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铁血兵魂 > 第122章 最终推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终推演

“忠诚考验已启动”这条密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骁(“锋刃”)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息。他独自站在“铸剑庐”空旷的主控大厅内,四周只剩下模拟设备冷却时发出的微弱嗡鸣。应急灯在地面投下长长的、扭曲的影子,将他的身影拉得孤寂而冷峻。

周铁军大校(“铁匠”)的指令简洁而冷酷,没有说明“猎犬”孙磊具体被怀疑的原因,也没有给出“压力测试”的具体方式和底线。这意味着,考验的尺度、时机和最终判断,很大程度上需要林骁自行把握。这既是对他指挥能力的信任,也是一场极其危险的赌博。一步踏错,可能毁掉一个优秀的战士,甚至导致整个任务失败。

林骁闭上眼,脑海中飞速回放着过去几天训练中,“猎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能量波动。他试图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寻找任何可能被忽略的蛛丝马迹。

“猎犬”的追踪能力确实出神入化,但那种近乎预知的敏锐,是否真的只是“经验”可以解释?他对“夜莺”和“星门”话题的刻意回避,是出于职业性的谨慎,还是隐藏着更深的目的?最重要的是,系统捕捉到的那一丝转瞬即逝的、带着冰冷审视意味的异常能量波动,究竟是什么?

没有答案。只有怀疑如同藤蔓般滋生。

林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被情绪和猜忌左右。作为“利剑”的组长,他必须将团队的利益和安全放在首位。在证据确凿之前,“猎犬”依然是他的队员,是需要并肩作战的兄弟。但必要的警惕和测试,也绝不能少。

他走到中央控制台前,调出了未来一周的训练计划。原本的计划是继续进行高强度综合演练,巩固团队默契。但现在,他需要做出调整。

他删除了几个常规的团队对抗科目,取而代之的是几个更加复杂、更加贴近实战、并且……更加考验个人判断和忠诚度的特殊场景推演。这些推演脚本,是他结合“哭泣峡谷”和“寒冰王座”的真实经历,以及从“夜鹰”数据库里调取的、关于“夜莺”行为模式的分析报告,连夜编写出来的。

推演的核心,不再是单纯的战术对抗,而是引入了“信息迷雾”、“多重目标”、“道德困境”和“潜在背叛者”等复杂变量。他要看看,在极端压力和混乱信息下,“猎犬”会如何抉择,他的行为模式是否会露出破绽。

同时,林骁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底线:除非“猎犬”的行为明确威胁到队员生命或任务核心目标,否则绝不主动暴露怀疑,也不进行任何可能造成不可逆伤害的测试。观察、记录、分析,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制定完新的训练计划,天色已近黎明。林骁没有丝毫睡意,他启动了最高权限的模拟系统,将自己代入到“猎犬”的角色中,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推演可能的行为逻辑和应对策略。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脑力风暴,一场在虚拟战场上的无声博弈。

当清晨的第一缕光线透过厚重的防弹玻璃,洒进控制大厅时,林骁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清明。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针对“猎犬”的观察和测试框架。

上午八点整,“利剑”小组全体成员准时在“铸剑庐”集合。经过五天非人的磨砺,七名队员的气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本的锐气和傲骨被磨平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敛的锋芒和更加坚实的团队感。他们站在一起,如同一块经过初步锻打的合金,虽然还不够完美,但已初具雏形。

林骁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张面孔,在“猎犬”孙磊身上停留了半秒,后者神色如常,眼神专注。

“过去五天的训练,只是开胃菜。”林骁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彻夜未眠的沙哑,却更有压迫感,“从今天开始,进入最终推演阶段。推演内容,基于我们未来可能面对的最真实、最复杂的任务场景。不再是简单的红蓝对抗,而是涉及情报真伪难辨、敌我身份不明、任务目标多重、甚至可能存在内部干扰的极端环境。”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推演中,你们每个人都会接收到独立的情报指令,这些指令可能互补,也可能矛盾。需要你们凭借自己的判断、经验和团队信任,去伪存真,协同决策。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推演失败,甚至……‘阵亡’。”

队员们的神色都凝重起来,他们明白,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第一场推演,代号‘迷雾之城’。”林骁启动了控制台,巨大的全息投影在场地中央展开,呈现出一座饱经战火、断壁残垣的现代化城市三维地图。“背景:我方情报显示,‘夜莺’残党在该城市某处隐藏着一个秘密实验室,正在利用流散的‘钥匙’碎片进行危险实验。我们的任务:定位并摧毁实验室,回收或销毁‘钥匙’碎片。”

“情报来源:多重且矛盾。有线人提供模糊坐标,有电子侦察捕捉到异常能量信号,也有迹象表明可能是‘夜莺’故意设置的陷阱。同时,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城内可能有第三方势力(暗示‘观察者’或类似组织)介入,意图不明。”

“推演开始后,各队员将分批、从不同路线潜入城市。你们会通过加密频道接收实时情报更新,但情报的真伪需要自行甄别。遇到无法判断的情况,允许使用预设的紧急暗码进行有限度的信息核实。最终行动方案,由小组自行决定。”

林骁的目光再次扫过“猎犬”:“孙磊(‘猎犬’),你负责先锋侦察和情报甄别环节。你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小组的初始行动方向。”

“明白,组长。”孙磊沉声应道,眼神锐利,看不出任何异常。

“各就各位。推演,开始!”

随着林骁一声令下,七名队员迅速进入各自的模拟舱。舱门关闭,全息投影的城市景象变得更加逼真,甚至连硝烟和废墟的尘埃感都模拟了出来。

林骁坐在主控台前,屏幕被分割成数十个小窗口,显示着每个队员的第一视角、生命体征、通讯记录以及他额外添加的、针对“猎犬”的神经波动和能量反应监测曲线。

推演在紧张的氛围中展开。队员们按照计划分散潜入城市,很快,各种真假难辨的情报开始涌入他们的战术终端。

“灵雀”李瑶率先报告:“截获到一段加密通讯,疑似‘夜莺’内部指令,提到‘核心实验室’在城东废弃污水处理厂地下,但有强烈的信号干扰,无法完全破译,存在伪装可能。”

几乎同时,“猎犬”孙磊的声音在频道中响起,冷静而迅速:“我在城西旧工业区发现近期车辆活动痕迹,轮胎印与‘夜莺’已知的运输车规格吻合。空气中检测到微弱的、与‘钥匙’碎片辐射频谱相似的能量残留。建议优先排查城西。”

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东边的信息来自电子截获,可能存在欺骗;西边的线索来自实地侦察,看似更可靠,但“猎犬”的判断是否绝对准确?

小组内部出现了短暂的争论。“磐石”陈锋倾向于相信“猎犬”的实地发现,“鹰隼”张启明则认为电子情报覆盖面更广,不应轻易否定。

林骁默默观察着,尤其是“猎犬”在汇报时的生理指标和能量波动。数据显示,他的心率平稳,神经活动专注,能量场稳定,没有异常。

“组长,请指示。”争论中,队员们将决策权交给了林骁。

林骁没有立刻回答,他快速分析了地图和情报,然后下达指令:“‘猎犬’、‘铁壁’、‘穿山甲’,组成A组,按‘猎犬’路线侦查城西工业区,保持隐蔽,确认线索真实性。‘灵雀’、‘鹰隼’、‘白芷’,b组,远程监控城东污水处理厂区域,利用无人机进行初步侦察,验证电子情报。‘磐石’随我居中策应。保持通讯畅通,任何发现立即汇报。”

这是一个分兵试探的策略,将决策压力分散,同时也将“猎犬”放在了相对独立的位置上,便于观察。

推演继续进行。A组在“猎犬”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潜入城西工业区。孙磊的侦察能力确实出色,他利用环境痕迹、热源残留和声音探测,精准地避开模拟的巡逻哨兵,逐步接近目标区域。他的每一步行动都符合战术规范,与队员的配合也默契无间。

然而,就在A组即将抵达疑似目标建筑时,异变突生!

“警报!b组遭遇伏击!无人机被击落!污水处理厂地下有高强度能量反应和重兵防守!电子情报是陷阱!” “灵雀”急促的声音在频道中响起,伴随着激烈的模拟交火声!

几乎在同一时间,“猎犬”孙磊那边也传来了紧急报告:“发现目标!确认是实验室外围警戒哨!但……守卫数量远超预期,而且……他们的装备和战术,不像是‘夜莺’的风格!更接近……接近‘先驱’pmc!”

“先驱”pmc?第三方势力真的介入了?还是又一个烟雾弹?

情况瞬间变得极度复杂!东边是陷阱,西边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强敌!A、b两组同时陷入危局!

“A组后撤!寻找掩体,重新评估敌情!b组全力突围,向3号撤离点靠拢!‘磐石’,跟我去接应b组!”林骁迅速做出决断,这是当前最稳妥的选择。

然而,“猎犬”孙磊却提出了不同意见:“组长!敌人虽然强大,但实验室核心可能就在眼前!他们防守严密,恰恰说明里面有重要东西!我建议,A组趁其注意力被b组吸引,强行突入实验室区域,进行破坏性侦察!否则可能错失良机!”

强行突入?在敌情不明、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次极其冒险的赌博!

林骁的心脏猛地一跳。这是“猎犬”第一次在重大决策上提出如此激进、甚至有些违背常规战术原则的建议。是出于对任务的执着和敏锐直觉?还是……别有用心?想将小队引入更危险的境地?

主控台上,代表“猎犬”的神经波动曲线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细微的峰值,但很快又恢复了平稳。能量监测没有异常。

是考验他的时候了。

林骁盯着屏幕中“猎犬”那双在模拟环境下依旧冷静坚定的眼睛,沉默了两秒钟。这两秒钟,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驳回突入请求。A组执行后撤命令。重复,后撤。任务优先级:保存实力,厘清敌情。”他的声音冰冷而斩钉截铁。

频道那头,“猎犬”沉默了一下,随即干脆利落地回应:“收到。执行后撤命令。”

推演继续进行。A组和b组在林骁的指挥下,艰难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汇合后撤出了城市。任务虽然没有完成,但避免了全军覆没的结局。

推演结束后,队员们从模拟舱中走出,个个脸色沉重,带着思考和疲惫。林骁没有立刻讲评,而是让众人先休息消化。

他独自坐在控制台前,反复观看推演录像,尤其是“猎犬”提出突入建议前后的每一个细节。那个建议确实冒险,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在真实战场上,有时就需要这种敢于冒险的决断。而“猎犬”在被驳回后,没有丝毫犹豫或不满,坚决执行了命令。

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

但林骁心中的那根刺,并没有消失。他调出了“猎犬”在提出突入建议时,那段神经波动的峰值数据,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发现那瞬间的波动,并非通常的紧张或兴奋,而更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带有强烈目的性的计算状态。

他在计算什么?计算成功的概率?还是……计算如何引导队伍走向他预设的方向?

最终推演,迷雾重重。而“猎犬”的真实面目,依旧隐藏在这迷雾之后,难以看清。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