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凤唳深宫:扫地宫女的登天阶 > 第232章 畅音阁琴音藏机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畅音阁的竹帘垂着,挡住了外面的风,却挡不住琴音的清越。林昭仪坐在窗前,指尖在琴弦上流转,《平沙落雁》的调子被她弹得带着几分孤高的苍凉,像极了她此刻的心境。

雨柔掀帘进来时,琴音恰好落在一个悠长的泛音上,余韵绕梁。她没出声,只是找了个靠窗的软榻坐下,看着林昭仪素白的手指在琴弦上起落——那双手保养得极好,指甲修剪得圆润,触弦时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妹妹倒是来得巧,刚煮好的雨前龙井。”林昭仪没回头,指尖依旧在琴弦上轻拨,琴音渐渐转柔,像溪水漫过青石,“听闻北狄犯境了?”

雨柔端起侍女奉上的茶,温热的杯壁熨贴着手心:“姐姐消息灵通。陛下已经下旨,三日后派秦将军出征。”

“秦岳将军啊……”林昭仪停下拨弦的手,转过身来,阳光透过竹帘的缝隙落在她鬓角的珍珠耳坠上,泛着细碎的光,“当年他还是少年将军时,最爱听我弹这支曲子。”

雨柔握着茶杯的手微顿。秦岳与林昭仪有旧?这倒是她没查到的隐情。

“姐姐与秦将军相识?”

“算是吧。”林昭仪轻笑一声,拿起茶盏抿了口,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父亲与我父亲是同科进士,两家曾有过交情。后来我家遭难,他还偷偷送过银两,只是那时他也才刚入军营,自身难保。”

原来如此。雨柔恍然,难怪林昭仪会暗中提醒自己,怕是看在秦岳的面子上,也怕后宫动荡影响前方战事。她指尖摩挲着杯沿:“姐姐就不怕卷进来?如今太后视我为眼中钉,安王又虎视眈眈,畅音阁怕也不是净土。”

“净土?”林昭仪重新拨动琴弦,这次弹的调子陡然转急,《十面埋伏》的前奏带着金戈铁马的肃杀,“这宫里哪有净土?妹妹以为我躲在这畅音阁,就能避开纷争?淑妃倒台那日,太后的人就守在阁外,若不是我提前让园丁送了信,妹妹觉得你能那么顺利拿下盐引的主动权?”

雨柔心中一凛。原来那日不仅有“当心林”的提醒,林昭仪竟还在暗中布了防。她看着眼前这位看似与世无争的昭仪,忽然明白——所谓的“不争不抢”,不过是最聪明的蛰伏。

“姐姐既然有手段,为何甘愿困在这畅音阁?”雨柔直言,“以姐姐的智谋,若想争,未必会输。”

林昭仪的琴音猛地一顿,一根琴弦应声而断,尖锐的声响刺破了阁内的宁静。她望着断弦沉默片刻,才缓缓道:“争?争到最后,不过是另一个淑妃罢了。我父亲当年就是因为争那点盐道利益,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我何必重蹈覆辙?”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刻骨的寒意,雨柔这才想起,林昭仪的父亲是因“贪墨”获罪,可那份卷宗她曾偷偷看过,漏洞百出,分明是被人构陷——而构陷者,正是如今依附太后的李院判。

“姐姐是想等。”雨柔忽然明白,“等一个能翻案的时机。”

林昭仪抬眸看她,眼中终于露出一丝锋芒:“妹妹果然聪明。秦岳出征前,会去祭拜先父的衣冠冢,李院判定会派人跟着,想抓住他通敌的把柄——那是扳倒李院判最好的机会。”

雨柔心中一动:“姐姐想让我……”

“我要你借安王的手,把李院判当年构陷我父亲的证据,送到御史台。”林昭仪的指尖捏着那根断弦,眼神锐利如刀,“安王想借盐引扩张势力,必然要除掉李院判这个绊脚石;你需要借安王的势,稳住后宫;而我,只要李院判身败名裂,告慰我父亲的在天之灵。”

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联盟。雨柔看着林昭仪,忽然笑了:“姐姐就不怕我转头告诉太后?”

“你不会。”林昭仪重新换上一根琴弦,调音时的声音清脆悦耳,“你需要我盯着太后的动向,我需要你借安王的手办事,我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何况……”她抬眸,目光落在窗外,“秦岳出征在外,你在后宫多一个盟友,总比孤军奋战好。”

雨柔端起茶盏,与林昭仪的杯子轻轻一碰,温热的茶水晃出细微的涟漪:“成交。不过我有个条件——秦将军凯旋时,姐姐得弹一曲《将军令》为他接风。”

林昭仪笑了,这次的笑意染了真意,像冰雪初融:“若他能平安回来,别说《将军令》,便是《破阵乐》我也为他弹。”

琴音再次响起时,《平沙落雁》的调子添了几分明快,竹帘外的风似乎也柔和了些。雨柔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忽然觉得,这后宫的棋局虽险,却也藏着意想不到的生机——就像这断了又续的琴弦,只要肯接,总有重新奏响的可能。

三日后,秦岳出征的队伍在校场集结。雨柔站在城楼上,看着那抹银甲在朝阳下闪着冷光,忽然想起林昭仪的话——当年少年将军偷偷送银时,或许也带着这般孤勇的热忱。

“此去保重。”她在心里默念,指尖无意识地绞着帕子。

而此时的畅音阁里,林昭仪正对着铜镜梳妆,换上了一身利落的骑装。她对着镜中的自己扯了扯嘴角:“爹,再等等,女儿很快就能为您翻案了。”铜镜映出她眼底的坚定,像淬了火的锋芒。

后宫的风,正朝着更烈的方向吹去。但这一次,雨柔知道,她不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