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铁血兵魂 > 第121章 忠诚考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二十一章 忠诚考验

“铸剑庐”的训练强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以几何级数提升。周铁军大校那句“磨合期只有一周”如同催命符,悬在每个新队员的头顶。林骁(“锋刃”)彻底撕掉了温和的伪装,化身为一台不知疲倦、精确到残酷的训练机器。他将自己承受的巨大压力和失去战友的痛苦,全部转化为锤炼新“利剑”的动力。

训练科目涵盖了所有能想象到的极端环境: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渗透、零下四十度的极地生存、错综复杂的城市巷战、危机四伏的水下突击、对抗高强度电磁干扰和模拟精神攻击的防御演练…… 每一天,队员们的体力、意志和专业技能都被推向崩溃的边缘,又在濒临极限时被强行拉回。

林骁身先士卒,永远冲在最危险的位置,承担最艰巨的任务。他将从“哭泣峡谷”到“寒冰王座”的血战中总结出的、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和直觉,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同时,他体内那18%的系统能量和增强的超感感知,让他总能精准地发现每个队员最细微的失误和潜力短板,然后以最直接、有时甚至略显粗暴的方式进行纠正和激发。

陈锋(“磐石”)的突击勇猛但缺乏变通,林骁就安排他在复杂地形中单独对抗多个高速移动的模拟靶标,逼他学会在狂暴中保持冷静和算计。李瑶(“灵雀”)的电子战技术顶尖,但临场应变稍慢,林骁就在对抗中突然引入计划外的、更高级别的AI干扰,锻炼她的瞬时破解和反制能力。张启明(“鹰隼”)飞行技术精湛却偶尔过于炫技,林骁就设置极其苛刻的飞行通道和突发故障,让他明白在任务中稳定远比花哨重要。

对王超(“铁壁”)、刘芸(“白芷”)、赵海(“穿山甲”)和孙磊(“猎犬”),林骁也同样因材施教,用近乎苛刻的标准打磨着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训练场上,呵斥声、子弹呼啸声、爆炸声、以及身体碰撞倒地声不绝于耳。汗水、泥泞、甚至偶尔的血渍,成了“利剑”小组的日常背景。

效果是显着的。短短五天时间,这支由精英拼凑起来的队伍,迅速褪去了各自的傲气和棱角,在极限压力下开始真正融合。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彼此的意图。信任的纽带,在一次次的并肩作战和生死相依的模拟险境中,悄然生长、加固。

然而,林骁心中的那根弦,却始终紧绷着,甚至比训练初期绷得更紧。不仅仅是因为高强度的训练和周铁军无形的压力,更因为苏瑾医生在心理评估时那句意有所指的提醒,以及他体内系统时不时传来的、针对特定队员的、极其微弱的异常能量波动预警。

尤其是对孙磊(“猎犬”)。

“猎犬”的表现无可挑剔。作为前公安部王牌侦察员,他的追踪、反追踪、侦察和近身格斗能力出类拔萃,在多次模拟对抗中屡建奇功。他敏锐的观察力、冷静的分析能力和出色的临场判断,多次帮助小队化险为夷。他善于沟通,能迅速与其他队员打成一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润滑剂的角色。

但恰恰是这种“完美”,让林骁感到一丝不安。这种不安并非来自理性分析,而是源于一种玄妙的直觉,以及系统在“猎犬”使用某些特定侦察技巧或进行长时间静默观察时,捕捉到的那一丝极其隐晦、与“猎犬”平时能量特征略有差异的、带着冰冷审视意味的波动。这波动转瞬即逝,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却像一根细小的冰刺,扎在林骁的感知深处。

是“猎犬”自身的能力特质?还是……他隐藏了什么东西?

林骁没有声张,也没有任何证据。他只是在训练中,有意无意地增加了对“猎犬”的观察和测试。他会突然改变既定战术,观察“猎犬”的即时反应;会在复杂环境下,故意留下极其细微的、违背常规逻辑的痕迹,看“猎犬”如何解读;甚至会在团队决策时,提出有明显漏洞的方案,试探“猎犬”的态度。

“猎犬”的应对几乎每次都天衣无缝。他能迅速适应战术变化,完美补位;能敏锐地发现林骁留下的“破绽”,并提出更优的修正建议;对于有漏洞的方案,他会客观分析利弊,提出建设性意见,既不盲从,也不刻意标新立异。他的忠诚和专业性,看起来无懈可击。

但越是这样,林骁心中的疑虑反而越深。因为“猎犬”的表现,太符合一个“完美队员”的模板了,仿佛经过精心设计和排练。尤其是在一次高强度的、模拟“夜莺”据点渗透的夜间训练中,当小队遭遇预设的“精神迷惑”陷阱,其他队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判断迟滞或情绪波动时,唯有“猎犬”,几乎在陷阱触发的瞬间就做出了最精准的规避和反击指令,冷静得不像人类,更像一台……预设了应对程序的机器。

那天训练结束后,林骁以复盘为名,将“猎犬”单独留了下来。

训练场的灯光已经调暗,只剩下几盏应急灯发出幽冷的光。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汗水的味道。林骁靠着冰冷的金属墙壁,看着正在仔细保养手中那把特制狙击步枪的“猎犬”,看似随意地问道:“孙磊,今天那个精神迷惑陷阱,你怎么判断得那么快?有什么诀窍吗?”

“猎犬”擦拭枪管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头也不抬地回答,声音平静:“经验而已,组长。以前在部里办案,接触过一些利用环境和心理暗示进行犯罪的团伙,类似的把戏见多了。关键是观察细节的异常,比如气流、声音回声、还有对方眼神的细微变化。当然,也有运气成分。”

解释合情合理,无懈可击。

林骁沉默了几秒,换了个话题:“你对‘夜莺’和‘星门’这些东西,怎么看?”

“猎犬”终于抬起头,看向林骁,昏暗的光线下,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威胁。必须清除的威胁。我的职责是找到他们,解决他们。至于它们背后更深的秘密,那是科学家和上面需要考虑的事情。我相信组织的判断。”

滴水不漏的回答。既表达了立场,又巧妙避开了对超常现象本身的看法,将问题抛回给了“组织”。

林骁点了点头,没再追问。他拍了拍“猎犬”的肩膀:“说得对。做好分内事。去休息吧。”

“猎犬”利落地收拾好装备,敬了个礼,转身离开,步伐稳定,背影融入走廊的黑暗中。

林骁看着他的背影消失,眉头微微蹙起。“猎犬”没有问题,至少明面上没有任何问题。但他的直觉和系统的微弱警报,却像阴云般挥之不去。

是我想多了吗?是因为“墓碑”和“幽灵”的出事,让我变得疑神疑鬼?还是说,“猎犬”的伪装,已经高明到了连系统和我的直觉都无法完全看穿的地步?

他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了“猎犬”所有的训练数据和背景档案,反复查看,依旧找不到任何破绽。档案干净得如同白纸,所有的经历和功绩都有据可查。

就在这时,他手腕上的加密通讯器轻微震动了一下,收到一条来自周铁军大校的最高优先级密文信息,内容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忠诚度压力测试已启动,目标:‘猎犬’。自行把握尺度,观察记录,非必要不介入。—— 铁匠”

铁匠,是周铁军在绝密通讯中的代号。

林骁的心中猛地一沉。果然!高层对“猎犬”也并非完全信任!这场“忠诚考验”,不仅仅是他的直觉,而是早已计划好的安排!

压力测试?尺度?观察记录?

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训练甚至任务中,他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他不仅要带领队伍完成任务,还要在暗中观察、测试自己的一名队员,并在关键时刻做出可能决定“猎犬”命运、甚至影响团队存亡的判断。

信任与怀疑,忠诚与背叛,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笼罩在初生的“利剑”小组上空。而林骁,被推到了这张网的最中心。

温柔的陷阱之后,是更加冰冷刺骨的忠诚考验。国家利刃的刀锋,尚未出鞘,已需先面对来自内部的淬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