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 第146章 西进序曲,铁路贯通连西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6章 西进序曲,铁路贯通连西域

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进序曲,铁路贯通连西域

初春,河西走廊。

寒风像刀子刮戈壁,卷沙砾打脸生疼。

牧民裹紧羊皮袄躲帐篷,工地上却热火朝天。

数百工匠散铁轨两侧,扛钢轨的喊号子,拧螺栓的哼小调,中原汉子混西域汉子,皮肤黝黑,眼里满是劲。

“柱子!加把劲!这钢轨快到接头了!” 河南来的李二娃,扛着钢轨一头喊,脸憋得通红。

对面西域汉子阿古拉应:“放心!咱西域人的力气,不比你们中原汉子差!”

两人步调一致,把丈长钢轨抬到接头处,汗珠顺着脖颈往下淌,落冻土凝成冰晶,又被风吹散。

“快!最后一根钢轨,到接头处了!”

工头老张站嘉峪关外,扯嗓子喊,声音沙哑却有力,红指挥旗在风里挥得快:“都仔细点!这可是西域线的最后一截,不能出半点错!”

“知道了张头!您放心!” 工匠们齐声应,手里的活没停。

年轻工匠王小五蹲在铁轨旁,拿扳手拧螺栓,胳膊酸了就甩甩:“阿古拉大哥,你说这铁路通了,以后咱西域是不是就能常吃到中原的大米了?”

阿古拉擦把汗笑:“不仅能吃大米,说不定还能坐这火车,去中原看看皇帝住的皇宫!”

“哐当!哐当!” 扳手撞击螺栓的声音,在空旷戈壁里格外清。

最后一颗螺栓拧紧,钢轨稳固定在枕木上。

“成了!钢轨接完了!” 王小五跳起来喊,手里的扳手都甩飞了。

“西域线通了!铁路通西域了!”

欢呼炸工地,工匠们扔工具击掌拥抱,李二娃从怀里掏出珍藏的米酒,给身边人倒:“来!都尝尝!这是俺娘给俺带的,今天高兴!”

阿古拉接过酒碗,一饮而尽:“好酒!等铁路通了,俺请你们吃西域的烤羊肉!”

老张看铁轨,眼眶发热,走过去拍拍众人肩膀:“兄弟们,这三年辛苦没白费!咱把铁路修到西域了!”

“张头,您才辛苦!冬天冻得睡不着,您还跟我们一起守工地!” 有人喊。

老张笑:“咱都是为了乾朝,为了让西域和中原连得更紧!”

三年前刚来,这里荒得没路没水,靠骆驼运物资,住简陋帐篷,冬冷夏热。有人病倒时,工匠们轮流照顾;有人受伤时,大家凑钱买药 —— 没人放弃,因为这路是乾朝西进的希望。

站台旁,“开拓号” 蒸汽机车蓄势待发。

格物院专为西域线设计,车身比普通机车宽,黑钢铁壳泛冷光,两人高的烟囱冒浓烟,像头苏醒的钢铁巨兽。

司机老王查设备,他是最早的火车司机,开五年车,主动申请来开 “开拓号”,要见证铁路通西域。

“老王,好了吗?该走了!” 副司机小李拿行车日志跑过来,喘着粗气。

老王点头,爬进驾驶室,熟练查仪表:“小李,你第一次来西域,等跑完这趟,带你去尝尝西域的哈密瓜!”

“真的?谢谢王师傅!” 小李眼睛亮了。

老王握操纵杆深吸气,按下汽笛按钮。

“呜 ——”

汽笛长鸣,破河西走廊寂静,远处雪山下的牧民抬头望,连工地上的工匠们都停下,朝火车方向挥手。

“开拓号” 缓缓动,车轮碾铁轨 “哐当” 响,像为西进奏序曲。

机车加速,沿铁轨向西域去。

钢铁巨龙首次进戈壁,黄沙溅车轮旁,祁连山连绵,山顶白雪闪金光。

几头骆驼慢走,见火车来停下,抬头打量这 “钢铁巨兽”,赶驼人阿木提喊:“这就是乾朝的火车?真厉害!以后咱运货,再也不用靠骆驼了!”

车厢里,坐西域诸国使节。

高昌王子穿金线丝绸袍,龟兹使节披彩羊毛披肩,于阗使节腰挂宝石弯刀。

他们挤车窗旁,看窗外飞掠的景,满脸震撼。

高昌王子扒窗,眼神难信:“过去从高昌到中原,商队驼行三月,遇风沙还得躲,现在坐这钢铁车,半天就到西域腹地!”

他转头对龟兹使节:“你看这车轮,不用吃草喝水,跑这么快还能拉人拉货,乾朝之力真通天!”

龟兹使节拿望远镜查车轮,点头:“以前西域中原隔山跨河,消息闭塞,咱龟兹有急事,要等数月中原才知。”

他放望远镜看铁轨:“现在有铁路电报,西域急事当天就能到皇宫,乾朝律法也能传到西域,这路就是连接两地的纽带!”

于阗使节是个商人,掰着手指算账:“以前运玉石靠骆驼,慢还易坏,一趟下来损耗三成。现在火车运,快还少损,成本降不少!以后西域香料、皮毛、玉石,好卖去中原;中原丝绸、茶叶、铁器,也能快到西域,百姓都能得好处!”

使节们热议,车厢气氛热,连随行的侍从都忍不住凑过来听。

“开拓号” 到柳中城,车站挤满人。

柳中城是西域古城,靠丝绸之路发展,铁路修后变热闹,百姓都来瞧 “钢铁巨兽”。

老人坐小马扎看,嘴里念叨:“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铁家伙!”

年轻人伸脖子往里探,互相推搡:“让我看看!里面是不是有很多机关?”

孩子围火车跑,时不时伸手摸车身,又赶紧缩手,生怕被烫到,嘴里喊:“火车!火车!跑快点!”

车门开,使节下车,百姓围上来,七嘴八舌问。

高昌王子笑,抬手让大家安静:“乡亲们,这火车是乾朝的宝物,有了它,以后西域到中原就方便了!想把咱西域的好东西卖去中原,想瞧中原的样子,都能坐它去!”

“真的?那我能坐它去中原看电灯吗?” 一个孩子大声问。

高昌王子蹲下来,摸孩子的头:“当然能!以后你们都能去中原,看看那里的高楼大厦!”

百姓欢呼,有人递哈密瓜,有人送葡萄,往使节和司机手里塞。

老王接哈密瓜,咬一口,甜得眯起眼:“谢谢大家!这瓜真甜!以后火车会常来,把中原的好东西带来,也把西域的好东西带回去,让大家日子越过越好!”

火车启动,百姓挥手送,汽笛长鸣回应,缓缓离柳中城。

铁路通了,西域变样。

沿线城镇建新驿站、商号、工坊,中原商人带丝绸、茶叶、铁器来,跟西域商人讨价还价;西域商人运香料、皮毛、玉石去,赚得盆满钵满。

电报线沿铁路铺,电线杆立铁轨旁,西域官员报情况,不用再派快马送信,发一封电报,半天就到中原;百姓有急事,也能通过电报,跟远方的亲人说上话。

官府沿线设驿站衙门,派官管事务解纠纷。过去部落间常因牧场、水源冲突,现在有官府调解,矛盾少了,百姓生活安稳了,晚上能睡踏实觉。

中原学堂建西域,孩子背着书包去读书,学中原文字和文化;西域歌舞、乐器也传到汴梁,演出场场爆满,艺人融两地文化,创出新节目,让中原百姓也能感受西域风情。

“开拓号” 继续西驶,汽笛荡戈壁,阳光照车身泛金光。

老王看窗外,心里满是自豪。这铁路通只是西进开始,按 “二五计划”,以后更多铁路会修到西域深处、中亚。说不定不久,火车能到葱岭以西,开到波斯、阿拉伯,让乾朝的龙旗插得更远,让乾朝的文化和影响力,传遍更广阔的天地。

列车过草原时,老王见牧民骑马跟火车跑,挥着马鞭喊:“火车!加油!把乾朝的好东西,带到更远的地方去!”

老王笑,加大油门,“开拓号” 更快了。

车轮 “哐当” 声、汽笛长鸣声、牧民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在河西走廊的上空回荡,奏响了乾朝西进的壮丽序曲。

所有人都信,随着铁路延伸,西域会越来越繁荣,乾朝会越来越强大,这钢铁巨龙,终将带着乾朝的希望,飞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