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章 大雪封山灾荒至,智斗贪墨护乡邻

1960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刚进十一月,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就席卷了红旗生产大队。鹅毛般的雪花下了整整三天三夜,把村庄、田野、山林都裹成了白茫茫一片,积雪没到了膝盖,一脚踩下去,咯吱咯吱的声响在寂静的村里格外清晰。

大雪封了山,堵了路,也彻底断了村民们挖野菜、摘野果的活路。地里的庄稼早就绝收了,窖里的红薯、土豆也越吃越少,家家户户的粮缸都见了底,村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林依依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白茫茫的雪景,眉头微微皱着。这场大雪比她预想的还要大,系统早就提示过,1960年的冬天会是灾荒最严重的时期,大雪封山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会有更多人因为饥饿而倒下。

“依依,该吃饭了。”罗卫东端着一个陶碗走进来,碗里是冒着热气的小米粥,还有两个蒸红薯,旁边还有一小碟凉拌野菜——这是林依依之前存起来的,用系统空间保鲜,现在拿出来还是新鲜的。

林依依接过碗,喝了一口温热的小米粥,心里稍微踏实了些。幸好她提前囤积了足够的粮食和物资,系统空间里存着几百斤玉米、高粱、小米,还有大量的野菜、腌菜、晒干的野果和蘑菇,足够她和罗卫东舒舒服服地度过这个冬天。

“卫东哥,外面雪下得这么大,村里的人怕是更难熬了。”林依依说道,语气里带着点担忧。

罗卫东叹了口气:“是啊,昨天我去大队部办事,看到好几户人家都在啃树皮、吃观音土,还有几家的孩子饿哭了,听着心里难受。”

林依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们存的粮食和野菜不少,不如分点给村里的人吧,不然真的会饿死人的。”

罗卫东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都是一个村的,看着他们饿死,我们心里也不安。只是我们不能一下子拿太多出来,不然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说不定还会被人盯上。”

“我知道,”林依依说道,“我们可以分批分,每次少分点,给那些最困难的人家,比如孤寡老人、孩子多的家庭。”

两人商量好后,当天下午,罗卫东就趁着雪小了点,悄悄给村里的几户困难人家送了点玉米和红薯。村民们收到粮食,感激涕零,纷纷说林依依和罗卫东是大好人。

接下来的日子,林依依和罗卫东每天都会悄悄给村里的困难人家送点粮食和野菜,尽量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但村里的人太多了,他们的物资虽然充足,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只能优先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村里的饿死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能听到谁家有人去世的消息,哭声此起彼伏,让整个村庄都笼罩在悲伤和恐惧的氛围中。公社的干部很少下来,偶尔下来一次,也是催着大家上工,根本不管村民的死活。

村长老王头和大队支书李建国更是变本加厉地贪墨。公社拨下来的少量救济粮,他们偷偷藏了大半,要么自己吃,要么拿去镇上换钱和年货,只把一点点发霉的粗粮分给村民,还美其名曰“省着点吃,熬到春天就好了”。

村民们虽然知道他们在贪墨,但也敢怒不敢言。老王头和李建国在村里势力很大,又和公社的领导有关系,谁要是敢揭发他们,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这天,林依依正在家里整理物资,张兰突然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三弟妹,不好了!我家小宝快不行了!”

林依依心里一惊,连忙跟着张兰跑了出去。到了二房的院子里,看到罗小宝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气息微弱,已经奄奄一息了。

“怎么会这样?”林依依连忙问道。

“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早上起来就成这样了,”张兰哭着说道,“家里的粮食早就吃完了,只能给孩子吃点树皮和观音土,孩子肠胃弱,怕是吃坏了!三弟妹,你快想想办法,救救小宝吧!”

林依依摸了摸罗小宝的额头,滚烫滚烫的,又看了看他的眼睛,已经没有多少神采了。她知道,罗小宝是因为饥饿和吃了观音土,导致肠胃受损,再加上发烧,如果不及时救治,肯定活不过今天。

“卫东哥,你快去山上找点退烧药草,”林依依对跟过来的罗卫东说道,“我记得山脚下有一种叫柴胡的草药,能退烧,你快点去!”

罗卫东点了点头,转身就冲进了漫天风雪中。

林依依则转身回屋,从系统空间里拿出了一些大米和红糖,又拿出了一小包退烧药——这是她之前用生存点兑换的,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她快速煮了一碗大米粥,加了点红糖,然后把退烧药化在粥里,小心翼翼地喂给罗小宝吃。

罗小宝已经没有力气吞咽了,林依依只能一点点地喂,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一碗粥喂完。

喂完粥,林依依又用湿毛巾给罗小宝擦了擦额头和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张兰在一旁看着,眼里充满了感激:“三弟妹,谢谢你,要是没有你,小宝今天肯定就没了。”

“二嫂,别客气,”林依依说道,“小宝会好起来的,你别太担心。”

过了一会儿,罗卫东冒着风雪回来了,手里拿着一把柴胡。林依依连忙把柴胡煮了水,让张兰给罗小宝喝下去。

不知道是退烧药起了作用,还是柴胡水起了作用,到了傍晚,罗小宝的烧退了,气息也平稳了一些,还能睁开眼睛看人了。

张兰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对林依依和罗卫东千恩万谢:“三弟妹,卫东,你们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以后你们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林依依笑了笑:“二嫂,不用这么客气,我们是一家人。以后你们要是没有粮食了,就跟我说,我们家还有点,分你们点。”

从那以后,张兰对林依依更加感激和尊敬,每天都会来帮林依依做家务、照顾院子里的蔬菜,还会把自己知道的挖野菜、识别草药的技巧教给林依依,两家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

这天,林依依想去看看陈景明。大雪封山,陈景明一个人住在牛棚里,肯定更加艰难。她跟罗卫东说了一声,就背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粮食、红薯和一些药品,冒着风雪往村西头走去。

牛棚里阴暗潮湿,四处漏风,雪花从缝隙里飘进来,落在地上,融化成水,让地面变得泥泞不堪。陈景明蜷缩在一个角落里,身上盖着一床破旧的被子,冻得瑟瑟发抖。

看到林依依进来,陈景明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依依,这么大的雪,你怎么来了?”

“陈大叔,我来看看你,”林依依把布包递给陈景明,“这是给你的粮食和药品,你快收下。天气这么冷,你要多穿点衣服,别冻着了。”

陈景明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有几斤玉米、几个红薯,还有一些感冒药和消炎药。他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哽咽着说道:“依依,谢谢你,每次都是你来看我,给我送吃的、送药。在这个年代,像你这么善良的人,真的不多了。”

“陈大叔,不用客气,”林依依说道,“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容易,我能帮一点是一点。对了,你这里这么冷,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取暖啊?”

陈景明叹了口气:“能有什么办法?只能靠这床破被子,实在冷得不行了,就起来活动活动。”

林依依环顾了一下牛棚,看到角落里有一些干草和木头,说道:“陈大叔,我们可以用干草和木头搭一个简易的炉子,这样就能取暖了。”

“搭炉子?”陈景明愣了一下,“我没有工具,也不会搭啊。”

“我会,”林依依说道,“我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见过别人搭过。我们可以用泥土和石头砌一个简单的炉子,然后用干草和木头当燃料,这样就能取暖了。”

说着,林依依就开始动手。她先在牛棚的角落里清理出一块空地,然后用石头垒了一个方形的框架,再用泥土把缝隙填上,做成一个简单的炉子。然后她又找来一些干草和木头,放在炉子里,点燃了火。

很快,炉子就烧了起来,牛棚里渐渐变得温暖起来。陈景明看着温暖的炉子,又看了看林依依,眼里充满了感激:“依依,谢谢你,你真是太能干了。”

“不用客气,陈大叔,”林依依说道,“以后你就不用再受冻了。对了,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我下次给你带来。”

陈景明摇了摇头:“不用了,有这些粮食和取暖的炉子,我已经很满足了。依依,你这么帮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

“陈大叔,你别这么说,”林依依说道,“你是个有文化的人,以后我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还需要你教我呢。对了,现在村里的人都快饿死了,大家只能吃树皮、观音土,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找到更多可食用的东西啊?”

陈景明想了想,说道:“其实,很多树皮和草根都是可以食用的,只是大家不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比如榆树的树皮,剥下来里面的内皮,洗干净后可以磨成粉,做成饼子吃;还有一种叫‘牛筋草’的草根,挖出来洗干净,煮熟了也能吃,营养还很丰富。另外,雪地里其实也有一些可食用的野果,只是被雪盖住了,不容易发现。”

林依依眼睛一亮:“真的吗?那你能不能教我识别这些树皮、草根和野果啊?这样我就能告诉村里的人,让大家都能找到吃的,不至于饿死。”

“当然可以,”陈景明说道,“只是现在雪太大了,不方便出去,等雪小一点,我带你去认识这些东西。”

“好,”林依依说道,“等雪小了,我们就去。陈大叔,你真是太厉害了,懂得这么多知识,这些知识现在能救很多人的命啊。”

陈景明叹了口气:“以前学这些知识,只是为了研究,没想到现在竟然能用来救人。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到大家吧。”

林依依和陈景明聊了一会儿,眼看天色不早了,就起身告辞:“陈大叔,我该回去了,你自己注意安全,有什么事就去村里找我。”

“好,你路上小心点,”陈景明说道,“谢谢你,依依。”

林依依笑着点了点头,转身走进了漫天风雪中。

回到家,林依依把陈景明说的可食用树皮、草根和野果的事情告诉了罗卫东。

“太好了,”罗卫东高兴地说道,“这样我们就能告诉村里的人,让大家都能找到吃的,不至于饿死了。”

“是啊,”林依依说道,“等雪小一点,我们就带着村里的人去山上找这些东西,再教大家怎么处理、怎么吃。”

第二天,雪果然小了很多。林依依和罗卫东召集了村里的一些村民,包括张兰、李秀莲、罗卫国等人,然后带着他们去山上找陈景明。

陈景明已经在山脚下等他们了。看到这么多村民,他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林依依的意思。

“大家好,我叫陈景明,”陈景明说道,“今天我来教大家识别一些可食用的树皮、草根和野果,希望能帮大家度过难关。”

村民们一开始对陈景明还有点害怕和抵触,毕竟他是“坏分子”。但看到林依依和罗卫东都很信任他,又想到自己已经快饿死了,也就放下了成见,认真地听陈景明讲解。

陈景明耐心地教大家识别榆树的树皮,告诉大家怎么剥、怎么处理;然后又教大家识别牛筋草的草根,告诉大家怎么挖、怎么煮;还教大家在雪地里寻找野果,告诉大家哪些野果能吃,哪些不能吃。

村民们学得很认真,纷纷按照陈景明教的方法去寻找可食用的东西。果然,他们找到了很多榆树树皮和牛筋草的草根,还有一些被雪盖住的野果。

回到村里,大家按照陈景明教的方法处理这些东西,榆树树皮磨成粉做成饼子,牛筋草的草根煮熟了吃,野果直接吃,味道虽然不好,但至少能填饱肚子,不至于饿死。

村里的人都非常感激陈景明和林依依,之前对陈景明的成见也消失了,再也没有人把他当成“坏分子”,反而都很尊敬他,经常有人给他送点吃的和用的。

陈景明也变得开朗了很多,经常主动教村民们识别可食用的植物,还教大家一些简单的种植技巧,比如怎么在冬天室内育苗,怎么提高粮食的产量等。

在陈景明的帮助下,村里饿死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的日子虽然依旧艰难,但至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老王头和李建国却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他们觉得,村民们日子好过了,就不会再依赖他们,他们的贪墨行为也更容易被揭发。于是,他们开始处处针对陈景明和林依依。

这天,老王头和李建国带着几个公社的干部来到了村里,说是要“检查”村里的情况。

他们首先来到了陈景明住的牛棚,看到陈景明正在教村民们识别草药,老王头立刻脸色一沉:“陈景明!你这个反革命分子,竟然还敢在这里妖言惑众!谁让你教村民们这些东西的?”

陈景明愣了一下,说道:“村长,我只是想帮大家度过难关,这些草药都是可食用的,能救很多人的命。”

“胡说八道!”李建国说道,“你一个反革命分子,能有什么好心?我看你是想趁机煽动村民,破坏革命秩序!来人啊,把他给我抓起来!”

几个公社的干部立刻上前,就要抓陈景明。

“住手!”林依依立刻站了出来,挡在陈景明面前,“李支书,你们凭什么抓陈大叔?他只是在帮大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林依依,这里没有你的事,你给我让开!”李建国说道,“陈景明是反革命分子,我们抓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不是反革命分子!”林依依说道,“他只是说了几句实话,就被发配到这里来了!他是个好人,是个有文化的人,他教大家识别可食用的植物,救了很多人的命,你们不能抓他!”

“你一个农村妇女,懂什么?”老王头说道,“陈景明就是反革命分子,这是公社定的罪!你要是再敢阻拦,我们就连你一起抓!”

村民们也都看不下去了,纷纷站出来说道:“村长,支书,陈大叔是好人,你们不能抓他!”

“是啊,陈大叔救了我们的命,你们要是抓他,我们就去公社告状!”

“我们不同意抓陈大叔!”

老王头和李建国没想到村民们会这么维护陈景明,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你们别被他骗了!他是反革命分子,你们维护他,就是反革命的同谋!”

“我们不是反革命,”张兰大声说道,“陈大叔是好人,你们才是坏人!你们把公社拨下来的救济粮都贪墨了,让我们吃树皮、吃观音土,你们才该被抓!”

张兰的话像是一颗炸弹,瞬间点燃了村民们的怒火。

“是啊!你们把救济粮都贪墨了!我们要吃饭!”

“把救济粮还给我们!”

“打倒贪官!”

村民们纷纷大声喊道,情绪越来越激动。

老王头和李建国脸色苍白,他们没想到村民们竟然敢公开反抗他们。他们知道,再这样下去,事情会闹大,对他们没有好处。

“你们……你们别胡说八道!”老王头结结巴巴地说道,“我们没有贪墨救济粮,救济粮都分给大家了!”

“你撒谎!”林依依说道,“我们都知道,公社拨下来的救济粮有很多,但你们只分给我们一点点发霉的粗粮,剩下的都被你们藏起来了!我们有证据!”

“证据?什么证据?”李建国心里一惊,问道。

林依依转身对罗卫东说道:“卫东哥,把证据拿出来。”

罗卫东点了点头,从怀里拿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公社拨给红旗生产大队的救济粮数量,还有老王头和李建国的签名。这张纸条是罗卫东上次去公社办事的时候,偷偷抄下来的。

“大家看,”林依依把纸条举起来,让村民们看,“这是公社拨给我们村的救济粮数量,一共有五百斤玉米,三百斤高粱,还有一百斤大米。但我们实际领到的,只有一百斤玉米和五十斤高粱,剩下的都被老王头和李建国贪墨了!”

村民们看到纸条,更加愤怒了:“原来他们贪墨了这么多粮食!”

“太过分了!我们一定要告他们!”

“把他们抓起来,交给公社处理!”

老王头和李建国看到纸条,脸色变得惨白,双腿都开始发抖。他们没想到,罗卫东竟然会偷偷抄下救济粮的数量。

“你……你们是诬陷!”老王头说道,“这张纸条是假的!”

“是不是假的,去公社一问就知道了!”林依依说道,“我们现在就去公社告状,让公社的领导来评评理!”

“对!去公社告状!”村民们纷纷喊道,簇拥着老王头和李建国,就往公社的方向走去。

林依依和罗卫东、陈景明也跟在后面。林依依知道,这是一个揭露老王头和李建国贪墨行为的好机会,只要把他们绳之以法,村里的村民们就能得到应有的救济粮,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到了公社,林依依把老王头和李建国贪墨救济粮的事情告诉了公社的领导,还拿出了那张纸条作为证据。公社的领导听了,非常生气,立刻派人去红旗生产大队调查。

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老王头和李建国确实贪墨了大量的救济粮,他们把粮食藏在了自己家里,还有一部分拿去镇上换了钱和年货。

公社的领导当即决定,撤销老王头和李建国的职务,没收他们贪墨的粮食,分给村民们,还对他们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村民们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救济粮,都非常高兴,纷纷对林依依和罗卫东表示感谢:“三弟妹,卫东,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们还不知道要被他们欺负多久!”

“是啊,你们真是我们村的大功臣!”

林依依笑了笑:“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我们大家要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一起度过难关。”

解决了老王头和李建国的贪墨问题,村里的气氛变得轻松了很多。村民们有了足够的救济粮,又在陈景明的帮助下,找到了很多可食用的植物,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知青们也加入了帮助村民的行列,江浩和林晓雅每天都跟着村民们一起去山上寻找可食用的植物,还教村民们读书、写字,给孩子们上课。罗春萍也和江浩、林晓雅冰释前嫌,成为了好朋友,一起为村里的事情努力。

林依依和罗卫东的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他们的院子里种满了蔬菜,系统空间里的物资也越来越丰富。陈景明经常来他们家做客,教林依依读书、写字,还和罗卫东一起讨论村里的事情,给他们出谋划策。

大雪渐渐融化,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地里的小草冒出了嫩芽,树枝也抽出了新叶,整个村庄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林依依站在院子里,看着院子里盛开的野花,还有正在忙碌的罗卫东,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她知道,这个六零年代的灾荒虽然艰难,但她和罗卫东一起努力,和村民们互相帮助,终于熬了过来。

接下来的日子,她会和罗卫东一起,努力劳动,好好过日子,把小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也会继续帮助村里的人,和大家一起,把红旗生产大队建设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