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赎的光 > 第74章 接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破局之思既已定下,行动的齿轮便咔哒一声,紧密咬合,开始转动。

高辉和林薇首先拜访了街道办事处的周干部。听闻他们的来意,周干部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

“好家伙!高辉,林薇,你们这步子……可真是够大的!”周干部又是感慨又是钦佩,“第二食品厂那块地,区里头疼好久了,位置是不错,可包袱也重。你们‘高记’要真有这个魄力接手盘活,那可是解决了区里一个大难题!这是大好事!”

他当即表示会全力支持,并亲自带着高辉和林薇去了区里的招商办公室,做了引荐。招商办的领导对“高记”这个近期声名鹊起的本地品牌也有耳闻,态度颇为热情,但涉及到具体的资产处置(是出让还是长期租赁)、价格、优惠政策以及接手方需要承担的原有职工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则表示需要更详细的方案和多部门协调,让他们先提交一份意向书和初步的企业资质、发展计划材料。

与此同时,赵经理那边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她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资源,咨询了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和律师,开始核算收购或长期租赁并改造那个旧厂房可能产生的巨大成本。数字是冰冷的,初步估算出来,即便区里给予最大程度的政策优惠,所需的资金也远超他们现有的储备,甚至超过了上一轮融资的总额。这意味着,如果他们决定推进,必须启动新一轮、规模更大的融资,或者寻求大额的银行贷款,公司将背上沉重的债务。

栓子则带着小王,利用周末时间,几次偷偷溜到第二食品厂围墙外,隔着生锈的铁栅栏向里张望。里面杂草丛生,红砖厂房的外墙上漆皮剥落,窗户大多破损,一片荒凉破败。但栓子的眼睛却在发光,他指着厂区的布局,跟小王比划着:“看见没,那栋高的,做原料库最合适,通风好!那边连排的平房,改造成炒制车间,管线都好铺!中间的空地,正好建成品仓库……”

他甚至在笔记本上画起了歪歪扭扭的规划图,哪里是物流通道,哪里是核心生产区,哪里设置更衣室和休息区,俨然一副总工程师的架势。

然而,随着了解的深入,现实的困难也像冰山一样逐渐浮出水面。除了资金这个最大的拦路虎,还有环保评估、消防改造、设备搬迁安装、以及可能存在的土地性质问题等等,每一个都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攻克的专业壁垒。

晚上,一家三口难得地坐在一起吃饭,气氛却有些沉闷。连朵朵都察觉到父母心事重重,乖乖地自己吃着饭,不时抬起大眼睛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

“高辉,”林薇放下筷子,终于开口,声音里充满了忧虑,“赵经理做的初步预算你看了,那数字太吓人了。就算能贷到款,咱们就等于把全部身家,连同公司的未来,都押上去了。万一……万一市场有什么波动,或者新厂投产不及预期,咱们可就……”

她没有说下去,但高辉明白那未尽的含义——可能万劫不复。

高辉沉默地扒拉着碗里的饭,他知道林薇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这确实是一场豪赌。

“薇薇,”他抬起头,目光沉静地看着妻子,“你还记得咱们刚辞工,在街边摆摊的时候吗?那时候,咱们的全部身家就是那辆三轮车和一口锅。现在回头看,是不是也觉得当时胆子太大了?”

林薇愣了一下,眼神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却也忐忑不安的起点。

“机会和风险,从来都是一起来的。”高辉继续说道,“我们现在是比那时候钱多了,摊子大了,但怕的东西也多了。可本质上,做生意的那点道理没变——看准了,就得敢投入。第二食品厂那个地方,我越看越觉得是块宝地,错过了,可能就再也找不到这么合适的了。它能支撑起‘高记’未来十年的发展!”

他握住林薇的手,发现她的手心有些凉:“困难肯定很多,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再去跟陆明谈,或者找银行。但家里这头,你得支持我。咱们俩,得一条心。”

林薇看着丈夫眼中那熟悉的、混合着谨慎与孤注一掷的光芒,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她反手用力握了握高辉的手,深吸一口气,仿佛将所有的担忧和犹豫都压了下去。

“我明白。”她点了点头,声音恢复了平静,“既然你决定了,那我就跟你一起扛。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招商办,把咱们的材料准备得更扎实些。”

接触已经开始,前路漫漫,荆棘密布。但“高记”的掌舵人,已经调整好了心态,准备迎接这场创业以来最大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