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3298章 货郎担架起星摆渡?17% 过载竟被临时摊位分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98章 货郎担架起星摆渡?17% 过载竟被临时摊位分活!

中圈节点的能量流突然像被挤爆的集市,37 处光斑涨成了通红的气球,其中 17 处已撑出蛛网般的裂纹。张叙舟盯着护江力的数字 ——,比负载均衡时跌了 150 点,ζ 星系的应急扩容舱正喷出带着焦味的白雾,屏幕上 “临时过载 17%” 的警告像块发烫的烙铁,强制分流的能量流在节点间撞出的冲击波,把周伯通手里的拨浪鼓震得咚咚响。

“必须熔断过载节点!”ζ 工程师的机械臂按向应急开关,“这是宇宙级安全规程,地球的原始市集哪懂动态补位?” 可开关刚按下,相邻的核心圈节点突然连锁过载,能量流像决堤的洪水,差点冲垮煞力拦截防线,护江力在

边缘抖得像狂风中的货郎担,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老管理员陈阿爷拎着杆秤,揣着本 “摊位调剂簿” 走进来。

“后生仔莫慌,” 老人翻开泛黄的簿子,上面记着 “张三临时借李四半尺摊”“王五用三轮车当流动货架” 的墨迹,“你看咱市场,旺季时主干道(中圈)堵了,就把后街(外圈)的临时摊位支起来,货郎担往巷子里一摆,啥都能分流 —— 能量不就跟货物一个理?” 他用秤砣敲了敲能量流投影,“中圈满了,就往外圈摆‘临时摆渡站’,让货郎担似的能量包慢慢挪。”

银簪突然飞向陈阿爷的三轮车,车斗里的折叠货架展开时,竟与外圈节点的能量接口完美咬合。张叙舟瞳孔骤缩 —— 货架的三层隔板(高 37cm、宽 17cm、深 7.3cm),正好对应中圈过载能量的三种规格;车轮的直径(73cm),每转动一圈,就能摆渡 7.3 单位的能量,像用尺子量过的。

“搭临时摊!” 陈阿爷让张叙舟在中圈与外圈间架起 73 个 “能量摆渡站”,每个站都按 “前摊后仓” 的规矩 —— 前半段接收中圈溢出的能量(像摊位摆货),后半段连着外圈空闲节点(像仓库囤货)。他掏出个铁皮喇叭,喊出的 “义乌腔调”(频率 173hz)竟能让能量流放慢速度,每喊一声 “这边走嘞”,就有一波过载能量乖乖拐进摆渡站,与市场管理员指挥摊贩的节奏分毫不差。

ζ 工程师的监测仪突然尖叫 —— 当第 17 个摆渡站启动时,中圈过载率从 17% 降到 9%;第 37 个启动时,直接跌破 7%!更惊人的是 “货郎担流转法”:陈阿爷让能量包像义乌货郎的 “分层担”,重负载(煞力拦截数据)放底层走主摆渡线,轻负载(常规信号)放上层走支线,扁担(能量牵引绳)每晃三下,就完成一次交接,这手法与他年轻时 “帮挑夫分货” 的窍门完全相同,而摆渡站的响应速度(0.73 秒),比 ζ 系统快了整整 1 秒。

护江力的数字开始疯涨:→→。周伯通举着监测仪直哆嗦,屏幕上的善念值正往 120.35 亿冲,那些来自各地市集的 “临时调剂经” 在能量流中闪着光,“早市借摊、晚市清仓” 的俗语,与摆渡站的调度规律重合度达 97%。陈阿爷用秤称能量包的 “重量”,秤砣的刻度(每格 7.3 克)正好对应能量单位,“多一分则慢,少一分则散,就像咱称小商品,差一克都不好卖。”

最绝的是 “叫卖调频”。陕北货郎的梆子声(低频 73hz)能催重负载加速,江南商贩的拨浪鼓(高频 173hz)可赶轻负载快跑,陈阿爷让不同地域的叫卖声对应不同摆渡站,过载最严重的南美节点突然响起义乌夜市的 “清仓吆喝”,能量流瞬间像被磁石吸住,顺着摆渡线钻进外圈,3 秒内就卸了压。“声儿对了,货就动了,” 老人敲着铁皮喇叭,“就像咱喊‘十元三样’,再挤的人都能让开道。”

ζ 工程师的机械臂僵在半空,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应急扩容舱被辆三轮车比了下去。数据库显示,摆渡站的 “借摊” 逻辑(中圈借外圈 30% 容量),与 73 号星球传来的 “星间摆渡” 参数完全相同,而陈阿爷的 “摊位调剂簿” 里,某页 “流动货架调度图” 的路径,竟与第八器的能量导流槽完全吻合,连拐角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验突发峰值!” 陈阿爷让张叙舟模拟三倍煞力流冲击,中圈瞬间过载时,73 个摆渡站像听到开市锣的货郎,同时支起临时货架,重负载能量包顺着梆子声的节奏,以 “三三制”(三批一组)匀速进入外圈,过载率始终没超过 7%,像义乌市场应对黄金周客流的熟练套路。“这叫‘摊不够,人来凑’,” 老人收起秤,“就像货郎们互相帮着看摊,能量也得有这股子默契。”

护江力最终飙到 ,中圈与外圈的能量流通过摆渡站连成片流动的光带,像义乌市场里穿梭的货郎担,37 处中圈节点的光斑恢复成温润的玉色,19 处外圈节点的摆渡站闪着柔和的光,像巷子里亮起来的临时灯。善念值稳定在 120.35 亿时,ζ 工程师突然抢过陈阿爷的铁皮喇叭,笨拙地喊出 “这边走嘞”,能量流果然跟着动了动,蓝脸上第一次露出像孩童般的惊喜。

“这哪是临时凑数?” 陈阿爷指着摆渡站的光带,“咱市集的智慧,是让每个空当都有用,就像这 73 个站,平时看着多余,急时能救命。” 他的 “摊位调剂簿” 最后一页,贴着张 1983 年的义乌市场照片,照片里的临时货摊排列,竟与 73 号星球 “星间摆渡” 系统的全息图一模一样,连货郎担的位置都没差。

控制中心的窗台上,陈阿爷带来的义乌小商品(钥匙扣、小摆件)在能量流中轻轻晃动,每个物件的重量都对应着摆渡能量的单位,像活着的能量秤。张叙舟摸着掌心发烫的银簪,突然明白祖父日记里 “市井藏道” 四个字的意思 —— 所谓的星际动态调度,或许早就写在地球的集市里,那些被货郎们踩了千年的石板路,藏着让星辰都能灵活转身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