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麦浪翻滚三十年 > 第181章 雪落在麦穗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礼堂的大门被吱呀一声推开,涌入的冷风让所有人都打了个寒噤。

门外,夜色如墨,门内,人头攒动。

破旧的礼堂里挤满了人,有本村的乡亲,他们穿着浆洗得发白的旧棉袄,脸上刻着风霜,眼神里混杂着好奇与麻木;还有从县城甚至更远地方闻讯赶来的陌生人,他们衣着体面,目光锐利,像一群闯入旧时光的勘探者。

灯光昏暗,只在临时搭建的木台子上聚了一束光。

李娟就站在这束光里,她穿着一件最普通的米色毛衣,没有化妆,那张曾被都市霓虹映照得精致而疲惫的脸,此刻在微尘飞舞的光柱中,显得异常素净和坚定。

她拿起一个锈迹斑斑的搪瓷话筒,电流的杂音嘶嘶作响,像在为这场特殊的集会伴奏。

“大家晚上好。”她的声音通过陈景明改造过的破旧音响传遍整个礼堂,清晰,但不响亮,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人心的力量。

“我知道,很多人来这里,是想看一场别开生面的热闹,或者,是想看我们怎么把自己的伤口刨出来,卖个好价钱。”

台下有人发出了不自在的轻咳。

李娟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脸,平静地继续说道:“但今天,我们不卖苦难,我们卖尊严。”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

“第一件拍品。”李娟侧过身,一个穿着洗得泛黄的羽绒服、面容憔悴的女人走上台,是苏姐。

她手里举着一片巴掌大的、边缘烧焦的碎布片,布料的颜色已经看不清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上台演出时穿的戏服。”苏姐的声音很低,有些发抖,但每个字都砸在人们心上,“那场火烧掉的不只是戏台,还有我的嗓子,我的脸。”她用没拿布片的手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脸颊上一道狰狞的疤痕。

“有人想买我的故事,拍成短视频,说能让我再火一把。他们说,痛苦是最好的流量。”苏姐的眼神从最初的胆怯变得灼热,“可今天,我想说,我不卖。我不卖我的痛,也不卖我的羞。这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它烂了,也是我自己的。”

她把布片放在台前的小木桌上,深深鞠了一躬,转身下台。

李娟看着台下,看着那些或同情、或审视、或玩味的目光,一字一句地问:“有人出价吗?”

礼堂里死一般的寂静。

没有人举手,甚至没有人说话。

这场沉默,比任何叫价都更有力量。

“好。”李娟点点头,“第一件拍品,流拍。”

接着,一个瘦小的身影被李娟牵着手,走上了舞台。

是小舟。

他依旧低着头,不敢看台下,手里紧紧攥着那张画着大手和小脑袋的纸。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身上。

他没有说话,只是把那张皱巴巴的纸,递给了李娟。

李娟高高举起那幅画,让所有人都看清上面歪歪扭扭的涂鸦和那几个用力写下的字:这个,不卖。

她甚至没有走拍卖的流程,而是直接对着话筒,用一种近乎宣告的语气说:“这件拍品,代表一个孩子心中最柔软的角落,代表一个父亲最笨拙的爱。它的价值,无法估量。所以——”

她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这件拍品,永不成交。”

“哗——”掌声如潮水般毫无预兆地爆发开来。

前排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汉,用粗糙的手背用力抹着眼睛,他身边的老伴早已泣不成声。

后排那些衣着光鲜的城里人,脸上的玩味和审视也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击中后的动容。

压轴登场的,是王强。

他没有从侧面,而是直接从台下,大步流星地跳上舞台,手里拎着他那把标志性的、砸过黑中介工头的铁锤。

锤头在灯光下闪着森冷的光,像一头沉默的野兽。

“我没娟子那么会说,也没景明那么有文化。”王强的声音粗犷而洪亮,带着一股子野生的力量,“我只有这把锤子。我用它砸过墙,盖过楼,也用它……砸过人。”

他毫不避讳自己的过去,目光如炬,直视着台下。

“这锤子,帮我在这城里挣下过一套房,也让我差点进去啃窝窝头。它打过人,也护过家。有人说它是凶器,我说它是命。”他将铁锤重重地顿在木台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震得所有人心里一颤。

“今天,我也拿它来拍。”王强咧开一个充满野性的笑,“底价——”

他伸出一根手指,斩钉截铁。

“一滴汗都不换。”

话音未落,后排一个始终沉默的西装男人突然举起了手里的号牌。

他的动作果断而突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我出十万。”男人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与现场的气氛格格不入。

是林总监。他甚至没有取下塞在一只耳朵里的微型耳机。

王强眯起眼睛,看着他,像一头被挑衅的狮子。

他冷笑一声:“老板,你没听清吗?我说过,钱,买不走我的命根子。”

林总监没有被他的气势吓住,反而站起身,缓缓摘下了那只耳机,随手扔在地上。

“我听清了。”他看着王强,目光又越过他,看向后台的方向,“我在公司的数据中心,听了整整三年你们的录音。几百万条,全是你们这样的普通人最崩溃、最绝望的片段。哭喊、咒骂、哀求……我们把它们切碎,标注,喂给AI,教它什么是‘真实’的情感。”

他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巨大的疲惫和自我怀疑。

“可今晚……我坐在这里,我发现我们都错了。”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你们明明在哭,在揭伤疤,却让我第一次觉得……活着是一件这么有劲儿的事。以前听到的都是碎片,是数据,今晚我听到的,是人。”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放在身前的椅子上:“我还是要把它带走。但不是为了AI,不是为了数据。我要把今晚所有的声音都带走,是为了让人记住。”

就在这一刻,不知是谁第一个喊出声。

“我不卖!”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像燎原的星火,瞬间点燃了整个礼堂。

“我不卖我儿子给我写的第一封信!”

“我不卖我老婆临死前攥着我的手!”

“我不卖!”“我不卖!”“我不-卖!”

喊声汇聚成一股汹涌的浪潮,拍打着礼堂的每一个角落,震得窗户嗡嗡作响。

后台,陈景明眼中那片由数据构成的世界里,代表“窥视者”的红色标签正在疯狂闪烁。

他看着屏幕上代表“情绪共振”的波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没有丝毫犹豫,按下了那个被他命名为“标签置换”的启动键。

“嗡——”

一股无形的冲击波以礼堂为中心,瞬间笼罩了整个区域。

礼堂二楼的暗处,以及混在人群中几个格格不入的身影,猛然间捂住了自己的头。

他们耳朵里的高科技窃听设备,在这一刻不再转播现场的呼喊,而是变成了直刺灵魂的低语。

那是陈景明从他们每个人的公开网络信息、消费记录、社交动态中,用AI算法提取并生成的、他们自己最不愿面对的“标签”。

一个穿着奢侈品牌,妆容精致的女人,脑海中尖锐地响起一个声音:【空心贵妇,你购物车里的爱马仕,和你丈夫通讯录里的‘小宝贝’,哪个更真?】她脸色煞白,浑身发抖,猛地推开身边的人,仓皇逃离。

另一个负责数据分析的年轻男人,耳边不断回响着:【情感逃兵,你删掉了前女友所有的联系方式,却在深夜看遍了她所有的社交动态。

你买的幸福是假的。】他痛苦地跪倒在地,发出野兽般的呜咽。

林总监快步走出礼堂,寒风让他清醒了些。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郑雅文的私人号码,不等对方开口,便用不容置喙的语气说道:“郑总,停掉‘心灵地产’项目所有的内部测试账户。立刻,马上。那些样本……它们从来就不是数据。”

喧嚣渐渐平息,人群开始散去。

天空不知何时,飘起了细细的雪花,像盐,又像糖,落在每个人的头发和肩膀上。

陈景明打开一台老旧的收音机,没有调频,沙沙的电流声后,却自动播放起一个从未有过的版本。

那不是任何一首歌,而是由《心跳清单》后台收集到的、成千上万普通人的低语汇聚而成的交响:

“我撑不住了……”

“……但我还在。”

“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

“……可我女儿说我是超人。”

“我不是废物。”

“我还在。”

礼堂的天花板上,被陈景明提前布置好的装置启动,成千上万片小纸屑缓缓飘落。

每一片纸屑上,都打印着一个村民在采访中留下的“不卖的理由”:【父亲给我做的最后一碗面】【女儿第一次叫我妈妈的声音】【那年发大水,兄弟替我扛过的债】……

雪花与纸片在昏黄的灯光下共舞,宛如一片从天空倒流回人间的、金色的麦浪。

李娟站在台下,仰头望着这奇异而壮丽的景象,伸出手,接住一片雪,又接住一张纸。

她看着纸上的字,轻声念道:“原来最贵的东西,从来不在账本上。”

次日清晨,雪未化尽。

礼堂外的人群早已散去,只留下一片被踩得泥泞的雪地。

昨夜的喧嚣与激荡,仿佛都被这层薄薄的白雪覆盖,归于沉寂。

但在通往村外那条唯一的土路上,一道孤单而清晰的脚印,从村口开始,不偏不倚地,一直延伸向远方那片被白雪覆盖的、沉默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