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皓没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直接去了太常寺。

这座掌管着国家礼仪的最高衙门,坐落在皇城的东南角,与热闹的六部官署隔着一条街,显得格外清冷。

朱漆的大门已经有些斑驳,门前的石狮子身上落满了灰尘,缝隙里甚至长出了青苔。

王皓刚一踏入大门,一股混合着陈腐木料和旧纸堆的霉味便扑面而来。

院子里,几个穿着七品官服的太常博士和奉礼郎,正聚在一棵老槐树下,晒着太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看到新上任的长官到来,他们懒洋洋地起身,拱了拱手,算是行了礼。

“见过王大人。”

他们的态度不咸不淡,甚至带着一丝看好戏的轻慢。

太常寺是什么地方?是养老院,是官场失意者的流放地。能被分到这里的,要么是没什么背景的老油条,要么是得罪了上司的倒霉蛋。

他们早就习惯了混吃等死的日子,对于这位新来的、年轻得过分的顶头上司,他们打心底里就没当回事。

在他们看来,王皓不过是皇帝为了朝局安排或者过来镀金。等过个一年半载,风头过去了,要么被调走,要么就跟他们一样,彻底沉寂在这故纸堆里。

王皓对此毫不在意。他环视了一圈这破败的官署,脸上非但没有失望,反而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清净好啊。越清净,越没人打扰,他才好放开手脚,干自己的事情。

“诸位同僚不必多礼。”王皓温和地说道,“本官初来乍到,对寺中事务尚不熟悉,日后还需多多仰仗各位。”

他姿态放得很低,让那几个准备看他笑话的老油条,都有些不好意思。

一个年纪最大的太常博士,名叫郑玄,还是前朝留下来的老臣,在太常寺待了快二十年了。

他走上前来,干咳了两声,说道:“大人客气了。我等不过是些混日子的闲人,当不得‘仰仗’二字。寺里的事务,无非就是逢年过节,祭天拜祖,查查黄历,定定音律。平日里,清闲得很。”

言下之意,就是您也别折腾了,跟我们一起躺平吧。

“郑博士说笑了。”王皓笑了笑,“礼乐教化,乃国之大典,岂能说是清闲?本官昨日已蒙陛下恩准,将对太常寺下辖太史局所藏的历代典籍,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和编纂。”

“什么?整理典籍?”郑玄和其他几个官员都愣住了。

太史局的那个书库,简直就是个无底洞。里面堆放的竹简、帛书、卷轴,少说也有几十万卷,而且因为常年无人打理,虫蛀、腐烂、遗失的情况非常严重。别说整理了,就是想在里面找一份特定的文件,都得花上好几天。

这新来的王大人,是疯了吗?放着清福不享,要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此事,本官已经决定了。”王皓不给他们反对的机会,“从今日起,司农寺会调拨一批人手和款项过来。郑博士,你经验丰富,就由你来负责,先将所有典籍,按照朝代、类别,进行初步的分类登记。其余诸位,也都从旁协助。”

“这……”郑玄还想说什么。

“这是陛下的旨意。”王皓搬出了郭荣,“谁若是有异议,可以亲自去向陛下分说。”

一听到“陛下的旨意”,所有人都闭上了嘴。他们再懒散,也不敢公然违抗圣旨。

“是,下官遵命。”郑玄等人只能无奈地领命。

就这样,在王皓的强力推动下,一场浩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在死气沉沉的太常寺,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王皓自己,则一头扎进了太史局最深处的那个尘封已久的库房。

这个库房,被称为“禁库”,里面存放的,都是历朝历代被列为“禁书”或“绝密”的档案。

推开库门,一股更浓重的霉味和灰尘扑面而来,呛得人直咳嗽。

王皓点亮火折子,看清了里面的景象。

无数的书架,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屋顶,上面密密麻麻地堆满了各种书简。地上,墙角,也到处都是散落的卷轴和残片。

但王皓没有丝毫嫌弃,反而像一个发现了宝藏的探险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知道,真正的好东西,都藏在这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接下来的一个月,王皓几乎吃住都在这个库房里。他带着几个从王家调来的博学可靠的子弟,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翻阅和整理。

他们发现的东西,一件比一件惊人。

“家主!您看这个!”一个王家子弟,捧着一卷破损的羊皮地图,激动地跑到王皓面前。

王皓接过地图,小心翼翼地展开。

地图已经泛黄发脆,上面画着一片陌生的海域和无数的岛屿。航线用红色的朱砂笔标注,旁边还用一种已经失传的古代文字,写着密密麻麻的注释。

“这是……前朝,大唐水师的绝密航海图!”王皓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虽然不认识那种古文字,但他认得地图上那个熟悉的轮廓——那是后世的马六甲海峡!

而地图上标注的航线,竟然一路向西,越过印度洋,抵达了非洲东海岸,甚至绕过了好望角!

“天哪……”王皓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一直以为,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还仅限于近海。却没想到,早在一两百年前的唐朝,竟然就已经有船队,完成了环绕非洲的壮举!

这要是传出去,绝对会颠覆整个世界的认知!

“快!立刻将此图复制下来,用最快的速度,送回扬州!”王皓冷静地命令道。

这份航海图的价值,无可估量。它能让王家的船队,少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弯路!

“还有这个!”另一个子弟,从一堆竹简里,翻出了一本用铁皮包裹的书册。

书册的封面上,刻着三个篆字——《天工论》。

王皓翻开书页,立刻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

这本书里,没有之乎者也,没有经义道德。通篇都是各种各样,闻所未闻的机械图纸和制造工艺。

有可以利用水力,进行大规模纺纱的“水转大纺车”。

有可以一次性播种十几行作物的“耧车”。

甚至还有一种利用杠杆和齿轮原理,可以吊起千斤重物的“起重机”!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古代版的《天工开物》!里面记载的许多技术,甚至比王家目前掌握的还要先进!

“宝藏!这才是真正的宝藏!”

王皓捧着这本书,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知道,有了这些东西,王家科学院正在进行的“蒸汽机”研究,将会得到巨大的推动!工业革命的齿轮,将会在这个时代,被提前拨动!

他立刻下令,将整座“禁库”彻底封锁,除了他和最核心的几个王家子弟,任何人不得入内。

他要将这里的每一份知识,都榨取得干干净净,全部变成王家崛起的燃料。

而在王皓埋首于故纸堆的同时,远在扬州的王家坞堡,也收到了一封来自开封的密信。

信是宰相范质的心腹,通过王家在北方的商路,秘密送来的。

信上,详细地描述了苏秦拜访范质,并献上“推恩令”之计的全过程。

王贞看着信,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接下来,就该轮到李重进这个不知死活的猎物,品尝被猛虎撕碎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