刀,难道不懂反抗吗?什么太子不太子的,在本小郎君眼中不过土鳖而已,一刀就能了解了。

再打开看了看第二封信,原来是葛明许久没有回信,于是又来了还么一封,葛明以为这应该还是催稿。等到看到后面才知道,原来自己冒险去了疫区的举动传遍了长安,魏高明除了敬佩还是敬佩。居然还代表灾民对葛明表示了感谢,就好像灾民是他家人一般。

尤其对葛明如何发现牛痘能够抵御天花,感到非常好奇。

只是看到日期并非疫情控制之后,而是更早一些。也就是说自己进入疫区之后,消息就被传出去了。葛明想了想这也正常,房玄龄怕是跟朝廷做过汇报了。

看到最后居然乐了,原来还是催稿,这次不说自己要看了,是自己的妹子最喜欢听西游记。已经没更新很久了,以前的章节又给妹子读了几遍。而且原稿已经被魏高明的妹子保存了,等葛明以后到了长安,需要找他妹子讨要。

存稿确实有不少,因为出发去石艾县之前葛明没事就写上一点。这也是孙思邈对葛明的建议,文字不用也会生疏,将来写出来的东西没力度。看来老孙是懂行的,文字又何尝不是利刃?养成写点东西的习惯,未尝不是一种好习惯。

葛明从箱子里面拿出两章存稿,自己也看了一看。毕竟已经改的面目全非,葛明都要好好想想快递给魏高明的文稿写到了哪里,也需要看看自己写到了哪里,如何往下瞎编。

想到瞎编葛明头就疼,一个诚实可靠的小郎君,居然要瞎编故事。不对不对,这叫构思。

葛明拿起鹅毛笔,开始给魏高明回信。

明哥儿你好:

为兄之所以能够冒险进入疫区,是因为该死的责任心在作祟,为兄最怕看到有人受苦。

。。。。。。

在后人看来,葛明是在吹牛,故意把自己写的这么好,但是在古人看来并不是如此。古人以诚信为立世的根本,魏高明真的相信葛明所说。

明哥儿要好好观察生活,万事万物都有运行的规律。为兄为了知道蚂蚁如何觅食,曾经几天盯着蚂蚁看,还亲手挖开了蚂蚁窝,总算知道了蚂蚁到底如何觅食的。

为兄曾经在竹林里盯着竹子看,看竹子是如何生长的。

看竹子的是王守仁,人家是明代的人。再说葛明也不算盗版,因为盗版一般指的是抄袭已经有的,这不是还没有吗?

要是魏高明心细一些就知道葛明在撒谎了,河北哪里有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