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 第48章 爆炸余波与因祸得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章 爆炸余波与因祸得福

(起)

“炸了?!”柳七娘手中的那撮灰黑色粉末差点洒落,她猛地站起身,脸上瞬间褪去了所有血色。窑炉爆炸,工匠被埋——在这个时代,这几乎是与死亡直接挂钩的严重事故!

“带我去!”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脚步却毫不停顿,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出事地点。心腹丫鬟和那名报信的管事连忙跟上,一路上,柳七娘的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最坏的打算以及应急措施。

三号窑炉位于工坊区最偏僻的角落,此刻已被浓烟和尘土笼罩。原本简陋的砖石窑体塌陷了大半,碎裂的砖块和烧失败的“水泥”块四处飞溅,一片狼藉。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尘味和一丝淡淡的血腥气。几个离得稍远的工匠正惊慌失措地喊着同伴的名字,试图徒手挖掘废墟,现场混乱不堪。

柳七娘一到,强压下心中的惊悸,厉声喝道:“都镇定!会急救的,立刻检查伤者!其余人,听我指挥,有序清理塌陷处,注意上方可能掉落的砖石!快!”

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稳住了慌乱的众人。工匠们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按照她的吩咐行动起来。柳七娘亲自上前,查看被先行救出的两名工匠,一人手臂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另一人则被烟呛得不停咳嗽,所幸都无生命危险。

“去找干净的水和布来!再去个人,快马加鞭进城,请最好的外伤大夫!不惜任何代价!”柳七娘快速吩咐着,同时目光焦急地投向那堆仍在冒烟的废墟。王铁匠和另外两名工匠还被埋在下面!

(承)

救援工作在柳七娘的组织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幸运的是,这座试验窑炉规模不大,塌陷也不算彻底。约莫一炷香后,王铁匠和另外两名工匠被先后从碎砖乱石中扒了出来。三人皆是灰头土脸,满身伤痕,王铁匠更是被一根掉落的横梁砸中了腿,动弹不得,但奇迹般地都保住了性命。

看着被抬出来、呻吟不止的工匠,柳七娘心中一阵后怕,随即涌起的是滔天的怒火。这怒火并非针对操作可能失误的工匠,而是针对这该死的技术壁垒,针对这落后时代的安全条件,更针对那隐藏在幕后,可能因她的赌约而倍感压力,从而间接导致这一切的保守势力!

大夫很快被请来,对伤员进行了紧急处理和包扎。柳七娘当场宣布,所有受伤工匠,医药费全包,养伤期间工钱照发,另给丰厚抚恤。对于王铁匠等重伤者,更是承诺负责其日后生活。这番举措,让原本因爆炸而有些惶惑的工人们,心中安定了不少,甚至对这位看似不近人情的柳顾问,生出了几分真心的感激。

“柳顾问……小人……小人对不住您……”王铁匠躺在临时担架上,忍着腿上的剧痛,满脸愧疚地看着柳七娘,“是小人没看好火候,才……”

柳七娘蹲下身,检查了一下他腿上固定的夹板,语气放缓:“事发突然,非你一人之过。眼下最要紧的是养好伤。”她顿了顿,看似随意地问起,“爆炸前,窑里情况如何?与之前有何不同?”

王铁匠努力回忆着:“好像……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就是按您新给的方子,石灰石和粘土比例调了些,还按陛下……呃,按古籍上说的,加了些磨碎的铁矿渣和石膏粉。火烧得旺些……然后,然后就‘轰’一声……”

(转)

就在柳七娘仔细询问事故细节时,负责清理废墟的一名年轻工匠,突然发出了一声惊疑的叫声。

“柳顾问!您快来看!这……这东西有点怪!”

柳七娘闻声走过去,只见那年轻工匠从一堆尚未完全冷却的、粘结在一起的碎块中,费力地掰下一小块递给她。那碎块颜色灰黑,质地似乎异常致密坚硬,与之前那些疏松易碎的失败品截然不同。

柳七娘接过来,入手沉甸,触感粗糙却坚实。她用力掰了掰,纹丝不动。又捡起一块石头用力敲击,竟发出沉闷的“梆梆”声,只留下一个白点,并未碎裂!

她的心跳骤然加速!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在她脑中闪现。

她立刻命人取来清水,将这块奇怪的硬块表面淋湿,仔细观察。水迅速被吸收,硬块颜色变深,但结构依然稳固。她又让人找来锤子和凿子,费了好大劲才凿下一小片粉末。

柳七娘用手指捻着那些粉末,又看了看那坚硬的块状物,眼中猛地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就是它!”她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因祸得福!这场该死的爆炸,竟然阴差阳错地因为瞬间的高温和压力,烧制出了符合要求的水泥熟料!虽然过程危险且不可控,但结果却指向了成功的方向!

她立刻召集所有参与水泥试验的工匠,不顾现场一片狼藉,就地召开分析会。她拿着那块坚硬的“成功样品”,结合王铁匠回忆的配料比例和“火烧得旺些”的细节,反复推敲。

“我明白了……”柳七娘喃喃自语,“关键可能在于煅烧温度!之前的温度不够,未能让原料充分反应。而这次爆炸,瞬间产生了远超平常的高温,虽然危险,却恰好达到了形成水泥矿物所需的临界点!”

她立刻下令,以这次爆炸窑炉的配料比例为基准,重新搭建更坚固、更大规模的窑炉,并尝试用鼓风设备等方式,在不引发爆炸的前提下,尽力提高并稳定煅烧温度!同时,加强所有窑炉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匠安全。

(合)

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整个工坊区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虽然爆炸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但成功的希望已经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所有人前进。

新的窑炉开始紧锣密鼓地建造,安全规章被更加严格地执行。柳七娘几乎住在了工地上,与工匠们同吃同住,一起探讨改进方案。赵祯在宫中得知消息,也是又惊又后怕,一方面严令加强安保和医疗支持,另一方面也为这意外的突破感到振奋,通过密信送来了更多关于鼓风机和耐火材料的“古籍设想”。

数日之后,在新的、加固的窑炉中,第一炉在可控高温下烧制出的水泥熟料成功出炉!经过研磨成粉,与水混合后,它表现出良好的凝固性和早期强度!虽然比起现代水泥仍有差距,但在这个时代,已是革命性的突破!

工坊区的地基、道路、乃至初步的厂房墙体,开始尝试使用这种新式的“柳氏灰泥”(柳七娘暂定的名字)进行浇筑和砌筑。看着那灰黑色的泥浆逐渐变得坚硬如石,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到无比的震撼与自豪。

水泥难题,终于在付出了血的代价后,被攻克了。

(悬念)

然而,就在柳七娘和赵祯以为可以稍稍松一口气,全力推进工坊区建设时,一直密切关注着工坊区动向的司马光,终于抓到了他心目中的“把柄”。

一份由几位“忧国忧民”的御史联名上奏的弹劾札子,被郑重其事地放在了赵祯的御案上。札子中,详细描述了工坊区发生的“重大事故”,称“管理混乱,草菅人命,致使工匠死伤枕籍”,并言之凿凿地声称,柳七娘所谓的“新式工坊”,实则是“以妖法惑众,以人命填壑”,强烈要求陛下即刻终止这场荒唐的赌约,严惩柳七娘,以慰“枉死工匠”的在天之灵!

陈忠和低声禀报:“陛下,司马光司马大人,已在殿外候旨,请求就此事……当面陈情。”

赵祯看着那封措辞激烈的弹劾札子,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此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