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庆功宴的喧嚣散去,皇宫重新归于寂静,只余下巡逻禁军盔甲叶片偶尔碰撞的清脆声响。

第二天清晨,雪过天晴,琉璃瓦在晨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一道圣旨打破了司农寺的平静,新皇郭荣在紫宸殿,单独召见太常寺卿王皓。

消息一出,朝中暗流再次涌动。所有人都以为,这是皇帝在对昨日的“明升暗降”进行安抚,是一场心照不宣的补偿。

李重进在他的府邸里听到这个消息,只是冷笑一声,将手中的一串佛珠捏得更紧。他笃定,郭荣不过是做做样子,收买人心罢了。一个被踢出权力核心的棋子,再怎么安抚,也终究是弃子。

紫宸殿内,暖炉烧得正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

郭荣没有穿龙袍,而是一身寻常的藏青色常服,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多了几分昨日还是晋王时的亲近。

“王卿,坐。”郭荣指了指自己身旁的锦墩,示意王皓不必拘礼。

“臣不敢。”王皓躬身行礼,姿态谦卑,却并未落座。君臣有别,这已经不是他在晋王府的时候了,他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也提醒对方。

郭荣看着他这副样子,心中那份愧疚又深了一分。他叹了口气,亲自走下台阶,扶起王皓。

“你我之间,何须如此生分?”郭荣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朕知道,昨日的封赏,委屈你了。”

他没有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

王皓抬起头,迎上郭荣复杂的目光,脸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笑容:“陛下言重了。太常寺卿,位列三品,执掌国家礼乐教化,乃是清贵之职,何来委屈一说?”

“你……”郭荣一时语塞。他最怕的不是王皓抱怨,而是他这副什么都懂,却什么都不说的样子。这让他感觉自己所有的心思,都被人看了个通透,却又无处发力。

“朕知道,以你的功劳,封侯拜相,亦不为过。”郭荣索性将话说开,“但朝中……有些老臣,对你王家,对你……晋升太快,颇有微词。朕初登大宝,根基未稳,有些事,不得不做一些权衡。”

他将责任全部都推给了“朝中老臣”,既保全了自己的颜面,又向王皓示好,暗示自己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是一种对自己小心思的狡辩。

王皓心中明镜似的,但他没有点破,反而顺着郭荣的话,躬身一拜:“陛下为国事操劳,宵衣旰食,还要顾及臣下感受,臣,感激不尽。”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一丝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其实,陛下,您或许不知。太常寺卿这个职位,对臣,对我王家而言,比任何封侯拜相的实权官位,都更为珍贵。”

“哦?”这下轮到郭荣惊讶了。他以为王皓之前的话只是客套,没想到竟是真心。

“陛下有所不知,”王皓眼中闪烁着一种学者特有的光芒,“我王家虽现在除臣以外,无人在朝廷为官,但先祖遗训,‘知识重于黄金’。家族子弟,经商之余,必须博览群书。臣自幼便对天文、历法、地理、航海之学,抱有浓厚兴趣。”

“而太常寺,掌管的不仅仅是祭祀典乐。它下辖的太史局,更是收藏了自汉唐以来,历朝历代的星图、舆图、航海日志、以及无数已经失传的古籍善本!这些东西,在旁人看来,或许是无用的故纸堆。但在臣看来,那是一座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巨大宝藏!”

王皓的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这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

他继续说道:“臣斗胆,恳请陛下恩准。臣愿在掌管太常寺期间,整理、抄录这些古籍。一来,可以为我大周,恢复历代失传之礼乐典仪;二来,也能将其中有关农桑、水利、天文、算学的知识,重新发掘出来,编纂成册,推行天下,造福万民!”

郭荣彻底愣住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滔滔不绝,眼中放光的年轻人,一时间竟分不清,他到底是一个权谋家,还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或许,两者皆是。

王家想要的是知识?他们对权位真的不感兴趣?

郭荣的心,动摇了。如果王家真的只想要这些“无用”的知识,那他父皇的担忧,是不是有些多余了?

“准了!”郭荣几乎没有犹豫,“朕不仅准了,朕还会下旨,让秘阁、史馆全力配合你!你需要什么人手,什么物料,司农寺和国库,都会全力支持!”

“臣,叩谢陛下天恩!”王皓这次,是真心实意地跪了下去。

郭荣扶起他,君臣二人相视一笑,仿佛昨日庆功宴上的那点隔阂,已经烟消云散。

两人又聊了一些关于北伐的细节,气氛轻松了许多。

在谈话即将结束时,王皓仿佛不经意间,提了一句:“陛下,此次高平之战,我军能将计就计,大破敌军,实乃天佑。但臣心中,一直有一丝疑惑。”

“哦?说来听听。”郭荣来了兴趣。

“我军在巴公原设伏的计划,乃是绝密。为何敌军却能提前洞察,避而不战,反而想用拖字诀来消耗我军?”王皓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探讨一个纯粹的军事问题。

但这句话,却像一根针狠狠地扎进了郭荣的心里。

是啊,为什么?

他之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来得及细想。现在被王皓这么一点,疑云瞬间笼罩心头。

“臣在京中监国时,曾听闻一些风声。”王皓的声音压得更低了,“据说,在陛下出征之后,有一些人……与北边的信使,往来甚密。”

他没有指名道姓,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郭荣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他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李重进那张阴鸷的脸。

“此事,朕知道了。”郭荣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彻骨的寒意,“你做得很好。在太常寺,也要多留心。”

他这句话,意味深长。太常寺,看似是清水衙门,但它同样掌管着皇家宗庙的祭祀。能接触到的人,非富即贵,其中不乏宗室成员。他这是在暗示王皓监视一下那些人。

“臣,遵旨。”王皓躬身应诺。

走出紫宸殿,温暖的阳光照在王皓的身上,他却感到了一丝凉意。

他一直知道,从郭荣登基后,他与郭荣之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君臣。

哪怕他,哪怕王家无心争霸,但掌权者都不会放下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