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年收官,煌煌盛世启新篇
乾朝启明六年,秋。
汴梁街头,桂香漫过青石板。
行人脸上多了从容笑 —— 五年前还愁粮荒边患,如今粮价稳、治安好,卖糖人都能掏新铜元找零。
这年,是 “第一个五年计划” 收官年。
从皇宫到乡野,所有人都在等答卷。
而答卷,早写在乾朝土地上。
四大铁路干线。
全线贯通的消息,三个月前就传遍全国。
“京北线” 上,蒸汽火车喷白雾,沿铁轨疾驰。
车厢里,王掌柜清点货单 —— 要把北境皮毛运汴梁,再转江南。
“过去走陆路,马车颠一个月,皮毛坏一半。” 他跟邻座闲聊,“现在火车三天到,皮毛新鲜,多卖两成价!”
邻座读书人要去北境讲学:“去年骑马走二十多天,今年火车又快又稳,路上能安心看书。”
火车过黄河大桥,车厢里炸起惊叹。
百丈跨度的钢铁桥,承得住火车重压,阳光照钢架构,像条长虹跨黄河。
“这铁路连起核心区,汴梁到江南、岭南都能到,比水路快多了!” 有人指窗外铁轨。
人员物资流动效率,何止提十倍。
过去调粮草到边疆,征千辆马车耗数月;现在十节车厢装百辆马车的粮,半个月就到。
电报网络。
这年覆盖所有州府。
皇宫电报房,电报员敲按键,西域军情急报传向皇宫。
“西域都护府急报:边境安稳,暂无异动。”
太监送御书房,林烨看完笑:“过去西域传消息,驿马跑死几匹,得一个月。现在当天知情况,电报真是帝国‘千里眼’‘顺风耳’!”
不仅军情,政令、商讯也靠电报。
江南知府报灾情,过去写奏折派快马,要十几天;现在发电报,半天到皇宫。
商人谈生意,不用等信使,一封电报敲定订单。
汴梁商号里,掌柜天天查电报:“江南丝绸到了,让他们发火车!”“岭南茶叶降价,赶紧订!”
电报机 “滴滴” 声,成了商号常听见的响。
电线杆立满官道,铜线连城乡。
村民摸电线杆问驿卒:“这线真能传消息?”
驿卒笑:“不仅能传,还快!京城皇帝当天知咱们村里事!”
帝国神经,反应从未这么敏锐。
主要工业区。
这年初步电气化。
北境炼钢工坊,电弧炉闪蓝白光,数千度高温熔废钢矿石。
“过去平炉炼一炉要六时辰,出钢百斤。” 王师傅看钢水流,满脸自豪,“现在电弧炉一时辰出三百斤,钢还纯、硬度高!”
工坊角落堆刚炼好的钢,要造火车、轮船、农具。
“今年上半年炼的钢,抵过去十年总量!”
纺织工坊,蒸汽机声没了,换成电动机轻响。
纺车转得快,棉线细匀,女工效率提三倍。
“以前开蒸汽机,烧半个时辰火还怕压力不够。” 李嫂子操作纺车,“现在按开关就转,省事干净,衣服不沾煤灰!”
工业产值比五年前翻五倍,商品不仅供国内,还出口国外。
黑水河油田。
这年产量饱和。
抽油机日夜转,原油抽上来送炼油厂。
工匠炼出煤油、柴油、汽油 —— 煤油点亮百姓灯,柴油供电动机,汽油驱汽车飞机。
“过去点灯用菜籽油,贵还暗。” 油田管事举煤油瓶,“现在煤油亮还便宜,百姓都用得起!”
乾朝能源再无后顾之忧,不用再靠污染大、供应不稳的煤炭。
新式军队。
这年换装完毕。
北境军营,士兵穿新军装,持新步枪,腰别手榴弹。
操场旁,新火炮对靶场,炮口高抬。
“过去用火铳,打一枪装半天药,射程近。” 小张举步枪兴奋,“现在这枪能连打五发,射程远,对付骑兵没问题!”
骑兵战马披轻甲,持马刀步枪。
“过去冲锋靠马刀,现在马上能开枪,敌人没靠近就打倒!” 骑兵队长说。
东海海域,“镇远号” 游弋。
数千吨钢铁巨舰,十几门主炮,航速比西方风帆战舰快三倍。
“有‘镇远号’,西方战舰不敢靠近海疆!” 舰长站舰桥望大海。
空天军虽处雏形,“乾鸢” 能飞天侦察。
学员驾机飞百丈高,侦察几十里情况。
“以后打仗,地上、海上、天上都能打!” 飞行教习李振翼说。
国防空前强,边疆海疆安稳,没人敢轻易挑衅。
国库充盈,存银超三千万两,创百年新高;
粮食满仓,能支全国三年用,百姓不挨饿;
学府遍地,国立学院招生扩三倍,州府学堂增到上百所,穷人孩子也能上学;
舆论活跃,报纸天天有新文章,百姓茶余饭后讨论。
煌煌盛世图卷,在乾朝全面展开。
年末总结大朝会,金銮殿成捷报海洋。
户部尚书持奏折喊:“国库存银超三千万两,创百年新高!粮食够支三年!”
殿内炸惊叹,群臣激动 —— 过去财政紧张,俸禄都难按时发,现在终于松口气。
工部尚书接话:“四大铁路通,电报覆盖所有州府,主要工业区电气化,产能大升!”
他递图纸,林烨看了笑。
兵部尚书上前,声音铿锵:“新式军队换装完!陆军有新枪炮,海军‘镇远号’入列,空天军能侦察!”
武将们昂首挺胸,眼中自豪 —— 过去战场吃亏,现在有信心守疆土。
一个个振奋数字传出,群臣激动,老臣热泪盈眶。
林烨坐龙椅,听捷报看群臣,豪情涌来,眼神却清明。
待殿静,林烨开口,声音不高却传遍殿:
“诸卿!”
“‘一五’之功彪炳史册!五年从粮荒边患到国库盈、边疆稳,从手工到工业兴、科技进,这是诸卿和百姓的功劳!”
群臣躬身:“皆陛下英明之功!”
林烨摆手,语气凝重:“然,这不是终点!”
他扫群臣,一字一句:
“科技无止境 —— 内燃机能更高效,电灯能更普及,飞机能飞得更远、载得更重;”
“强敌没退 —— 西方列国暂服,却没放弃觊觎,暗里发展科技扩军,咱们一懈怠就被超;”
“民生要改善 —— 多数人日子好,但偏远乡野还有人住草屋、穿破衣,还有孩子没学上!”
殿内鸦雀无声,群臣屏息听。
林烨话锋转激昂:“朕已令格物院、内阁拟‘第二个五年规划’!”
他起身站龙椅前,目光坚定:
“下一个五年!”
“铁路通西域,直抵葱岭,连西域中原;”
“电网连江南,照亮每村,偏远百姓也用电灯;”
“舰队航迹遍四大洋,龙旗插五洲四海;”
“铁鸟真翱翔苍穹,能侦察还能作战,守每寸天空!”
他攥龙椅扶手,声音振聋发聩:
“这盛世才起步!未来乾朝要更强盛繁荣,让百姓都过富足有尊严的日子!”
“诸卿,愿与朕再踏新征程,共谱新篇章吗?!”
“臣等,万死不辞!”
山呼海啸的回应震得殿瓦颤,群臣跪地,头低着,眼中却燃着火。
林烨看群臣,满心信心。
乾朝巨轮满载盛世荣光,动力十足驶向更广阔海域。
未来或许有风浪暗礁,但乾朝有强国力、团结群臣、勤劳百姓、明确方向,无惧挑战,只待扬帆启新篇!
窗外新年钟声将响,汴梁街头挂红灯笼,百姓盼新年,盼乾朝明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