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 > 第238章 冬前忙趁暖,心意满庭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8章 冬前忙趁暖,心意满庭芳

清晨的空间里,灵泉的水流声比往常更显清亮。筱棠蹲在西洋参田边,指尖轻轻拂过叶片上的晨露——再过十天就是西洋参的采收期,叶片边缘已泛出淡淡的金边,根系在湿润的黑土里扎得紧实,凑近能闻到一股醇厚的药香。陆衍拿着小铲子站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拨开一株西洋参根部的泥土,露出半截棕褐色的根茎,纹理清晰得像刻上去的细纹。

“比去年长得还壮实,”陆衍直起身,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薄汗,“按这个品相,晒干后能卖个好价钱,还能留些做含片的原料。”

筱棠点点头,从竹篮里拿出个小本子记录:“留五十斤做含片,二十斤给养老院的老人们补身体,剩下的让念衍看着安排。对了,空间里的白菜该收了,中午让大儿媳来拿些,给村里缝布包的婶子们分点,她们最近忙得连买菜的时间都没有。”

两人在空间里忙活了近一个小时,把成熟的白菜、萝卜收进竹筐,又给待收的西洋参浇了遍灵泉水,才提着满筐的新鲜蔬菜出了空间。刚推开后院门,就听见前院传来热闹的说笑声——是村里的王婶、李嫂带着几个妇女来了,手里都拎着缝好的布包,五颜六色的粗棉布在晨光下晃得人眼亮。

“老段婶子,我们来送布包啦!”王婶第一个迎上来,把手里的布包递过去,“你看我们加了点小花样,在布包角上绣了株小甘草,看着是不是更俏了?”

筱棠接过布包,指尖触到细密的针脚,绣在布角的甘草叶栩栩如生,连叶脉都绣得清清楚楚。“好看!太好看了!”她忍不住赞叹,“这样一来,咱们的布包不仅结实,还成了‘特色品’,客户肯定更喜欢。”

李嫂笑着说:“是秀兰想的主意,她说咱们的布包是装草药的,绣上草药图案才应景。现在村里的小媳妇们都来学,连隔壁村的都托人问能不能来帮忙呢!”

筱棠心里一动,拉着王婶的手说:“要是人多,咱们就把村头的旧仓库收拾出来,改成个小作坊,让大家有地方缝布包,还能互相照应。我再让老周买些彩色的线来,你们想绣什么就绣什么,把布包做得更精致些。”

妇女们一听都乐了,七嘴八舌地讨论起要绣的图案——桔梗花、金银花、当归叶,连刚学会缝布包的小姑娘都小声说想绣草莓,惹得众人笑作一团。大儿媳这时从屋里出来,手里端着刚煮好的姜枣茶,是用空间的红枣和生姜熬的,冒着热气:“婶子们快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妈说一会儿给你们分白菜,都是空间里种的,甜得很。”

妇女们接过茶杯,暖意顺着杯子传到手上,再喝一口姜枣茶,甜中带点微辣,浑身都舒坦了。王婶喝着茶,看着满院的热闹,忍不住感慨:“要是搁以前,哪敢想能有这样的日子?在家缝缝布包就能挣钱,还能喝上这么好的茶,都是托老段婶子和老陆叔的福。”

“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陆衍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刚算好的工钱,“这是你们上周的工钱,按缝好的布包数量算的,多劳多得,你们点点。”

妇女们接过工钱,看着手里的钞票,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李嫂数着钱说:“这比我去镇上打工挣得还多,还能在家照顾孩子,真是太好了!”

等妇女们拿着工钱和白菜离开,筱棠让大儿媳收拾作坊的事,自己则和陆衍往种植基地去——今天阿明和小凯要准备育种的前期工作,他们得去看看。路上,陆衍说起昨天念衍的电话:“念衍说集团要推出西洋参含片,包装想用咱们新缝的布包,再套个小竹篓,走高端礼品路线,还说要在包装上印上咱们基地的地址,让客户知道草药的来源。”

“这个主意好,”筱棠点头,“咱们的草药本来就好,再配上有特色的包装,肯定能吸引客户。对了,让念衍多准备些样品,下个月去农科院分享的时候带上,让其他种植户也看看咱们的产品。”

到基地时,阿明和小凯正在实验室里挑选种子。桌上摆着好几盘种子,有丹参的、当归的,还有农科院寄来的优良草种子,每盘种子旁边都贴着标签,写着品种和产地。阿明见他们来,连忙拿起一盘种子递过来:“老爷子,老太太,您看这是农科院寄来的黄芪种子,颗粒饱满,发芽率能达到95%以上。我们昨天测了土壤,基地的土壤酸碱度正好适合黄芪生长,等明年春天就能播种了。”

筱棠接过种子盘,指尖捏起一粒种子,圆润饱满,颜色是深褐色,透着健康的光泽。“不错,”她点点头,“种子选好后,先在空间灵泉水里泡一天,能提高发芽率,还能增强抵抗力,不容易生病。”

小凯连忙拿出本子记下:“好的,老太太,我一会儿就去准备灵泉水。对了,我们还想在基地开辟一块试验田,专门用来种试验品种,到时候记录生长数据,跟普通品种做对比。”

“这个想法可行,”陆衍看着实验室墙上的基地地图,“就把西边那块地划出来当试验田吧,那边靠近灵泉水的灌溉口,浇水方便。记得在试验田周围围上栅栏,别让牲畜进去糟蹋了。”

两人在基地待了一上午,帮着阿明和小凯制定了育种计划,又去试验田看了地形,才往回走。刚到村口,就看见念棠带着几个学生往这边来,每个学生手里都拿着个笔记本,脸上满是兴奋。

“爸,妈!”念棠快步迎上来,“我们学校决定下周六组织学生来基地实践,今天带几个学生先来踩点,熟悉一下路线和草药品种。”

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连忙说:“爷爷奶奶好!我是学生会的,我们准备在实践活动中安排‘认草药’‘采草药’‘做草药标本’三个环节,还想请爷爷奶奶给我们讲讲种草药的故事呢!”

筱棠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奶奶给你们做草药茶,让你们尝尝咱们基地的草药有多香。对了,让念棠给你们准备些空本子,你们可以把看到的草药画下来,做成标本册,留作纪念。”

学生们都高兴地答应下来,围着筱棠问东问西,从草药的种植方法到空间的趣事,筱棠都耐心地一一回答。念棠在一旁看着,脸上满是欣慰——她知道,奶奶不仅是在跟学生们分享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脚踏实地、用心做事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正是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学习的。

回到家时,大儿媳已经把村头的旧仓库收拾好了。仓库里摆了几张长桌,桌上放着缝好的布包和针线筐,墙上还挂着妇女们绣的草药图案样本,看着既整洁又温馨。“妈,您看这样行不行?要是人多,再添几张桌子。”

“行,太行了!”筱棠满意地点头,“再在墙上贴几张草药的照片,让大家绣的时候有个参考。对了,晚上让老周送些布和线过来,明天就能让婶子们来这儿缝布包了。”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石桌旁,桌上摆满了家常菜:清炒空间白菜、萝卜排骨汤、土豆丝炒肉,还有刚蒸好的馒头。小宝坐在筱棠身边,手里拿着个小勺子,边喝汤边说:“太奶奶,我今天在空间里看我种的草莓了,发芽了!小小的芽,绿油油的,可好看了!”

筱棠放下筷子,摸了摸小宝的头:“真的?那太奶奶明天陪你去看看,再给草莓浇点灵泉水,让它长得更快些。”

念衍喝了口汤,说:“妈,爸,下周学生来实践,我让集团派几个人来帮忙,给学生们讲解草药的加工过程,再展示一下咱们的西洋参含片和润肺膏,让他们对草药产业有更全面的了解。”

“好啊,”陆衍点头,“还可以让学生们体验一下包装草药,用他们缝的布包,这样更有意义。”

晚饭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筱棠和陆衍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看着天上的星星。陆衍给她递了杯热茶:“今天一天忙下来,累了吧?”

筱棠喝了口茶,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不累,看着大家都有事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心里高兴。以前总担心孩子们过得不好,现在看他们一个个都有出息,能扛起家里的担子,还能帮着乡亲们,我就放心了。”

陆衍握住她的手,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是啊,日子会越来越好的。等明年春天,育种试验开始了,学生们的实践活动也常态化了,咱们的草药事业会更上一层楼。到时候,咱们就能带着更多人致富,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段家的草药。”

院子里的灯亮着,暖黄的灯光照亮了周围的花草,也照亮了两人的笑脸。筱棠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忽然觉得无比踏实——从1962年那个寒冷的雪夜重生,到如今儿孙满堂、事业兴旺,她这辈子,不仅守住了家人,守住了空间,还把一份小小的草药事业,做成了能温暖邻里、照亮他人的大事业。而这份温暖和希望,会像空间里的灵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片土地,滋养着每一个为之努力的人。

不远处,小宝的房间里还亮着灯,隐约能听见他跟小孙女说要明天去看草莓芽的声音。筱棠笑着摇了摇头,心里想着: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有空间的滋养,有家人的陪伴,有邻里的互助,这样的日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