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9月3日清晨6时30分,日本海北部的津轻海峡,薄雾尚未散尽。海天号战列舰的光学测距仪缓缓转动,观测手紧盯十公里外的海平面——按战前部署,305毫米主炮需进入“十公里有效射程”再开火,这个距离是龙国海军通过数百次试射验证的“命中率最优区间”,超出则误差会从50米飙升至200米以上,根本无法对舰体造成有效打击。
“将军,测距完毕!目标方位北偏东30度,距离10.2公里,超出有效射程0.2公里!”观测手的喊声传到舰桥。李和放下望远镜,对主炮指挥官下令:“编队减速,调整航向,将距离压缩至9.8公里——等进入有效射程,再齐射!”
海天和海圻号领衔的编队缓缓调整航速,呈“一字横阵”展开,每艘舰的侧舷对准海峡入口——按设计,海天级每侧有八门副炮(150毫米)可同时射击,四门主炮(305毫米)需调整角度才能形成侧舷齐射,此时炮位上的水兵已将炮弹推入炮膛,炮口微微下垂,等待射击指令。
同一时间,濑户内海入口,新致远号轻巡洋舰正与日本“浅间号”巡洋舰对峙。新致远号的十二门150毫米速射炮,受舰体结构限制,仅有十门能同时转向右侧——舰长看着测距仪上的“9.5公里”,对炮手喊道:“等日本舰进入9公里,再开火!咱们的速射炮射速快,但射程比不过305毫米主炮,必须拉近点打!”
浅间号上,日本舰长佐藤一郎紧握着望远镜。这艘七千吨级的巡洋舰是日本当前最先进的舰艇,却只有四门203毫米主炮,最大射程仅8.5公里——他看着远处新致远号的舰影,心中满是绝望:“龙国舰队的射程比我们远,火力比我们强,这仗怎么打?”
7时10分,津轻海峡的薄雾渐散。海天号观测手突然大喊:“发现日本舰队!三艘巡洋舰,正向海峡突围!”李和立刻下令:“海天级主炮调整角度,副炮准备——等距离到9.8公里,主炮先射,副炮跟进!”
四分钟后,测距仪显示“9.8公里”。“主炮齐射!”随着指令下达,海天号四门305毫米主炮同时轰鸣,炮弹带着尖啸飞向日本巡洋舰。观测手紧盯着落点,大喊:“偏左50米!未命中!”——十公里距离的舰炮命中率本就低下,第一轮齐射多是“校射”,为后续射击修正参数。
李和不慌不忙,对主炮指挥官说:“向左修正2度,副炮同时射击!”第二轮射击中,海天级的八门150毫米副炮率先开火,炮弹在日本巡洋舰周围溅起水柱;紧接着,主炮再次轰鸣,这一次,一发305毫米炮弹命中日本“新秋津洲号”巡洋舰的甲板,瞬间炸出一个直径三米的大坑,甲板上的水兵当场倒下一片。
“命中了!”海天号上的水兵欢呼起来。李和却冷声下令:“继续射击!别给他们突围的机会!”海天号和海圻号战列舰的主炮、副炮交替开火,虽然每轮主炮齐射仅有1-2发命中,但305毫米炮弹的威力足以摧毁日本巡洋舰的装甲——一小时后,三艘五千吨级巡洋舰中有两艘失去动力,漂浮在海面上,仅剩一艘向海峡深处逃窜。
濑户内海的战斗也在7时20分打响。浅间号试图拉近射程,刚驶入9公里范围,新致远号的十门150毫米速射炮便开始“快速覆盖”——每分钟几十发的射速,让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浅间号周围。佐藤一郎下令反击,浅间号的四门203毫米主炮开火,却因射程不足,炮弹全落在新致远号后方。
“拉近到8公里!”新致远号舰长下令。随着距离缩短,速射炮的命中率明显提升——一发150毫米炮弹击中浅间号的舰桥,佐藤一郎当场阵亡。失去指挥的浅间号开始乱转,新致远号趁机逼近到7公里,十门速射炮全力开火,浅间号的甲板很快被浓烟笼罩,最终在7时50分沉没。
此时,东京湾外,威远号(原日本富士号)正与漂亮国“俄亥俄号”战列舰协同封锁。日本“日进号”八千吨级巡洋舰带着五艘鱼雷艇,试图冲破封锁——威远号侧舷的八门150毫米副炮率先开火,俄亥俄号的305毫米主炮则在10公里外进行校射。
“日进号”舰长知道硬拼不行,下令鱼雷艇突袭。五艘鱼雷艇如离弦之箭,向威远号冲来——威远号立刻调整航向,用副炮拦截,同时释放烟雾弹。漂亮国巡洋舰“波士顿号”也赶来支援,用速射炮击沉两艘鱼雷艇。剩下的三艘鱼雷艇虽逼近到5公里,却被威远号的驱逐舰拦下,最终全部被击沉。
失去鱼雷艇掩护的日进号,成了威远号与俄亥俄号的“活靶子”。俄亥俄号的305毫米主炮在第九轮射击时命中日进号的弹药舱,一声巨响后,日进号的舰体断成两截,迅速沉入海底。
上午10时,朝鲜海峡的定远、镇远编队也传来捷报——拦截了一艘三千吨级的新吉野号及两艘商船改造的巡洋舰。定远号的305毫米主炮在9.5公里处开火,第一轮便击中吉野号的烟囱,吉野号试图逃跑,却被镇远号的副炮击中螺旋桨,最终被迫投降。
首日海战结束,龙国与漂亮国舰队共击沉日本主力舰3艘(浅间号、日进号、秋津洲号),俘获2艘(吉野号、一艘商船改造巡洋舰),击沉鱼雷艇8艘,自身仅新致远号被流弹击中甲板,伤亡12人——这样的战果,既得益于龙国舰队的射程优势,也源于战前对“有效射程射击”的严格训练。
傍晚,海天号的甲板上,李和看着堆积如山的战报,对丁汝昌说:“日本海军的主力基本被打散,但还有不少轻巡洋舰、驱逐舰和鱼雷艇藏在沿海港口,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要做的,是逐步压缩封锁圈,清剿日本的小型舰艇,同时配合陆军准备登陆——灭日不能急,咱们得一步步来,先扫清海上威胁,再夺占沿海据点,最后进攻本土。”
丁汝昌点头:“明天开始,各编队分区域清剿——海天编队负责津轻海峡周边,海圻编队清剿濑户内海的鱼雷艇,定远、镇远编队巡逻朝鲜海峡,威远编队与漂亮国舰队继续封锁东京湾。另外,漂亮国的5万陆军已在釜山集结,等海上威胁清剿得差不多,就可以从九州岛登陆了。”
此时,东京的日本皇宫内,桂太郎正跪在明治天皇面前,哭诉着首日海战的惨败:“陛下,龙国舰队太强了,我们的舰艇根本不是对手……津轻海峡、濑户内海都被封锁,陆军也无法向沿海增援……”
明治天皇沉默良久,缓缓道:“全民皆兵,死守本土。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和龙国拼到底!”但他心中清楚,日本的败局已定——海上通道被断,粮食储备告急,海军主力尽失,唯一的希望,就是龙国军队登陆后,能因“本土作战”的优势拖延时间,等待列强干涉。
而在海天号上,李和正站在舰桥,看着夕阳下的日本海。远处,新致远号的水兵们正在修复甲板的弹痕;近处,海天号的海水淡化装置仍在运转,为舰上人员提供淡水;漂亮国的俄亥俄号战列舰正缓缓驶来,准备与海天号协同夜间巡逻。
他想起了甲午海战中,陈金揆驾驶致远号冲向吉野号的决绝;想起了当年水师的水兵们,在弹药耗尽后仍用舰体撞击敌舰的悲壮;如今,龙国海军终于能以强者的姿态,站在日本海的战场上,一步步清算千年的仇恨。
“明日,清剿继续。”李和对身旁的参谋说,“告诉各编队,不要追求速胜,每一艘日本舰艇都要仔细清剿,每一处港口都要严密封锁——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也有足够的实力,让日本为千年的侵扰,付出应有的代价。”
夜色渐深,日本海的海面上,龙国与漂亮国舰队的探照灯划破黑暗,照亮了每一处可能藏有日本舰艇的海域。一场漫长而彻底的“海上清剿战”,才刚刚开始;而日本的“落日”,也在这日复一日的封锁与清剿中,缓缓走向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