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奥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研究部,第七层,窗明几净的实验室里,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精密仪器冷却液和咖啡因混合的独特气味。陆景深站在巨大的交互式屏幕前,上面显示着复杂的心脏三维模型和流动动力学数据。他穿着合体的白大褂,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扫描仪,正用清晰、冷静的语速,向项目组的其他成员——包括两位资深研究员、一位生物工程师以及数据科学家——阐述他对于首期研究目标的构想和初步算法框架。
这是“心影计划”的第一次正式团队会议。没有热情的寒暄,只有高效的观点碰撞和逻辑缜密的论证。陆景深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他提出的模型架构精准且富有洞察力,但那种极度理性、近乎剥离情感的陈述方式,以及不容置疑的严谨要求,让会议室的温度似乎都低了几度。团队需要时间适应这位新来的、才华横溢却仿佛“人形算法”的联合领导者。
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结束时已近傍晚。陆景深婉拒了同事共进晚餐的邀请,快步走向办公室。他的大脑仍在高速处理会议中的信息流,同时,一个内部计时器在无声地提醒他下一个关键节点:嘉言的睡前程序启动时间。
手机震动,是林夕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照片:嘉言坐在儿童餐椅上,脸上糊满了绿色的西兰花泥,正对着镜头咧着只有四颗牙的嘴傻笑。文字是:【陆总工程师,您的小小系统用户报告:今日绿色燃料注入任务遭遇顽强抵抗,但最终执行率约60%,判定为部分成功。另,系统核心一号(我)电量告急,请求支援。】
陆景深冰冷的嘴角几不可查地牵动了一下。他快速回复:【收到。会议结束,预计25分钟后抵达基地。请核心一号坚持,备用能源(酸奶)在冰箱左门第二格。】回复完,他立刻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喂?”林夕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背景是嘉言咿咿呀呀的声音。
“是我。”陆景深一边收拾文件,语速平稳但略快,“嘉言今日排便情况?体温监测数据?晚餐摄入热量是否达标?”
“陆医生,现在是语音汇报,不是填表。”林夕无奈地笑,“都好,就是有点闹觉,估计是下午没睡踏实。你那边顺利吗?”
“技术讨论层面,符合预期。团队协作接口,需进一步调试。”他简略总结,随即切入重点,“我约了出租车,15分钟后上车。预计到家时间19:10。嘉言的洗澡水请提前10分钟准备,水温维持38.5度。我到家后接手洗澡流程,你可以有45分钟自由时间。”
“收到,陆指挥。”林夕调侃道,心里却松了口气。有他在,晚上的“战役”就有了主心骨。
回家的路上,陆景深在出租车里闭目养神,但大脑并未休息。他在脑海中快速复盘会议细节,标记出需要进一步查阅的文献点,同时预演着回家后的流程:进门消毒、换鞋、拥抱林夕(根据《异地恋与高压工作环境下夫妻情感维系指南》需每日执行)、接手嘉言、执行睡前程序……每一个步骤都有预估耗时和优先级。
当他用钥匙打开公寓门时,仿佛切换了人格频道。身上的“陆博士”的严谨冷峻迅速褪去,虽然疲惫,但眼神柔和了许多。玄关处,林夕正抱着有点闹腾的嘉言等他。
“爸爸回来啦!”林夕对着儿子说。
嘉言看到陆景深,挥舞着小手,含糊地发出“ba… ba…”的音节。
陆景深严格执行流程:洗手、换家居服,然后才从林夕手中接过儿子。嘉言身上奶香和辅食混合的味道,瞬间冲淡了他鼻尖残留的消毒水气息。他熟练地将儿子架在肩膀上,轻轻拍着他的背,目光扫过略显凌乱的客厅和林夕眼下的淡青色。
“今日系统负载情况?”他问林夕,语气是专业的,但内容是关于家的。
“cpU占用率90%以上,主要被‘幼儿情绪安抚’和‘家务清理’进程占用。内存严重不足,急需缓存清理(睡眠)。”林夕瘫在沙发上,有气无力地汇报。
陆景深抱着嘉言在客厅里踱步,开始履行父亲职责。洗澡、抚触、换睡衣、喂睡前奶、读绘本……他动作精准高效,如同操作精密仪器。但林夕注意到,他读绘本时,不再是平板的语调,会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虽然模仿得有些生硬,却逗得嘉言咯咯笑。他会用指尖轻轻点着绘本上的小兔子,对嘉言说:“看,心率平稳,毛发整洁,生命体征良好。”——这大概是陆医生独有的温情。
当嘉言终于在小床上发出均匀的呼吸声时,已是晚上九点半。陆景深轻轻关上儿童房的门,回到客厅。林夕已经热好了简单的晚餐(得益于周末准备好的半成品食材)。
餐桌上,气氛安静。林夕看得出陆景深很累,那种高强度脑力劳动后的精神透支。
“新团队怎么样?”她轻声问。
“成员背景优秀,专业基础扎实。”陆景深切着盘子里的鸡肉,动作标准得像在解剖,“但协作效率有待提升。史密斯博士倾向于经验主义,对模型验证流程有异议。需要数据说服。”
“你呢?今天怎么样?”他反问,目光落在她脸上,进行着快速的疲劳度评估。
“还好,就是带他去了趟超市,像打了一场仗。”林夕笑了笑,“不过下午在公园遇到一位也是从国内来的妈妈,聊了一会儿,感觉没那么孤单了。”
陆景深点点头,记下了“社交支持系统需拓展”的要点。他沉默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开口,语气带着一丝罕见的迟疑:“项目初期,数据建模和算法调试阶段,可能需要投入较多连续性的工作时间。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家庭系统的负载,可能需要你承担更大的权重。”
林夕看着他,明白这是他表达歉意和请求的方式。她伸出手,覆盖在他放在桌上的手背上:“知道啦。家里有我。不过,陆医生,记得按时充电,你也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件,不能过载运行。”
陆景深反手握住她的手,指尖微凉,但力道坚定:“明白。我会优化时间分配算法,确保核心组件最低运行保障。周末,我会进行系统性补偿。”
这是一个承诺。他或许无法时刻陪伴,但他会用自己的方式,确保家庭的运转不失衡。
晚饭后,陆景深没有立刻钻进书房。他挽起袖子,动作略显生疏但极其认真地清洗了餐具,清理了厨房台面。然后,他坐到沙发上,拍了拍身边的位置。林夕靠过去,把头枕在他肩膀上。两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了一会儿窗外罗切斯特的夜景。这是一种无声的能量补给。
十点半,陆景深起身:“我需要两小时,处理今日会议纪要和数据初步清洗。”
“去吧。”林夕点点头,“我看会儿书。”
书房的门轻轻关上。公寓里再次安静下来。林夕知道,属于“陆博士”的时间开始了。她也能理解,那种沉浸在心爱事业中的专注与满足。只是,她希望他不要绷得太紧。
深夜十二点过半,书房的门轻轻打开。陆景深带着一身疲惫走出来,看到林夕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膝盖上还摊着一本书。他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抽走书,弯下腰,想将她抱回卧室。
林夕迷迷糊糊醒来:“嗯?你忙完了?”
“嗯。”陆景深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初步框架搭建完成。明日可进入细节迭代。”
他最终还是用一个公主抱,将她稳稳地抱了起来。林夕搂住他的脖子,把脸埋在他颈窝,嗅到他身上熟悉的、混合着淡淡消毒水和疲惫的气息,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心安。
“陆景深,”她含糊地说,“我们会适应好的,对吧?”
“嗯。”他应道,将她轻轻放在床上,盖好被子,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品。“系统冗余度经过计算,足以应对当前负载。睡眠吧,核心一号。”
他俯身,在她额头落下了一个轻如羽毛的吻。这是一个超越了所有数据分析和流程优化的、最简单的动作,却比任何承诺都更有力量。
窗外,异国的月光静静地洒落。新的项目已然启动,家庭的航船在短暂的颠簸后,找到了新的平衡节奏。挑战依然存在,但只要掌舵的人同心协力,他们就能驶过任何风浪。系统的第一次正式压力测试,虽然暴露了瓶颈,但也证明了其具备良好的弹性与可扩展性。未来的路还长,但他们已经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