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榜首对决 > 第204章 调研报告:文理互补的惊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4章 调研报告:文理互补的惊艳

调研回来的当晚,自习室的灯光就成了两人的专属背景。桌上摊着厚厚的调研笔记、孩子们的手绘作品、江衍修改后的功能框架,还有一份空白的调研报告模板 —— 这是创新大赛的重要环节,既要展现项目的可行性,也要凸显核心亮点,亮出独属于他们的优势。

“分工不变,你负责情感需求描述,我来做数据统计和功能匹配。” 江衍将一杯温热的柠檬水推到苏沐橙面前,指尖划过模板上的分区,“重点突出‘孩子主导设计’这个核心,用数据支撑情感需求的必要性,再用文字让评委感受到温度。”

苏沐橙点点头,翻开调研笔记,指尖停在那个扎羊角辫小女孩的画纸上。她深吸一口气,笔尖落下,文字如流水般流淌:“留守儿童的思念,藏在画纸上歪歪扭扭的‘妈妈’里,藏在‘想按苹果大的按钮跟爸妈说话’的诉求里。他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智能设备,而是一个能传递温度的‘桥梁’—— 红色按钮是思念的出口,蓝色按钮是分享的喜悦,童谣是孤独时的陪伴,手绘是无声的倾诉……”

她的文字细腻而戳人,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调研中捕捉到的真实细节,将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描绘得淋漓尽致。写到孩子们抱着手机听童谣时的安静,写到他们说起爸妈时眼里的光,苏沐橙的嘴角不自觉上扬,笔尖也带着温柔的力度。

另一边,江衍的桌面则是另一种景象。他将调研收集到的需求数据分类整理,用表格清晰呈现:“语音留言需求占比 92%,手绘发送需求占比 87%,按钮简化需求占比 95%”,每一组数据都对应着具体的功能设计。他在 “功能匹配” 部分写道:“核心按钮放大至 3cm,采用高饱和色彩(红 \/ 蓝),取消二级菜单,减少操作步骤;内置童谣版《光的形状》,支持循环播放,匹配留守儿童情绪安抚需求”,逻辑清晰,严谨到没有一丝漏洞。

两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领域,偶尔抬头对视,无需多言便懂彼此的想法。苏沐橙遇到数据疑问,江衍会立刻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江衍觉得某个功能描述不够直观,苏沐橙会补充具体的孩子案例,让冰冷的数据变得有温度。

熬夜到凌晨,调研报告终于完成。苏沐橙负责的情感部分与江衍负责的数据部分完美融合,前半段用文字触动人心,后半段用数据支撑可行性,文理互补,相得益彰。江衍将报告导出打印,最后一页的落款处,他犹豫了一下,在两人名字之间,悄悄画了一个极小的橙色太阳,和分工表上的那个一模一样。

第二天一早,调研报告被提交给指导老师。下午的项目推进会,老师拿着一叠报告走进教室,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江衍和苏沐橙身上,语气难掩赞赏:“这次所有参赛项目的调研报告里,你们的是最出彩的 —— 没有单纯堆砌数据,也没有空泛的情感抒发,文理结合得恰到好处,既让我们看到了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也感受到了背后的人文关怀,这正是创新大赛想要的‘有温度的科技’。”

老师的话让全班同学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连之前调侃他们 “水火不容” 的同学,也忍不住点头称赞:“果然是强强联合,这报告写得也太厉害了!”

苏沐橙心里美滋滋的,转头看向身边的江衍,趁着老师点评其他项目的间隙,悄悄凑到他耳边,声音压得极低,温热的气息拂过他的耳廓:“江学霸,你看,我们果然是最佳搭档。”

江衍的身体瞬间僵住,耳尖唰地红了,像被染上了一层晚霞。他能清晰感受到她气息的温度,还有那带着笑意的声音,在耳边盘旋不散,让他的心跳莫名加快。他下意识地别过脸,避开她的目光,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嗯,还行。”

可那泛红的耳尖,还有微微上扬的嘴角,早已暴露了他的真实心情。苏沐橙看着他别扭的样子,忍不住在心里偷笑 —— 这座 “冰山”,其实很好懂。

推进会结束后,老师单独留下了江衍和苏沐橙。“你们的报告很亮眼,但也要注意市三中的项目。” 老师的语气变得凝重,“他们的调研报告也提交了,结构很完整,数据也很详实,核心功能和你们的高度相似,甚至连‘童谣安抚’都提到了,只是缺乏你们这样的情感细节和真实案例。”

苏沐橙的心猛地一沉:“他们果然还是跟着我们的思路走。”

江衍的眼神也冷了下来:“老师,他们的报告里有没有提到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

“暂时没有,但组委会反馈,他们的预报名资料里,技术团队的配置很强,似乎很有把握。” 老师叹了口气,“接下来的项目答辩和原型展示,是你们拉开差距的关键,一定要做好准备,不能让他们钻了空子。”

两人点头应下,走出办公室时,脸上的喜悦已经被凝重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