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3297章 市集破星堵?货郎担竟分活 37% 死负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97章 市集破星堵?货郎担竟分活 37% 死负载!

三层网络的能量流突然像庙会散场时的人流,在 17 处核心节点挤成了疙瘩。张叙舟盯着屏幕上的拥堵预警 —— 能量通过率只剩 63%,护江力卡在 ,比层级稳定时跌了 150 点,ζ 星系的智能调度系统在节点上空炸出乱码,那些按 “最优路径” 强制分流的能量流,反而像被城管追着跑的摊贩,慌不择路地撞向防护网。

“必须扩容核心节点!”ζ 工程师的机械臂扛来能量扩容舱,“宇宙级网络需要刚性调度,你们的市集不过是无序流动的原始模式!” 可扩容舱刚对接,节点拥堵就更严重了,能量流冲破一处薄弱点,在控制中心的地面犁出三道焦痕,护江力在

边缘抖得像被挤扁的货郎担,北京天桥老艺人赵市集挑着副锃亮的货郎担,摇着拨浪鼓走了进来。

“傻小子,人多了得分圈,能量堵了也一样。” 老人放下货郎担,前筐摆着针头线脑(轻负载),后筐装着铁锅铁铲(重负载),“你看天桥庙会,核心圈(戏台周围)只容得下杂耍的(高优先级),中圈(摊位区)走逛摊的(常规负载),外圈(街口)停马车(缓冲),哪能一锅烩?” 他用拨浪鼓指着拥堵节点,“17 处核心圈处理煞力拦截,37 处中圈走常规信号,19 处外圈当临时仓库,这数错不了。”

银簪突然飞向货郎担,簪尖在前筐停下,投射出的负载分布图里,轻负载能量的传导效率果然比核心圈高 37%,像针头线脑在人群里好穿行;后筐的重负载能量在中圈流动时,损耗率骤降 17%,与铁锅铁铲适合用马车运的道理完全吻合。张叙舟恍然大悟 ——ζ 星系的调度把所有能量都往核心圈塞,就像让挑着铁锅的货郎挤戏台,不堵才怪。

“分拨走!” 赵市集摇响拨浪鼓,“咚 - 咚 - 锵” 的节奏正好对应三级负载的调度频率。他让核心圈节点每接收 7 份高优先级信号,就放 3 份到中圈缓冲;中圈每囤积 17 份常规负载,就分流 7 份到外圈暂存,动作与他年轻时 “指挥摊贩挪地方” 的手势分毫不差。更绝的是 “货郎担平衡法”:让核心圈与外圈的负载始终保持 3:1,像挑担时前后筐的重量配比,稳得不会晃。

ζ 工程师的监测仪突然尖叫 —— 当最后一处外圈节点启动缓冲功能,拥堵率从 37% 骤降到 7%!能量流像被疏通的庙会人流,核心圈的高优先级信号如杂耍艺人般灵活穿梭,中圈的常规负载似逛摊人群有序流动,外圈的缓冲能量像待命的马车,随时准备补位。而赵市集货郎担上的铜铃铛,每响一次(7.3 秒),就有一波能量完成分流,比任何智能算法都准时。

护江力的数字开始疯涨:→→。周伯通举着监测仪直哆嗦,屏幕上的善念值正往 120.3 亿冲,那些来自各地市集的 73 种调度口诀在能量流中闪着光,“戏台周围不堆货,街口不拦挑担人” 的老话,与节点负载规律重合度达 97%。赵市集用扁担在能量流中划出条斜线,把核心圈与外圈连起来,这 “摆渡线” 竟让临时调度效率提升 47%,像货郎互相帮着挪地方的默契。

最惊人的是 “叫卖调频”。陕北货郎的梆子声(低频)能让重负载能量加速,江南商贩的拨浪鼓(高频)可催轻负载快跑,赵市集让不同地域的叫卖声频率对应不同节点,拥堵最严重的非洲节点突然响起安塞腰鼓的节奏,能量流瞬间像被赶的羊群,齐刷刷冲向中圈,3 秒内疏通完毕。“声儿对了,啥都顺,” 老人敲着货郎担,“就像咱喊‘磨剪子嘞锵菜刀’,一听就知道该往哪让。”

ζ 工程师的机械臂僵在半空,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智能调度系统被副货郎担比了下去。数据库显示,赵市集的 “三圈比例”(17:37:19)与 73 号星球传来的 “星市调度” 参数完全相同,而老人货郎担上的秤,秤星刻度(每格 7.3 克)正好对应能量负载的最小单位,像用了一辈子的秤早就量透了能量的脾气。

“验突发负载!” 赵市集让张叙舟模拟煞力流突袭,核心圈瞬间过载时,中圈自动分出 17% 负载到外圈,响应速度比 ζ 系统快 0.73 秒,像庙会突然下雨时,摊贩们熟练地往屋檐下挪。“这叫‘挪窝不慌’,” 老人收起拨浪鼓,“就像货郎遇着城管,早瞅好了退路,哪用得着慌?”

护江力最终飙到 ,73 处节点的能量流在控制中心上空织成个巨大的庙会图,核心圈的光带像戏台的彩灯,中圈的能量流似游走的人群,外圈的光斑如街口的马车,热闹又有序。善念值稳定在 120.3 亿时,ζ 工程师突然抢过赵市集的拨浪鼓,笨拙地摇出 “咚 - 咚 - 锵” 的节奏:“请…… 请告诉我‘三圈调度’的精确频率!” 他的数据库正在疯狂下载 “73 种叫卖声的能量适配参数”,而控制中心的地砖上,货郎担投射的影子与网络负载分布图完美重合,分不清哪是市集哪是星网。

赵市集用扁担挑起货郎担,铜铃铛在能量流中叮当作响:“记住了,人潮和能量一个理,堵不是因为多,是因为没给它们找对地方。” 他晃着拨浪鼓往外走,背影融进夕阳里,货郎担上 “光绪年制” 的烙印,竟与 73 号星球 “星市调度” 系统的启动图标一模一样,像百年前的货郎早就为宇宙画好了分流图。

窗外的晚霞透过窗棂,在网络投影上投下市集的影子,核心圈、中圈、外圈的能量流随着拨浪鼓的节奏起伏,像永不散场的天桥庙会。张叙舟摸着掌心发烫的银簪,突然明白:所谓的星际负载均衡,或许早就写在地球的市集里,那些被货郎们走了千年的街巷,藏着让星辰都畅通无阻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