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9章:扩军与精训

梁山的人马,总算是拔营起寨,浩浩荡荡地往北,回他们那八百里水泊的老巢去了。帮源洞周边,一下子清静了不少。至少明面上,没了那个虎视眈眈的邻居,天策府上下,都暗暗松了口气。可这口气还没松利索,新的担子又压上来了。

地盘大了,人口多了,眼红的人肯定也多。童贯是跑了,可朝廷能善罢甘休?指不定哪天就又派个更狠的角色来。梁山是撤了,可这梁子算是结下了,保不齐哪天还得碰上。方腊心里跟明镜似的,眼下这点家当,守成或许勉强,要想真成气候,还差得远呢!最要紧的是啥?是人!是兵!是能打硬仗的强兵!

以前人手紧巴巴的,有个几千人能拉出来打仗就不错了。现在可不一样了,控制的地盘大了,来投奔的流民、收编的降卒,乌泱乌泱的,加起来都快小两万了!可这些人,鱼龙混杂,有老实巴交的农民,有油滑的兵痞,还有拖家带口的流民,真正能立刻顶上去打仗的,十成里能有三成就不错了。

“不行!得赶紧练!”方腊把庞万春、方百花这些带兵的头领叫到一块儿,开门见山,“咱们现在人是不缺了,可缺的是能打仗的兵!老靠着原来那几千弟兄撑场面,万一有个闪失,咱们这点家底非得赔光不可!必须尽快把新来的这些人,给我练出来!”

庞万春第一个拍胸脯:“圣公放心!练兵这事儿包在俺老庞身上!保证三个月,不!两个月!就把这帮新兵蛋子操练得有模有样!”

方腊瞪了他一眼:“扯淡!两个月?你以为种白菜呢?浇水就长?练兵是细活,急不得!我要的是能打胜仗、能少死人的兵,不是凑数的稻草人!”

他顿了顿,说出早就想好的章程:“我的意思,咱们得立个规矩,叫‘老兵带新兵,层层都要精’。”

“咋个带法?”方百花问道。

“简单!”方腊掰着手指头说,“第一,不能一锅烩!得把新兵和老兵分开。新来的,单独成立‘新兵营’。打过仗、立过功的老兄弟,编入‘战兵营’。受伤的、年纪大的,但还有经验的,组成‘教导队’或者‘后勤辅兵营’。各干各的,分工明确!”

“第二,新兵营咋练?不能一上来就舞刀弄枪!得先‘淬火’!教规矩!让教导队的人,天天给他们讲咱们天策府的军规、为啥打仗、为谁打仗!得让他们明白,咱们不是土匪流寇,是替天行道的义军!这个魂儿,必须先立起来!”

“第三,才是练把式。怎么站队,怎么听号令,怎么使刀枪,怎么射箭,怎么保命……一样一样来,从最基本的开始。每个新兵队,配几个从战兵营挑出来的老兵当‘教头’,手把手地教!别怕费工夫!”

“第四,战兵营也不能闲着!得‘加料’!练阵法配合,练长途奔袭,练夜间作战,练怎么用咱们的新家伙——‘震天雷’!要练到闭着眼睛都知道身边弟兄在哪一步!”

庞万春听得直咧嘴:“圣公,这……这得练到猴年马月去?太费事了吧?”

“费事?”方腊哼了一声,“现在费事,是为了将来战场上省事!是为了少死几个弟兄!你庞万春是想带着一群听到锣响就撒丫子的乌合之众去跟官军拼命,还是想带着一支令行禁止、指哪打哪的铁军去建功立业?”

庞万春不吭声了,挠着头嘿嘿笑。

说干就干!天策府的扩军精训大计,热火朝天地搞起来了。

帮源洞外,专门划出了两大块地方。东边是“新兵营”,西边是“战兵营”。那场面,真是冰火两重天。

新兵营这边,简直就是个大型“改造所”。成千上万的新兵蛋子,高矮胖瘦啥样都有,穿着乱七八糟的号衣(有的还是自己的破衣服),站个队都歪七扭八。教导队的那些老卒(多半是身上带伤退下来的),可没那么好脾气,拎着棍子,扯着嗓子,满场子吼:

“那个谁!你!出列!站直喽!胸挺起来!没吃饭啊?”

“左右左!分不清啊?你哪只脚先迈出去的?”

“握枪!让你握枪!不是让你抱烧火棍!胳膊伸直!”

“看见前面的草人没?对!捅它!用力!没吃饱饭啊?”

一天下来,光是站队、走路、转身,就能把这些新兵累得跟死狗一样,晚上躺下就能睡着。除了练队列,还得抽空听教导员讲课,之乎者也的大道理他们听不懂,但“打土豪、分田地”、“等贵名、均贫富”这些简单口号,天天念叨,慢慢也印到脑子里去了。

时不时地,方腊或者庞万春还会来视察。方腊一来,一般不骂人,就是看看,问问吃得咋样,睡得咋样,有没有人欺负新兵。可庞万春一来,那就跟阎王爷查岗似的,眼睛一瞪,嗓门一开,哪个队正要是带得不好,当场就能挨一顿臭骂,甚至挨几军棍。新兵们是又怕他,又服他。

战兵营那边,画风就完全不同了。这里的气氛紧张、肃杀。老兵们眼神锐利,动作干净利落。练的是真家伙:盾牌怎么顶,长枪怎么刺,弓弩怎么齐射,尤其是操作“震天雷”的流程,更是反复演练,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手势,都必须精准到位,快一秒慢一秒都可能要命。

庞万春亲自盯着战兵营的训练,要求极其严苛。冲锋号一响,必须像潮水一样涌上去;锣声一响,必须像潮水一样退下来,不能乱。练配合,练耐力,练胆量。有时候大半夜的,突然号角连天,全员紧急集合,缺一个人都不行。

方百花的女兵营也没闲着。她们练得更细,除了基本的刀枪,还侧重射箭(女子力气小,但灵巧)、侦察、伪装、包扎伤员。方百花对自己和对部下一样狠,经常亲自示范,一身汗一身泥,跟男兵没啥两样。

这训练强度一大,后勤压力就上来了。赵普忙得脚不沾地,天天算计着粮食消耗,肉食供应,还得保证工匠营那边打造足够的训练木刀木枪和磨损的兵器铠甲。

训练场上,受伤挂彩是常事。扭了脚,蹭破皮,都是小事。军医官和邵仙英组织的救护队,成了最忙的人之一。

日子一天天过去,效果也慢慢显现出来了。

新兵营里,那帮原来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流民溃卒,腰板渐渐挺直了,眼神里多了点不一样的东西,叫“纪律”和“归属感”。虽然舞刀弄枪还笨手笨脚,但至少号令听得懂了,队伍站得齐了。

战兵营更是脱胎换骨。几千老兵,经过系统整训和配合演练,行动更加默契,士气更加高昂,真正有了一支强军的雏形。尤其是那几百人的“震天雷”小队,成了庞万春手里的王牌,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方腊看着操场上龙腾虎跃的景象,心里踏实了不少。这帮将士,就是天策府安身立命的根本!现在多流汗,将来战场上才能少流血!

当然,问题也不少。新兵训练周期长,消耗大;老兵长时间紧绷,也需要调节;军官的指挥能力也参差不齐。但这些都是成长中的烦恼了。

扩军与精训,就像打铁,一锤一锤,把天策府这块铁胚,锤炼得越来越坚韧,越来越锋利。虽然离真正的百炼精钢还有距离,但至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帮守着山洞、惶惶不可终日的乌合之众了。

这只羽翼渐丰的雏鹰,正在用汗水和纪律,打磨着自己的爪牙,准备迎接更加广阔,也更加凶险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