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 > 第61章 太行会战·山雨欲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数日之后,入夜

殷南昭身着官袍,头戴乌纱,行色匆匆地走下马来

眼前恢弘的乾运门他似乎无心欣赏,干劲利落地掏出腰牌、鱼袋,在士兵检查无误、行了个大礼之后

殷南昭挥起大袖,向着士兵微笑点头,随后眉头紧皱,向着武英殿走去......

重庆武英殿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巨大的沙盘几乎占据了厅堂的中心,其上山陕地区的山川脉络、城池关隘被精细地标注出来

无数代表敌我兵力的小旗插在其上,勾勒出一幅惊心动魄的战略态势图

冰鉴里散发出的丝丝凉气

完全无法驱散弥漫在重臣们心头的燥热与紧迫。

伏龙卫京畿分司指挥使毛仁凤风尘仆仆,显然是多日未眠,思索对策

他声音沙哑却语速极快,指向沙盘:

“禀监国,诸位中枢大臣

综合北地各站‘掌柜’冒死送出的密报,以及前线塘马探察,情报已基本核实。”

“北廷小皇帝已下决心,以罗什为平西大将军,总揽征讨事宜。宁完我为平西将军,富绶为征西

将军,分领左右两路。镶白旗旗猛将多尼为前锋。”

“其从京畿、直隶、宣大、山东、河南等地抽调八旗主力及绿营兵,并征发科尔沁、察哈尔等

部蒙古骑兵。声势极大,对外号称二十万大军!”

毛仁凤的手指重重落在沙盘上的井陉口和潼关

“其战略意图已十分明显。主力图海部,预计将倾力猛攻井陉,突破太行山险,直扑我晋南之地。

偏师满达海部,则会再度强攻潼关,企图牵制我陕西兵力

鞑子妄图东西对进,使我首尾不能相顾

一举将我大军挤压、歼灭于黄河拐角之间!”

朱亨嘉负手立于沙盘前,身姿如松

几年的征战与执政,早已洗去了他最初穿越时的彷徨与青涩,眉宇间沉淀下的是深沉的威仪和杀伐决断的锐气

他凝视着沙盘,目光如冷电扫过每一个关键节点。

“二十万?”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

“虚张声势罢了。扣除沿途留守、押运粮草的辅兵,其真正能投入一线野战的战兵,能有十四五万便是顶天

如此庞大的兵力,每日人吃马嚼,所耗粮草天文数字,从华北平原翻越太行山运抵前线,其道艰险,后勤线漫长脆弱

阿济格此来,必然是抱着速战速决之心

妄图以泰山压顶之势,一击碾碎我军。”

他修长的手指精准地点在晋南的核心——太原。

“复制当年闯王旧路?或是以为我朱亨嘉是那迂腐的宋襄公?”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们打错了算盘

太原坚城已在我手,晋南腹地便有了擎天柱石

罗什若以为攻破一两个山口就能纵横晋中,便是痴心妄想!”

侍立于侧的枢密使杨略缓缓颔首,捋须接口,声音沉稳:

“监国明鉴。清军势大,锐气正盛,其利在速决

然其弊亦在此:

劳师远征,后勤难继,深入我腹地,处处皆可能是其葬身之所

我军之利,在于内线作战,据守表里山河之险,更有太原此等雄城为依托

火器精良,以逸待劳

所虑者,乃新附之地民心未臻十分稳固

且兵力需兼顾陕、晋两处,略显分散

此战之要,在于以己之长,击彼之短,挫其锐气

耗其粮秣,待其师老兵疲,必有可乘之机。”

第一军都督殷南昭点了点头,上前一步,补充道:

“枢相所言极是。第一军的八个团,依据监国钦定之新军制,已完成整编扩充,兵精粮足,士气高昂!

其目前已依托太行、吕梁山脉之险要关隘展开,构筑了多层次防御工事,火器配备充足

凭借地利与坚城,足以层层消耗,迟滞敌军

陕西方面,潼关天险依旧

杨展的第二军同样兵强马壮,满达海想要重演旧事,绝无可能!

话音刚落,身旁的都督成璨补充道

此战之关键,确在于能否顶住敌军最初也是最凶猛的三板斧

并在此过程中,敏锐捕捉其破绽,伺机给予雷霆反击!”

只见杨展缓步上前,跪地拱手大吼道

监国!打吧!

我军这几个月休养生息,该军那么久,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此战,必胜!

是啊!监国!打吧!

都督季斯言跪地大吼道,太久没开战,他内心早痒痒了

不可啊监国!山陕虽多山地,然清军铁骑纵横,于我军不利啊!!!

礼部尚书樊一蘅担忧道,好不容易雄起,万一......万一败了,复兴便再无机会了

樊相!我朝铁骑也未尝不利!!!

殷南昭怒吼回怼道

朱亨嘉沉默片刻

目光再次扫过沙盘上代表着滚滚铁流的清军旗帜

随即变得无比坚定,斩钉截铁地下令,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

“传令!”

在场众人当即黑压压一片跪倒在地

“第一军都督殷南昭:晋南乃至整个山西防务,全权委任于你

太原乃根本重地,万不可失!

尔需以太原为中心,依托太行、吕梁山脉之天然屏障

固守平阳(临汾)、潞安(长治)、泽州(晋城)等战略要点

节制宜宾、平阳等地卫所兵及动员之乡勇

朕予你临机决断之权,不必事事请示

战略上,务必将来犯之主力,死死钉在太行山一线,利用险隘重重消耗!

若个别关口事不可为,可依预定方案

主动后撤至,甚至可诱敌深入

利用太原周边利于我军机动之地形,寻机歼其一部!

但最终底线是

绝不可让清军主力轻易进入并蹂躏晋中平原,更不能威胁太原安危!”

“第二军都督杨展:

陕西防务,由你总制!

潼关乃天下雄关,是为重中之重,务必万无一失!

同时,必须密切注意陕北方向,谨防满达海分兵或蒙古骑兵绕道河套,自侧翼偷袭

要全力稳定地方,保障境内粮道畅通,成为晋南战场的可靠侧翼。”

陕西提督王祥,率本部驻守榆林

山陕总督汪葬海,负责山西、陕西之地后勤转运

“第三军都督成璨(驻赣州)、第四军都督林察(驻郧阳、夷陵):

提高至最高战备等级,严密监视当面清军及永明残部动向

防止其趁我主力北调之机趁火打劫

必要时,可发起战术性佯动,虚张声势,以牵制敌军部分兵力,使其不敢全力北援。”

“第五军都督塞斯黑(驻宝庆府):所部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即刻开始抽调麾下三分之一精锐兵力及相应粮草军械,集结待命,由提督叶赫那拉·尼雅哈率领,调驻潮州。”

“第六军都督季斯言:随军出征!”

“户部尚书胡旋、枢密副使孙可望:此战之成败,后勤至关重要!

须全力保障山陕前线,尤其是太原、潼关两地的物资供应。

火药、炮弹、新式燧发铳、替换铳管、医疗用品,务必优先足量供给!

加大征调民夫力度,进一步疏通嘉陵江、汉水至汉中之漕运

开辟并加固通往太原、潼关的陆路补给线,设立中转粮台,派重兵护卫!”

“伏龙卫指挥使孙金鼎:加派最精干人员,携带充足金银,潜入北廷控制区

特别是直隶、山东、河南

多方散播谣言,制造恐慌,重点刺探清军粮草囤积地与运输路线,设法进行破坏

要不惜代价,尽可能在其后方制造混乱,延缓其进军速度,分散其精力!”

一道道命令下去,朱亨嘉顿时缓缓看向枢密使杨略

文华殿大学士、枢密使、元首府左司马杨略!前往贵州,督师贵州、湖广、两广,统筹一切军政要务,五品以下自行裁断!防备永明!

杨略内心倒是浮起几分失望,而朱亨嘉则是缓缓看向一旁的傅弘烈,眼神坚定

兵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元首府右司马傅弘烈,督师山陕!

此话一出,所有人顿时心头一阵,朱亨嘉扫了众人一眼,从容道

大明监国朱亨嘉!随军出征!

世子朱万军观政,内阁首辅晏日曙率领内阁处置政务!!!

左都御史邓居诏、财部侍郎李颐道、兵部侍郎邓士廉、吏部左侍郎刘玄初、右侍郎李时茪、右副都御史裴廷谟、军校祭酒陈话、光禄寺卿雷跃龙,随孤出征!!!!

财部清点大军三个月粮草!一千万银两!之前不是有盈余么,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全部用上!

一道道命令被中书舍人、枢密院承旨迅速记录、用印,由等候在外的信使以最高优先级发出

整个朱亨嘉控制下的政权机器

如同一个被猛烈抽打的陀螺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效运转起来

为这场决定华夏气运的国战输送着力量与意志。

朱亨嘉最后环视厅内每一位重臣,声音沉稳如磐石,却又蕴含着火山般的力量:

“诸位,此战,非为一城一地之得失,关乎我等之生死,更关乎华夏之运数!

清廷以为多尔衮一死,我便可欺?

以为占了北京便可高枕无忧,视天下英雄如无物?

本王偏要亲赴前线,让他们看清楚,这天下,谁才真正有资格做主!

即刻准备,本王要亲赴潼关,与将士们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