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河葬 > 第304章 巡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省里来的大员姓陶,是个穿着藏青缎面长袍、面容清癯的中年人,带着几个随从和卫兵,乘着一艘装饰考究的官船,直接停靠在了清江浦的老码头。他没有惊动太多人,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镇公所里外立刻忙碌起来,张头带着所有差役,穿戴整齐,早早候在码头。

胡靖轩的马车也出现在了码头附近,他站在马车旁,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脸上是恰到好处的恭敬与从容。

陶委员下了船,与迎上来的张头和几位乡绅简单寒暄了几句,目光便投向了下游河湾的方向。他没有先去镇公所,反而提出要直接去河湾“看看情况”。

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河湾走去。陶委员走在中间,胡靖轩紧随其侧,低声介绍着什么,张头和乡绅们跟在后面。好奇的镇民们远远缀在队伍末尾,不敢靠近,却又舍不得离开。

陈渡没有凑这个热闹。他站在老码头一个堆放的货箱后面,冷眼看着那群人走向河湾。阿青悄悄来到他身边。

“哥,那个大官……”阿青有些担忧。

“看看再说。”陈渡语气平淡。

河湾依旧保持着昨日清淤后的狼藉模样。裸露的泥土,散落的碎石,还有那截歪斜的黑木头,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刺眼。空气中弥漫的腐臭味似乎淡了些,但那股无形的压抑感并未消散。

陶委员站在岸边,望着墨绿色的河水和那片被清理过的滩涂,脸上没什么表情。胡靖轩在一旁指着图纸,侃侃而谈,声音不大,但顺风隐约能飘来一些词句:“……地质稳定……淤泥清理后……天然良港……振兴地方……”

他绝口不提之前的异象,不提挖出的人骨,只谈未来的规划与效益。

陶委员偶尔点点头,问上一两个关于水深、航道、货运量的问题,显得很专业。他带来的随从中,有人拿出本子记录,也有人拿着相机对着河湾和图纸拍照。

一切看起来,就像一次寻常的公务视察,一次对地方发展项目的评估。

然而,当胡靖轩指向那截黑木头,试图轻描淡写地将其解释为“普通沉船木料”时,陶委员的目光在那黑木头上停留了片刻。他的眼神深邃,看不出情绪,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听说,前阵子这里不太平?”

胡靖轩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立刻恢复自然,解释道:“都是些无知乡民以讹传讹,不过是沼气扰动加上工人们自己吓自己,已经查明了,并无异常。”

陶委员“嗯”了一声,没再追问,转身走向被清理出的那片区域。他的皮鞋踩在新鲜的泥土上,留下清晰的印痕。他蹲下身,随手捡起一块被工人遗漏的、带着明显烧灼痕迹的碎木片,在手里捻了捻,又扔回地上。

“工程量不小。”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对胡靖轩说了一句。

胡靖轩连忙道:“为了家乡发展,再大的投入也是值得的。只要省里支持,资金和人力都不是问题。”

陶委员不置可否,又在河湾边踱了几步,目光扫过对岸的芦苇丛,扫过更远处荒废的胡府轮廓,最后望向运河上游那隐约传来轰鸣的方向。

“铁路改线,确实可惜。”他像是自言自语,“水路,终究慢了些。”

胡靖轩赶紧接话:“陶委员明鉴。所以更要发挥水路的独特优势,建成高效转运的码头,与陆路形成互补。”

陶委员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视察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靠近水边的松软泥土,毫无征兆地再次发生小范围的塌陷!虽然规模远不如前次,只塌下去一个脸盆大的坑,但浑浊的黑水瞬间涌出,同时,一股比之前浓郁数倍的、令人作呕的腐臭气味猛地弥漫开来!

“噗……”

伴随着塌陷,一截白森森的东西,从塌陷坑边缘的淤泥里,被水流冲得显露出来——是半截人的肋骨,上面还粘连着些许黑色的、像是衣物纤维的东西。

站在附近的几个随从和差役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浓烈的臭气熏得连连后退,掩住口鼻。胡靖轩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

陶委员倒是站得稳,他眉头微蹙,看着那塌陷的小坑和那半截肋骨,又看了看脸色发白的胡靖轩,眼神里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意。

“看来,这底下的东西,还没清理干净。”陶委员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胡靖轩张了张嘴,想解释什么,却一时语塞。

陶委员没再理会他,对随从吩咐道:“记录下来。此地地质情况复杂,需进一步详细勘察。”他又看了一眼那截黑木头和塌陷处,“开发之事,容后再议。”

说完,他转身便走,不再多看河湾一眼。

胡靖轩愣在原地,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精心准备的说辞和规划,在这突如其来的塌陷和尸骨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省里大员的态度,已然明了。

围观的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骚动和议论,看向胡靖轩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的意味。

陈渡在远处,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嘴角似乎极轻微地牵动了一下。

阿青也看到了。她看着那再次塌陷的泥土和显露的尸骨,看着陶委员离去的背影,看着胡靖轩难看的脸色。她心里没有害怕,反而有一种说不清的预感——这河湾,这沉船,它们的“意愿”,似乎不容被人轻易篡改和掩盖。

省里大员的官船,很快起锚离开了清江浦,没有多做停留。

胡靖轩没有跟随离开,他站在原地,望着陶委员离去的方向,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知道,河湾建码头的计划,在省里这里,恐怕已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风从河上吹来,带着那股尚未散尽的腐臭。

阿青翻开册子,在记录省里大员视察的那一页,在那顶官帽的图案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再次塌陷的土坑,坑里,是一截白森森的骨头。

她在旁边写道:

不让。

河水不让,泥土不让,那些沉在河底的东西,也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