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 > 第232章 秋阳暖铺,药香承旧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2章 秋阳暖铺,药香承旧岁

秋日的太阳升得稍迟些,等筱棠和陆衍收拾妥当出门时,镇上的青石板路已经晒得暖融融的。两人并肩走在老街巷里,脚下的石板缝里长着零星的狗尾草,风一吹就轻轻晃,像极了他们年轻时赶早集的模样——只是如今不用再急匆匆地抢着买平价粮,反而多了几分闲庭信步的从容。

“前面就是‘衍棠草药铺’了,昨天老周说新到的一批桔梗晒好了,咱们去看看。”陆衍侧头跟筱棠说话,脚步下意识放慢了些,怕她跟不上。他手里拎着个竹编提篮,里面装着刚从空间摘的几颗苹果,是要给铺子里的伙计们带的。

筱棠点点头,目光落在前方那间挂着黑底金字招牌的铺子上。“衍棠草药铺”这五个字还是当年念衍刚接手草药生意时,陆衍亲手写的,笔锋苍劲,这么多年风吹日晒,漆色虽淡了些,却依旧透着股踏实劲儿。铺子是两层小楼,一楼摆着密密麻麻的药柜,二楼是伙计们分拣、晾晒草药的地方,后院还辟了个小院子,专门用来存放空间培育的珍稀草药——这铺子从1980年开起来,如今已经是镇上最有名的草药铺,连邻县的人都特意来这儿抓药。

刚走到铺子门口,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草药香,混着淡淡的阳光晒过的暖意,让人心里踏实。铺子里的老伙计老张正戴着老花镜,给一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称甘草,见筱棠和陆衍进来,连忙放下秤杆迎上来:“老爷子,老太太,你们怎么来了?快坐,我给你们倒杯茶。”

“不用忙,我们就是来看看新晒的桔梗。”筱棠摆摆手,走到药柜前,伸手摸了摸柜台上摊开的桔梗片——片形完整,颜色是淡淡的黄白色,凑近闻还有股清甜味,这是用空间灵泉水灌溉、再经秋日暖阳慢晒出来的,比普通桔梗药效好不少。“老张,这批桔梗挑得不错,没什么碎渣。”

老张笑着点头:“可不是嘛!昨天老周亲自送过来的,还特意嘱咐,说这批是老太太您去年在空间里选的种,让我们仔细着些,别糟践了好东西。”他刚说完,柜台前的老太太就好奇地问:“老人家,你们这桔梗是不是不一样啊?我家老头子总咳嗽,上次在这儿抓的桔梗熬水喝,比别处的管用多了。”

筱棠闻言,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大姐,这桔梗是我们自己基地种的,用山泉水浇,晒的时候也讲究,药效自然好些。您要是信得过,回去可以加点空间里种的麦冬,熬水喝止咳效果更好——麦冬我们铺子里也有,给您称点?”

老太太连忙点头:“要!要!上次我就想问问,怕你们不卖呢!”

陆衍在一旁帮着老张称麦冬,眼角余光瞥见铺子门口站着个年轻姑娘,穿着浅蓝色的工装裙,手里攥着个布包,看着有些局促。他轻轻碰了碰筱棠的胳膊,朝门口努了努嘴:“你看那姑娘,好像有事儿。”

筱棠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见那姑娘正盯着铺子里挂着的“祖传草药方”匾额看,眼神里满是急切。她走过去,声音放柔:“姑娘,你是来抓药的?还是有别的事儿?”

姑娘吓了一跳,回过神来连忙点头:“阿姨,我、我是来问,你们这儿有没有治疗小儿积食的方子?我家孩子三岁了,最近总不吃饭,去医院开了药也不管用,听人说你们这儿有好方子,就特意过来了。”

筱棠拉着姑娘走到旁边的小桌前坐下,让老张倒了杯温水递过去:“别急,慢慢说。孩子是不是还爱发脾气?晚上睡觉也不踏实?”

“对对对!”姑娘眼睛一亮,“您怎么知道?他就是这样,夜里总翻来覆去的,还磨牙。”

“这是典型的积食,光吃药不管用,得调着来。”筱棠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是她平时记录草药方子的,翻到其中一页递给姑娘,“你看这个方子,用山楂、麦芽、鸡内金各五克,再加两颗空间里种的红枣,熬水给孩子喝,一天两次,喝三天就能见效。要是方便,你再去后院摘几片紫苏叶,煮水给孩子泡脚,能助消化。”

姑娘接过本子,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布包,又从包里掏出钱:“阿姨,谢谢您!这方子多少钱?我再抓点您说的那些草药。”

“方子不要钱,草药也收不了几个钱。”筱棠笑着摆手,让老张给姑娘称草药,“都是当妈的,孩子不舒服最揪心,能帮上忙就好。对了,这红枣是我们自己种的,给你装一把,回去给孩子当零食吃,健脾开胃。”

姑娘接过草药和红枣,眼圈都红了:“阿姨,您真是好人!我之前在别的药铺问,人家要么不搭理我,要么就推荐贵药,还是你们这儿好。”

送走姑娘后,老张忍不住感慨:“老太太,您这心善的毛病还是没变。咱们这铺子能开这么多年,靠的就是您这份实在。”

筱棠笑了笑,没说话,目光落在铺子里的一个旧木盒上——那是她刚重生时,用第一笔卖草药的钱买的,里面装着她最初记录的草药方子,如今已经泛黄,却成了铺子里的“传家宝”。她想起1965年,第一次带着自己种的草药去镇上卖,被人怀疑是“投机倒把”,是陆衍陪着她,一家家药铺去问,才勉强把草药卖出去;想起1980年开铺子时,资金不够,家里人凑钱帮她,孩子们还帮着分拣草药;想起这么多年来,铺子里的伙计换了一茬又一茬,却始终没人愿意走,因为他们知道,跟着段家做事,踏实、舒心。

“老周来了。”陆衍的声音拉回了筱棠的思绪,她抬头一看,只见老周扛着个布袋子走进来,脸上带着急色:“老爷子,老太太,不好了!种植基地那边,有几亩当归遭了蚜虫,我怕影响别的草药,想问问您有没有办法。”

筱棠闻言,心里也没慌——这么多年,种植基地遇到过不少问题,早就有了应对经验。“老周,你别急。你回去把空间灵泉水稀释十倍,装在喷壶里,给当归喷洒一遍,蚜虫就能除掉,还不影响药效。”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让基地的人多留意那些新种的黄芪,最近天气干燥,得多浇点水,用灵泉水浇,能让黄芪长得更壮实。”

老周松了口气,连忙点头:“哎!我这就回去办!还是老太太您有办法,我之前还想着用农药呢,幸好没敢用。”

“可不能用农药,咱们的草药讲究的就是纯天然,用了农药就毁了。”筱棠叮嘱道,“你回去跟基地的年轻人说,不管种什么草药,都得按照咱们的规矩来,不能图省事。”

老周应着,又跟陆衍说了几句基地的近况,才扛着布袋子匆匆走了。这时,铺子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老张和新来的年轻伙计小李忙得不可开交,筱棠和陆衍也帮着搭把手,要么给顾客介绍草药,要么帮着称药,铺子?满是人声和药香,热闹又温馨。

一直忙到中午,铺子里的人才少了些。筱棠坐在小桌前,喝着老张泡的野茶,看着窗外的秋阳——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落在青石板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陆衍坐在她身边,手里拿着个苹果,正慢慢削着皮,削好后切成小块,放进碟子里递给她:“累了吧?吃点苹果歇歇。”

筱棠拿起一块苹果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带着空间灵泉水的清润。她看着陆衍,又看了看铺子里忙碌的伙计,心里忽然觉得无比满足——从当年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儿孙满堂、产业兴旺,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守护空间,到如今用空间的力量帮助更多人,这一路走过来,有苦有甜,却始终有人陪着她,始终有值得守护的东西。

“下午咱们去趟种植基地吧?”筱棠忽然说,“好久没去了,想看看那些草药长得怎么样,也跟基地的年轻人聊聊。”

陆衍点点头,把最后一块苹果递给她:“好啊,正好让老周带咱们去看看新种的那片丹参,听说长得不错。”

两人收拾好东西,跟老张和小李交代了几句,就提着竹编提篮走出了铺子。秋阳正好,风里带着草药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两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脚步从容,背影在阳光下拉得很长——就像他们这一辈子,始终相互扶持着,走过风雨,走到如今的岁月静好,也还要一起,走向更多温暖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