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赎的光 > 第75章 评估与权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招商办的热情接待更像是一种鼓励的姿态,真正的考验在于随后需要提交的那份沉甸甸的《项目意向书及初步规划方案》。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接触,而是一次全面的能力审视。高辉知道,必须拿出足够专业和诚意的东西,才能打动区里,也为自己的决策提供更坚实的依据。

接下来的日子,“高记”的核心团队像上紧了发条的钟摆,高速运转。

赵经理成为了最忙碌的人。她带领着临时聘请的会计师和律师团队,开始对第二食品厂的资产状况进行初步的尽职调查。翻阅尘封的档案,厘清土地性质、产权归属、遗留债务以及最关键的原职工安置问题。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可能隐藏着陷阱,每一份文件都需要反复核实。她还要根据高辉和栓子的初步构想,做出更精细的财务模型,测算在不同融资方案(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下的现金流、投资回报期和潜在风险。冰冷的数字在表格间跳跃,勾勒出未来的轮廓,也标示出危险的深渊。

栓子则彻底沉浸在了他的“工程师”角色里。他不再满足于在围墙外张望,通过周干部的协调,他终于得以进入厂区内部进行实地勘察。踩着及膝的荒草,穿行在空旷、布满灰尘和蛛网的车间里,他用手掌抚摸那些锈蚀的管道、废弃的机床基座,眼神却越来越亮。

“辉哥,你看这框架,结实的很!层高也够,通风采光都好改造!”

“薇薇姐,这块地坪虽然破了,但基础是好的,重新硬化就行!”

“赵经理,我估摸了一下,如果只改造核心区域,先上两条主力生产线,前期投入能省下不少!”

他带着卷尺和笔记本,几乎丈量了厂区的每一寸土地,笔记本上画满了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看懂的草图和各种标注。他甚至在废弃的办公楼里找到了一些当年的厂区布局图,如获至宝,这为他规划新的生产流线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林薇则负责将所有人的工作成果整合、提炼,形成那份至关重要的《项目意向书》。她既要体现高辉的战略雄心,又要融入赵经理的财务审慎,还要准确传达栓子的技术可行性。她用清晰、恳切的语言,阐述“高记”接手盘活旧厂房的决心、优势(品牌、市场、技术),以及对解决地方就业、带动相关产业、打造本地名优特产新名片的预期贡献。她反复打磨每一个用词,确保既能展现信心,又不至于浮夸。

高辉坐镇中枢,协调各方,更是决策的核心。他每天都要听取赵经理关于财务风险和融资可能性的汇报,研究栓子带来的最新规划和改造难点,与林薇一起字斟句酌地修改意向书。巨大的压力让他常常失眠,脑海里反复权衡着机遇与风险。

这天晚上,赵经理将一份相对完整的《财务可行性及风险评估报告》放在了高辉面前。

“高总,”她的表情严肃,“最保守估计,项目前期投入至少需要这个数。”她报出一个令人心惊的数字。“如果全部依靠银行贷款,我们的资产负债率会飙升到一个非常危险的水平,一旦销售增长不及预期,利息负担就能压垮我们。如果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股权会进一步稀释。”

高辉盯着那个数字,沉默了很久。他知道很难,但没想到这么难。

“陆总那边……有初步反馈吗?”他问的是新一轮融资的可能性。

“陆总表示看好我们的发展方向,但对如此巨大的固定资产投入持保留态度。他更倾向于我们采取代工或轻资产运营模式。如果坚持自建新厂,他们需要重新评估投资价值和风险,估值和条款……可能不会像上次那么理想。”

坏消息接踵而至。栓子那边也遇到了新问题,旧厂房的部分电路和排污设施严重老化,几乎需要完全重建,这又是一笔不小的额外开销。

林薇看着高辉日渐消瘦的脸颊和眉宇间化不开的凝重,心疼不已。她倒了一杯温水递给他,轻声道:“高辉,如果……如果真的太难,我们稳扎稳打,先把现在的产能优化到极致,也不是不行……”

高辉接过水杯,却没有喝。他抬起头,目光穿过办公室的窗户,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这黑暗,看到那个荒草丛生却又充满希望的旧厂房。

“难,是真难。”他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但薇薇,你发现没有?当我们真的开始认真去做这件事,去评估,去权衡,那些模糊的恐惧,反而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钱的问题,技术的问题,政策的问题……问题虽然多,但好像……都有了解决的方向。”

他转过头,看着林薇和赵经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把‘赌博’变成‘计算’。计算清楚了,风险可控,就值得一搏!”

评估与权衡的过程,如同一次淬火,烧掉了最初的冲动与幻想,留下的,是更加冷静、也更加坚韧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