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医手遮天:毒妃倾世 > 第113章 公主突发高热,宫中医争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公主突发高热,宫中医争起

深秋的皇宫,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雾霭中。长乐宫的暖阁里,往日里笑语盈盈的长公主赵宁,此刻正躺在床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浑身滚烫得吓人。盖在身上的锦被被踢到一边,裸露的手臂和脖颈上,布满了细密的淡红色红疹,看得一旁的宫女们心惊胆战,泪水涟涟。

“公主!公主您醒醒!” 贴身宫女翠儿跪在床边,轻轻摇晃着长公主的手臂,声音哽咽,“太医怎么还没来?再这么烧下去,您的身子可怎么扛得住啊!”

长公主是先帝唯一的女儿,萧玦一母同胞的姐姐,性情温婉,深得太后和先帝疼爱。昨日还陪着太后在御花园赏菊,今日清晨就突发高热,浑身酸痛,不到午时便起了红疹,病情急转直下,整个长乐宫都乱作一团。

太医院的人来得不算慢,领头的是李太医 —— 前太医院院判王太医的徒弟。王太医因第一卷依附瑞王、参与巫蛊案被抓,李太医却靠着圆滑的处世,依旧留在太医院,且颇得一些守旧派官员支持。他快步走进暖阁,推开围在床边的宫女,伸手搭在长公主腕脉上,又掀开眼皮看了看,眉头紧锁。

“怎么样?李太医,公主这是得了什么病?” 太后闻讯赶来,神色焦急,拉住李太医的衣袖追问。

李太医躬身回道:“回太后娘娘,公主脉象洪数,高热不退,浑身红疹,应是深秋风寒入体,引发的重症热毒。需立刻用猛药退烧解毒,否则热毒攻心,恐有性命之忧!”

“猛药?” 太后犹豫了一下,“公主素来体弱,猛药会不会伤了她的底子?”

“太后娘娘,此时保命要紧!” 李太医语气坚定,转身对身后的药童吩咐,“快!取麻黄、桂枝、石膏各三钱,再加上黄连、黄芩,熬一副白虎汤加急煎制,务必半个时辰内送到!”

“不可!”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清脆而坚定的声音。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苏清鸢提着药箱,在萧玦的陪同下快步走进来,神色凝重,“李太医,长公主的病绝非风寒热毒,用猛药只会适得其反!”

原来,萧玦得知姐姐病重,第一时间就派人去清鸢堂请苏清鸢。他深知苏清鸢医术高超,且擅长诊治疑难杂症,比太医院的守旧太医靠谱得多。

李太医见苏清鸢突然闯入,还公然反驳自己的诊断,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苏县主,这里是皇宫,诊治公主是太医院的职责,你一个民间医馆的大夫,未免太过越界了!”

“李太医此言差矣。” 苏清鸢没有理会他的敌意,快步走到床边,示意宫女将长公主的衣袖再掀开一些,“医者不分朝野,只论对错。公主病情危急,我若不出言阻止,你用猛药退烧,只会加速病情恶化!”

她仔细观察着长公主身上的红疹,指尖轻轻拂过红疹边缘 —— 红疹呈圆形,顶端微微凸起,分布均匀,且长公主高热时伴有寒战、头痛,这些都是天花早期的典型症状,而非风寒热毒。

“你胡说!” 李太医怒道,“公主昨日还在御花园赏菊,怎会染上天花?天花是市井间的恶疾,宫廷戒备森严,怎会传入?分明是你想抢功,故意危言耸听!”

“天花并非只在市井传播,” 苏清鸢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深秋干燥,正是天花高发期,若有携带病毒的宫人入宫,便可能传染给公主。你看这红疹,形态规整,顶端有小疱,再看公主的舌苔,黄腻而干,高热不退且伴有寒战,这些都是天花早期的特征,绝非风寒热毒可比!”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天花为烈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若不立刻隔离,不仅公主性命堪忧,整个皇宫都会陷入危机!而你所说的猛药,多为辛温燥热之品,天花本是热毒蕴结,用猛药只会火上浇油,让热毒更盛,加速红疹化脓,甚至引发并发症!”

“一派胡言!” 李太医气得吹胡子瞪眼,“我师从王太医,行医二十余年,难道还分不清风寒和天花?苏县主,你不过是个女子,侥幸治好几个小病,就敢在皇宫里妄议太医院的诊疗方案,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李太医,行医看的是疗效,不是资历!” 苏清鸢毫不退让,“第一卷时,王太医依附瑞王,用假药害人,你作为他的徒弟,医术如何,恐怕也要打个问号!我虽为女子,但我治好的水痘、腐骨毒、肺痨,皆是太医院束手无策的病症,今日公主的病,我断不会让你用错误的疗法耽误病情!”

两人争执不下,暖阁里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太后看着床上昏迷不醒的长公主,又看看争执不休的两人,心中犹豫不决。一边是太医院的资深太医,遵循的是传统疗法;一边是名声在外、医术精湛的苏清鸢,且曾治好过自己的风湿,还解决过京城的水痘危机。

“太后娘娘,” 李太医见太后犹豫,连忙说道,“公主高热不退,每多耽误一刻,就多一分危险!白虎汤退热迅猛,再晚就来不及了!”

“太后娘娘,万万不可!” 苏清鸢急切地说,“天花早期的高热是身体免疫系统在对抗病毒,强行用猛药退烧,只会破坏免疫系统,让病毒有机可乘!正确的做法是立刻将公主隔离在单独的宫殿,用温水擦拭身体温和退烧,服用清热解毒的汤药,同时对长乐宫进行全面消毒,所有接触过公主的宫人都要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她从药箱里取出《基础医要》,翻到防疫篇,递给太后:“这是我编撰的医书,里面详细记载了天花的诊断、隔离和治疗方法,您可以看看。之前京城爆发水痘,我就是用类似的隔离防疫法,才快速控制了疫情,没有造成大规模传播。”

太后接过医书,快速翻阅着。书中对天花的症状描述与长公主的情况完全吻合,隔离防疫的方法也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她想起苏清鸢之前的种种功绩:治好太后的风湿、救活太傅的幼子、解决药材危机、编撰《基础医要》惠及百姓…… 这些都让她不得不相信,苏清鸢的诊断并非空穴来风。

“萧玦,你怎么看?” 太后看向站在一旁的萧玦,想听听他的意见。

萧玦一直沉默地观察着,心中早已倾向苏清鸢。他深知苏清鸢的医术和谨慎,且天花的传染性非同小可,一旦在宫廷扩散,后果不堪设想。“母后,儿臣相信清鸢。” 萧玦语气坚定,“清鸢行医向来谨慎,且精通防疫之法,她的判断定然不会错。若真如她所说,是天花早期,及时隔离治疗,公主尚有痊愈的希亡;若用猛药,万一误诊,后果不堪设想。”

太后看着床上气息微弱的长公主,又看了看苏清鸢眼中的坚定和萧玦的信任,终于下定决心:“好!哀家相信苏县主!立刻传哀家懿旨,将长乐宫西侧的静心苑收拾出来,作为隔离宫,派专人看守,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长公主的治疗,全听苏县主的安排!”

“太后娘娘!” 李太医还想反驳,却被太后严厉的眼神打断。

“李太医,退下吧!” 太后沉声道,“若苏县主能治好公主,哀家自有重赏;若有差池,哀家也不会怪你。但此刻,必须按苏县主的方法来!”

李太医脸色铁青,却不敢违抗太后的旨意,只能愤愤地瞪了苏清鸢一眼,躬身退下。临走时,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心中暗道:“苏清鸢,你给我等着!若长公主有个三长两短,我定要让你身败名裂!”

苏清鸢松了口气,立刻开始部署:“翠儿,你带两名贴身宫女,随公主前往静心苑,途中务必佩戴口罩,不得与他人接触;陈默,你立刻带人对长乐宫进行全面消毒,用艾草、苍术焚烧熏屋,所有接触过公主的宫人,全部集中到偏殿隔离观察,每日测量体温;张嬷嬷,你按我开的药方,去御药房抓药,用温水煎服,每两个时辰给公主喂一次,再准备温水和毛巾,定时给公主擦拭身体退烧。”

“是!” 众人齐声应道,立刻行动起来。

萧玦走到苏清鸢身边,眼中满是担忧:“清鸢,姐姐她…… 真的能痊愈吗?”

“只要治疗及时,隔离得当,公主痊愈的希望很大。” 苏清鸢语气沉稳,“天花虽凶险,但早期治疗的存活率很高,且痊愈后会终身免疫。只是……”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天花传染性极强,我担心已经有宫人被感染,只是尚未发病。接下来的几日,是关键期,必须严格执行隔离措施,不能有丝毫松懈。”

萧玦点头:“你放心,我已命秦风派暗卫协助你,任何人不得违抗隔离命令,若有擅自闯入隔离区者,以通敌论处!”

很快,长公主被平稳地送往静心苑,长乐宫的消毒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苏清鸢亲自守在静心苑,为长公主施针退烧,喂药擦身。长公主的高热依旧反复,但在温和退烧和清热解毒汤药的作用下,并未继续恶化,红疹也没有进一步扩散。

然而,就在苏清鸢以为情况逐渐稳定时,隔离观察的宫人中,有一个小宫女突然出现了低热和乏力的症状。苏清鸢立刻为她诊断,发现她的手腕内侧,已经出现了两颗细小的红疹 —— 正是天花的潜伏期症状!

“不好,已经有人被感染了!” 苏清鸢心中一沉。潜伏期的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若不及时发现,恐怕会有更多人被感染,甚至扩散到整个皇宫。

她立刻下令,将这名小宫女单独隔离,并扩大隔离范围,所有与她有过接触的宫人,全部重新隔离观察。同时,她快速调整药方,为所有隔离宫人熬制预防汤药,希望能遏制病毒的传播。

而此时的太医院,李太医正坐在自己的诊室里,脸色阴沉地看着手中的药方。他派人打探到,隔离宫人中已经出现了感染者,心中暗喜:“苏清鸢,你以为隔离就能解决问题?天花一旦爆发,你根本控制不住!到时候,太后定会治你的罪!”

他拿起笔,写下一封密信,让人悄悄送往宫外。信中写道:“长公主染天花,宫廷内已出现感染者,苏清鸢无力控制疫情,可趁机发难,弹劾其误诊误治,危及皇室安危。”

这封信的收件人,正是王太医的旧部,如今潜伏在京城的瑞王残余势力。一场因天花引发的宫廷危机,不仅关乎长公主的性命,更牵扯出背后的势力交锋。苏清鸢能否成功控制疫情,治好长公主?李太医与瑞王残余势力的阴谋,又会给她带来怎样的麻烦?

夜色渐深,静心苑的灯火依旧明亮。苏清鸢坐在床边,看着长公主沉睡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她都必须守住静心苑,控制疫情,救活长公主。而这场宫廷医争,显然还没有结束,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