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分家后的鸡零狗碎,灾情暗涌

入伏之后,日头一天比一天烈,连着半个月没下过一滴雨,地里的玉米秆蔫头耷脑地垂着,叶子边缘卷得像晒干的纸,连村口老槐树的叶子都落了不少,空气里飘着股燥热的土腥味。

林依依每天依旧是天不亮就起身,趁着清晨的凉意去后山挖野菜。只是最近明显感觉到,野菜越来越难挖了——以前一铲子下去就能带出好几棵肥嫩的荠菜,现在得往山深处走大半里地,才能找到些零星的马齿苋和苦菜,还都长得瘦小干瘪。

“系统,探测附近可食用资源。”林依依蹲在一片草丛里,在心里召唤系统。

【叮——资源探测启动,方圆百米内可食用资源:马齿苋12株(长势较差)、蒲公英8株、小根蒜5株,无其他可食用野菜\/野果。】

系统的提示音依旧机械,林依依却忍不住叹了口气。这才刚入伏,野菜就少成这样,要是真到了灾荒年,怕是连草根都难找。

她麻利地把仅有的几株野菜挖出来,放进竹篮里,正准备往更深的山里走,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还有张兰大着嗓门的说话声:“三弟妹,你也来挖野菜啊?这天儿热的,野菜都快绝种了,你挖到多少了?”

林依依回头,就看见张兰挎着个空竹篮,慢悠悠地走过来,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她的篮子,脸上带着点不怀好意的笑。

“二嫂,刚挖了点,不多。”林依依把篮子往身后挪了挪,笑眯眯地说道,“这天太旱了,野菜确实不好找,二嫂要是想挖,得往山里头再走点。”

张兰探头探脑地想看清她篮子里的东西,见林依依挡着,心里有点不痛快,撇了撇嘴:“往山里头走?那多累啊,再说也不安全。我看你这篮子里的野菜虽然不多,但看着挺嫩的,三弟妹,你看你和卫东就两口人,也吃不了多少,不如分我点?”

林依依心里了然,就知道张兰是来蹭野菜的。自从分家后,张兰就没少打着“一家人”的旗号来占便宜,今天借点盐,明天要块红薯,林依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现在连野菜都想蹭。

“二嫂,这野菜是不多,”林依依故作为难地说道,“卫东哥每天上工干重活,耗体力,我得给他留点拌面条吃。再说,这野菜也是我辛辛苦苦挖的,二嫂要是想要,自己去挖就是了,也不费劲。”

“你这话说的,”张兰脸一沉,“什么叫不费劲?我刚才在山脚下转了半天,一棵像样的野菜都没找到!你年轻腿脚快,往山里走也方便,多分我点怎么了?都是一个爹一个娘生的,分家了就这么见外?”

“二嫂,话可不能这么说,”林依依收起笑容,语气平静却带着锋芒,“分家的时候,粮食、农具都是按规矩分的,二嫂家分的粮食比我们三房多,孩子也小,吃的少,按理说日子比我们好过。我们家卫东哥是壮劳力,吃的多,这野菜也是给他补充营养的,我要是分你了,卫东哥吃什么?”

“你!”张兰被怼得说不出话来,气鼓鼓地瞪着林依依,“我看你就是小气!一点野菜都舍不得!难怪春萍说你是狐狸精,只会勾着卫东,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家人!”

“二嫂,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林依依眼神一冷,“春萍年纪小,不懂事,你作为长辈,也跟着胡说八道?我和卫东哥好好过日子,没招你没惹你,你要是再这么说话,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张兰没想到林依依这么硬气,以前那个怯懦的三媳妇怎么变得这么厉害?她心里有点发怵,但嘴上还是不服软:“我胡说什么了?我说的是实话!你就是小气!”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了罗卫东的声音:“二嫂,你怎么在这里?”

两人回头,就看见罗卫东扛着锄头,快步走了过来。他今天上工的地方离后山近,提前下工想过来接林依依,没想到正好撞见张兰和林依依争执。

“卫东,你可来了!”张兰像是找到了救星,立刻委屈地说道,“你媳妇太小气了!我就是想跟她要点野菜,她不仅不给,还骂我!”

“二嫂,你这话不对,”林依依抢先说道,“我什么时候骂你了?是你非要抢我的野菜,我不给,你就说我是狐狸精,还说我眼里没有家人,这话我可没说错吧?”

罗卫东皱了皱眉,看向张兰:“二嫂,依依说得对,这野菜是她辛辛苦苦挖的,我们家确实需要,不能给你。再说,分家后各家过各家的日子,你想要野菜,自己去挖就是了,别为难依依。”

“卫东,你怎么也帮着她说话?”张兰气得不行,“我是你二嫂!她是外人!你胳膊肘怎么往外拐?”

“依依不是外人,是我媳妇,”罗卫东语气坚定,“我们三房的日子,自然是先顾着自己。二嫂要是实在挖不到野菜,不如回家问问二哥,让他多挣点工分,换点粮食,总比在这里抢别人的野菜强。”

张兰被罗卫东说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狠狠地瞪了林依依一眼,转身就走了,嘴里还嘟囔着:“没良心的东西!以后你们有事,别想我帮忙!”

林依依看着她的背影,忍不住笑了:“卫东哥,你刚才说得真解气。”

罗卫东放下锄头,拿起她的竹篮看了看,心疼地说道:“挖了这么点?这天太旱了,以后别往山里走这么远了,不安全。”

“没事,我心里有数,”林依依说道,“再往里面走点,说不定能找到点野果什么的。你怎么提前下工了?”

“今天的活提前干完了,队长让我们早点回来歇着,”罗卫东说道,“我想着你早上出来这么久,怕你出事,就过来接你了。走吧,我们一起往里面走走,要是找不到,就早点回去。”

两人并肩往山深处走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倒也不那么热了。罗卫东走在外面,小心翼翼地拨开路边的杂草和树枝,护着林依依。

“卫东哥,你说这天气怎么这么旱?再不下雨,地里的庄稼怕是要绝收了。”林依依说道,语气里带着点担忧。

“谁说不是呢,”罗卫东叹了口气,“队长最近也愁得不行,每天都组织大家去地里浇水,可河里的水也不多了,根本浇不过来。要是再不下雨,今年的秋收怕是要完了。”

林依依心里清楚,这就是灾荒来临的前兆。系统早就提示过,1960年的秋天,会出现大面积的干旱,粮食减产严重,紧接着就是长达两三年的灾荒,饿死人的事情会屡见不鲜。

“那我们得抓紧时间多囤点粮食了,”林依依说道,“除了挖野菜,我们还可以把家里的红薯和土豆多存点,再看看能不能换点玉米和高粱。”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罗卫东说道,“我最近多加点班,多挣点工分,到时候换点粮食回来。你也别太累了,挖野菜够吃就行,安全第一。”

两人聊着天,不知不觉走到了山深处,这里的树木更茂盛,空气也更湿润。林依依再次召唤系统:“系统,探测资源。”

【叮——资源探测启动,方圆百米内可食用资源:野山楂树1棵(果实成熟)、蕨菜20株(长势良好)、野蘑菇15朵(可食用)、泉水1处(安全饮用)。】

“太好了!卫东哥,前面有野山楂树,还有蕨菜和野蘑菇!”林依依眼睛一亮,拉着罗卫东就往前跑。

果然,前面不远处有一棵野山楂树,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山楂果,沉甸甸地挂在枝头,看着就让人有食欲。树下的草丛里,长着一片肥嫩的蕨菜,旁边还有一片白色的野蘑菇,看起来新鲜又美味。

“这么多好东西!”罗卫东也高兴坏了,“我们赶紧摘,不然等会儿有人来了就麻烦了。”

两人分工合作,林依依摘山楂果,罗卫东挖蕨菜、采蘑菇,很快就摘了满满一篮子山楂果,挖了两大捆蕨菜,采了一布兜野蘑菇。

“够了够了,再多就拿不下了。”林依依说道,看着满满的收获,心里美滋滋的。

“嗯,我们回去吧,”罗卫东说道,扛起蕨菜,提着蘑菇,林依依提着山楂果,两人开开心心地往山下走。

回到家,林依依先把山楂果洗干净,一部分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准备做成山楂干,另一部分用糖腌起来,做成山楂酱,既能当零食,又能开胃。然后她又把蕨菜焯水,用盐腌起来,这样能放得更久,蘑菇则当天晚上就炒了吃。

晚饭的时候,林依依做了蘑菇炒鸡蛋、凉拌蕨菜、玉米糊糊和蒸红薯,一桌子饭菜香气扑鼻。罗卫东吃得狼吞虎咽,一边吃一边说:“依依,你做的饭越来越好吃了,这蘑菇真鲜,比肉还香。”

“好吃你就多吃点,”林依依笑着说,“明天我把山楂干晒好,再做点山楂酱,以后你上工的时候可以带着,饿了就吃点。”

“好,”罗卫东点了点头,心里暖暖的。自从娶了林依依,他的日子就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每天下工回来,能吃上热乎饭,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有人关心他、疼他,这是他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两人正吃着饭,就听见院子门口传来了敲门声,是大嫂李秀莲。

“三弟妹,在家吗?”李秀莲的声音传来。

林依依起身打开门:“大嫂,快进来坐,还没吃饭吧?一起吃点。”

李秀莲走进来,看了看桌子上的饭菜,眼神里闪过一丝羡慕,摇了摇头:“不了,我已经吃过了。我来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多余的盐?我们家的盐吃完了,想去供销社买,又没粮票了。”

分家的时候,每家分了一斤盐,按理说应该够吃一阵子,看来李秀莲是把盐省下来了,想多囤点粮食。

林依依心里了然,转身去屋里拿了一小包盐,递给李秀莲:“大嫂,拿着吧,我们家还有不少。”

“谢谢你啊,三弟妹,”李秀莲接过盐,感激地说道,“等以后我们家有粮票了,就去供销社买了还你。”

“不用不用,一点盐而已,不用还。”林依依说道。

李秀莲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目光落在篮子里的山楂果和蕨菜上,犹豫了一下,说道:“三弟妹,你这野菜挖得真不少,还有野山楂,真是运气好。”

“是啊,今天往山深处走了走,刚好遇到了。”林依依说道。

李秀莲叹了口气:“我们家卫国今天也去挖野菜了,挖了半天,就挖了点苦菜,孩子都不爱吃。这天气越来越旱,野菜也越来越少了,以后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是啊,”林依依说道,“我们得多存点粮食和野菜,才能熬过这个冬天。大嫂要是挖不到野菜,就跟我说,我们家挖得多,分你点。”

李秀莲眼睛一亮,连忙说道:“那真是太谢谢你了,三弟妹。你真是个好人,比二弟妹强多了。”

提到张兰,李秀莲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二弟妹那个人,整天就知道占便宜,今天还去我家,想借我们家的红薯,我没借她,她还不高兴,说我小气。”

林依依笑了笑,没说话。她知道李秀莲也是个精明人,平时省吃俭用,就为了囤积粮食,能让她说出这样的话,看来是真的遇到难处了。

“大嫂,以后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能帮的我们一定帮。”罗卫东说道。

“好,好,”李秀莲点了点头,又说了几句闲话,才起身告辞。

送走李秀莲,林依依和罗卫东继续吃饭。

“大嫂也挺不容易的,带着两个孩子,还要操持家务。”林依依说道。

“是啊,大哥上工也很辛苦,”罗卫东说道,“以后我们要是有多余的野菜和粮食,就分他们点,都是一家人。”

林依依点了点头。虽然分家了,但毕竟是一家人,互相帮衬着,才能在灾荒中活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天气依旧炎热干燥,地里的玉米和高粱已经开始枯萎,队长组织大家每天都去河里挑水浇地,可河里的水位越来越低,很快就见底了。

公社也传来了消息,说今年粮食可能会减产,让各个生产大队做好准备,节约用粮。这个消息让村民们都慌了神,大家都开始疯狂地囤积粮食和野菜,有的村民甚至把家里的家具都拿去镇上换粮票了。

供销社里的粮食也变得紧张起来,很多时候都要排队才能买到,而且限量供应。粮票的价格也涨了起来,以前一斤粮票能换一斤玉米,现在一斤粮票只能换八两玉米了。

张兰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都去村里的各个角落挖野菜,挖不到就去蹭别人家的,今天去大房借红薯,明天去老两口那里要小米,闹得鸡犬不宁。

这天,张兰又来到了林依依家,一进门就哭丧着脸:“三弟妹,卫东,你们可得帮帮我啊!我们家快揭不开锅了,孩子们都饿哭了!”

林依依和罗卫东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无奈。

“二嫂,你家的粮食呢?分家的时候分了不少啊。”罗卫东问道。

“粮食早就吃完了!”张兰说道,“我们家人口多,三个孩子都在长身体,吃得也多,再加上最近上工累,消耗大,粮食哪够吃啊?”

其实林依依知道,张兰家的粮食根本没吃完,她是想把粮食存起来,然后来蹭别人家的,这样就能多囤点。

“二嫂,我们家的粮食也不多了,”林依依说道,“卫东哥每天上工,吃得也多,我们还得留着过冬呢。”

“三弟妹,你就别骗我了!”张兰说道,“我昨天还看到你去镇上买东西了,肯定买了不少粮食!你就分我点吧,哪怕给我几斤玉米也行,不然孩子们都要饿死了!”

“二嫂,我去镇上买的是盐和酱油,还有点蔬菜种子,根本没买粮食,”林依依说道,“供销社里粮食限量供应,我也买不到啊。”

“我不信!”张兰说着,就往屋里闯,想去看看粮缸里有没有粮食。

罗卫东一把拦住她:“二嫂,你这是干什么?我们家确实没多余的粮食,你要是再这样,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张兰被罗卫东的气势吓到了,不敢再往前闯,只能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你们太狠心了!都是一家人,你们就眼睁睁看着我们家孩子饿死吗?我不管,你们今天必须分我点粮食,不然我就不走了!”

林依依看着她撒泼的样子,心里又气又好笑。她知道,对付张兰这种人,不能一味地忍让,不然她会得寸进尺。

“二嫂,你要是真的揭不开锅了,可以去找队长,让队长帮忙想想办法,”林依依说道,“或者你让二哥多挣点工分,去公社换点粮食,总比在这里撒泼强。”

“找队长有什么用?队长也没粮食!”张兰哭着说道,“你二哥每天都在拼命上工,可工分换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我不管,我今天就要在这里等着,你们不给我粮食,我就不走!”

就在这时,老两口听到动静,走了过来。王秀兰看到张兰坐在地上哭,皱了皱眉:“张兰,你这是干什么?又在闹什么?”

“娘!”张兰看到王秀兰,哭得更厉害了,“三弟妹和卫东太狠心了,我们家快揭不开锅了,我来借点粮食,他们不给,还赶我走!”

“你胡说什么!”罗卫东说道,“娘,我们家确实没多余的粮食,二嫂她是在撒泼!”

王秀兰看向林依依,林依依点了点头:“娘,二嫂家的粮食根本没吃完,她就是想蹭我们家的。”

王秀兰心里也清楚张兰的为人,叹了口气:“张兰,你起来吧。分家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各自的日子各自过,你怎么就不听呢?家里的粮食都是孩子们辛辛苦苦挣来的,你怎么能去抢呢?”

“娘,我不是抢,我是借!”张兰说道。

“借也不行!”王秀兰说道,“你要是真的有困难,我这里还有点小米,给你两斤,你拿回去给孩子们熬粥喝。以后别再去麻烦老三和依依了,他们也不容易。”

说着,王秀兰转身回屋,拿了两斤小米出来,递给张兰。

张兰接过小米,心里虽然不满意,但也不敢再闹了,只能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说道:“谢谢娘。”

然后她狠狠地瞪了林依依一眼,转身走了。

王秀兰看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这张兰,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依依,卫东,你们别跟她一般见识。”

“知道了,娘。”林依依和罗卫东异口同声地说道。

“这天气越来越旱,粮食也越来越紧张,你们也要多存点粮食和野菜,”王秀兰说道,“以后日子会越来越难,凡事都要靠自己。”

“我们知道了,娘,你和爹也要注意身体。”林依依说道。

王秀兰又说了几句叮嘱的话,才转身回屋。

林依依和罗卫东回到屋里,罗卫东叹了口气:“二嫂真是太能闹了,以后怕是还会来。”

“来了也不怕,”林依依笑了笑,“我们只要坚持原则,不给她占便宜,她闹几次就没意思了。再说,有娘在,她也不敢太过分。”

罗卫东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们还是赶紧多囤点粮食吧,免得以后真的揭不开锅了。”

接下来的日子,林依依和罗卫东更加努力地囤积物资。罗卫东每天都加班上工,多挣工分,换回来的粮食都小心翼翼地存起来;林依依则每天都往山深处走,挖野菜、摘野果、采蘑菇,有时候还能挖到一些草药,晒干了拿到镇上的药铺去卖,换点钱和粮票。

院子里的蔬菜也长得很好,白菜、萝卜都长得肥嫩,黄瓜、西红柿也结了不少,林依依每天都摘一些,要么炒着吃,要么腌起来,存着冬天吃。

系统的物资存储功能派上了大用场,林依依把多余的粮食、野菜、蔬菜都存进系统空间里,不用担心发霉、生虫,空间里的时间是静止的,存进去是什么样子,拿出来还是什么样子。

村里的村民们也都在想尽办法囤积粮食,有的村民去河里捕鱼,有的去山上打猎,有的则把家里的鸡、鸭都杀了,腌起来存着。

知青们的日子也变得艰难起来,他们本来就没多少粮食,现在粮食紧张,工分换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只能跟着村民们一起去挖野菜、摘野果。江浩和林晓雅也放下了身段,每天天不亮就去山上挖野菜,虽然挖得不多,但也能勉强糊口。

罗春萍经过上次的事情后,收敛了不少,不再去找江浩的麻烦,而是每天跟着张兰一起去挖野菜、做家务,性子也沉稳了一些。张兰虽然还是爱占便宜,但看到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也不敢太过分了,只能老老实实地干活,想办法让家人活下去。

这天,林依依正在院子里晾晒草药,忽然听到村里传来一阵敲锣声,还有队长的吆喝声:“大家注意了!公社来了通知,明天开始,每个生产大队按人口分粮,每户只能分十斤玉米,五斤高粱!大家明天早上都去大队部排队领粮!”

这个消息让村民们都炸开了锅。十斤玉米和五斤高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根本不够吃多久,尤其是人口多的家庭,顶多只能吃半个月。

“这怎么够吃啊?队长,能不能多给点?”有村民大声喊道。

“没办法啊,公社的粮食也紧张,”队长的声音传来,“这还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大家省着点吃,熬到秋收再说吧!”

村民们都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秋收?现在地里的庄稼都快枯萎了,哪还有什么秋收?

林依依心里也清楚,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会越来越难。她必须抓紧时间,囤积更多的物资,才能在灾荒中安然无恙。

第二天一早,林依依和罗卫东就去大队部排队领粮。大队部的院子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村民们都拿着袋子,脸上带着焦虑的神色。

林依依和罗卫东排了将近两个小时的队,才领到了属于他们的十斤玉米和五斤高粱。看着袋子里少得可怜的粮食,林依依心里暗暗庆幸,幸好她提前囤积了不少粮食和野菜,不然真的要饿肚子了。

领完粮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李秀莲和罗卫国。他们也领到了粮食,李秀莲手里紧紧地攥着袋子,像是攥着什么宝贝。

“三弟妹,卫东,领到粮了?”李秀莲问道。

“领到了,”林依依点了点头,“大嫂,你们也领到了?”

“嗯,”李秀莲叹了口气,“就这么点粮食,根本不够吃多久。我打算把这些粮食都存起来,平时就吃野菜和红薯,尽量省着点。”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林依依说道,“现在粮食越来越紧张,只能省着点吃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各自回家了。

回到家,林依依把领到的粮食放进系统空间里,然后对罗卫东说:“卫东哥,我们以后尽量少吃粮食,多吃野菜和蔬菜,把粮食都存起来,留着冬天最困难的时候吃。”

“好,听你的,”罗卫东说道,“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吃什么都无所谓。”

林依依看着他憨厚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只要和罗卫东一起努力,有系统的帮助,他们一定能熬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接下来的日子,天气依旧没有好转,地里的庄稼彻底枯萎了,公社也不再分粮了,村民们只能靠自己囤积的粮食和野菜过日子。村里开始出现了饿肚子的情况,有的村民因为没有粮食,只能吃草根、树皮,甚至有人吃观音土,结果吃坏了肚子,上吐下泻。

林依依和罗卫东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他们有足够的粮食和野菜,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林依依还经常给老两口送点粮食和野菜,让他们也能吃饱饭。

张兰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们本来就没囤积多少粮食,现在粮食吃完了,只能靠挖野菜过日子,三个孩子经常饿哭,张兰也整天愁眉苦脸的,再也没有心思去占便宜了。

这天,林依依正在家里做饭,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孩子的哭声,还有张兰的叹息声。她走到院子里,看到张兰的小儿子罗小宝正坐在门口哭,张兰站在一旁,脸色憔悴。

“二嫂,小宝怎么了?”林依依问道。

张兰看到林依依,叹了口气:“还能怎么了?饿的呗。家里的野菜都挖完了,粮食也吃完了,孩子实在饿得受不了了。”

罗小宝看到林依依,哭着说道:“三婶,我饿,我想吃红薯,我想吃鸡蛋。”

林依依心里一软,转身回屋,拿了两个红薯和一个鸡蛋,递给罗小宝:“小宝,拿着吃吧。”

罗小宝接过红薯和鸡蛋,立刻不哭了,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张兰看着孩子吃得香甜的样子,眼里泛起了泪光:“三弟妹,谢谢你,以前是我不对,我不该总想着占便宜,不该说你的坏话。”

林依依笑了笑:“二嫂,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都是一家人,互相帮衬着是应该的。以后你们要是没粮食了,就跟我说,我们家还有点,分你们点。”

张兰感激地说道:“谢谢你,三弟妹,你真是个好人。以后我一定好好干活,不再占便宜了。”

林依依点了点头:“好,只要好好干活,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从那以后,张兰真的变了很多,不再爱占便宜了,每天都跟着罗卫军一起上工,努力挣工分,还经常帮着林依依做家务、照顾院子里的蔬菜。林依依也经常分一些粮食和野菜给他们家,两家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

村里的气氛也渐渐变得团结起来,大家不再互相算计、互相争抢,而是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哪家没有粮食了,其他家就分点给他们;哪家有人生病了,大家就一起帮忙照顾。

林依依知道,这就是人性的光辉,在灾难面前,大家总能放下矛盾,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

只是她也清楚,这只是暂时的,随着灾荒越来越严重,粮食越来越少,人性的弱点也会暴露出来,到时候,村里的矛盾还会爆发。

但她现在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平静,努力囤积更多的物资,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同时也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天,林依依打算去深山里挖点草药,换点钱和粮票。她跟罗卫东说了一声,就背着竹篮,往山深处走去。

越往山里走,树木越茂盛,光线也越暗。林依依一边走,一边召唤系统探测资源,不知不觉走到了深山的一处山谷里。

【叮——资源探测启动,方圆百米内可食用资源:人参1株(年份较短)、灵芝1朵、野菜若干;危险预警:前方二十米处有人类活动痕迹,无明显危险。】

林依依心里一动,深山里怎么会有人?难道是其他村的村民?

她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去,绕过一棵大树,就看到山谷里有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男人,正坐在一块石头上,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

男人看起来有四十多岁,头发花白,脸上带着疲惫的神色,但眼神却很清澈,透着一股书卷气。他的衣服上打满了补丁,裤腿上沾满了泥土,看起来像是在这里待了很久。

林依依认出他了,他就是住在村西头牛棚里的“坏分子”,听说以前是大学里的教授,因为被人举报,才被发配到这里来的。村里的人都很怕他,觉得他是“反革命”,不敢跟他说话,甚至还有人欺负他。

男人也看到了林依依,吓了一跳,连忙把书藏在身后,警惕地看着她:“你是谁?你怎么会在这里?”

林依依笑了笑,说道:“大叔,我是红旗生产大队的,我来这里挖草药。你放心,我没有恶意。”

男人看着林依依真诚的眼神,警惕的神色稍微放松了一些,但还是没有说话。

林依依走到他面前,看到他面前的地上放着一个破旧的碗,碗里只有一点野菜汤,心里有些同情:“大叔,你在这里多久了?还没吃饭吧?”

男人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在这里已经快一年了。谢谢你,我已经吃过了。”

林依依看得出来,他在撒谎,碗里的野菜汤根本不够吃。她从竹篮里拿出两个红薯和一个馒头,递给男人:“大叔,拿着吃吧,我看你也饿了。”

男人愣住了,看着林依依手里的红薯和馒头,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感激。他在这里待了一年,受尽了白眼和欺负,从来没有人愿意对他这么好,更没有人愿意给他东西吃。

“这……这是给我的?”男人声音颤抖地问道。

“是啊,大叔,拿着吃吧,”林依依说道,“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容易,多吃点东西,才能有力气活下去。”

男人接过红薯和馒头,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哽咽着说道:“谢谢你,小姑娘,谢谢你。”

“不用客气,大叔,”林依依说道,“你以前是教授吧?我听说你很有文化。”

男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自豪的神色:“我以前是燕京大学的教授,教历史的。”

“哇,你好厉害啊!”林依依说道,“我一直都很佩服有文化的人。大叔,你为什么会被发配到这里来啊?”

男人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还不是因为说了几句实话,被人举报了,说我是反革命,就被发配到这里来了。”

林依依心里有些感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多少有才华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被打压、被流放,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大叔,你别灰心,”林依依说道,“总有一天,你会平反的,会回到城里,回到你喜欢的讲台。”

男人看着林依依,眼神里充满了希望:“真的吗?我还能回去吗?”

“当然能,”林依依说道,“好人总会有好报的,你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出头之日的。”

男人点了点头,擦干眼泪,说道:“谢谢你,小姑娘,你真是个善良的人。我叫陈景明,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比如读书、写字,都可以来问我。”

“好啊,陈大叔,”林依依笑着说道,“我叫林依依,以后我会经常来看你,给你送点吃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林依依知道了陈景明的更多事情。他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女儿,都在城里,自从他被发配到这里来,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们,不知道她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林依依心里暗暗想着,以后一定要多来看看陈景明,给他送点吃的,顺便也能向他请教一些问题。陈景明是个有文化的人,跟他聊天,能学到很多东西。

眼看天色不早了,林依依说道:“陈大叔,我该回去了,以后我会经常来看你的。”

陈景明点了点头:“好,谢谢你,依依,路上小心点。”

林依依转身往山下走,心里想着,陈景明虽然是被发配来的“坏分子”,但他本性不坏,只是被时代所迫。在这个灾荒年代,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她能帮一点是一点。

回到家,林依依把今天遇到陈景明的事情告诉了罗卫东。

罗卫东皱了皱眉:“依依,你以后别再去看他了,他是‘坏分子’,跟他走得太近,会被人说闲话的,说不定还会被公社批评。”

“我知道,”林依依说道,“但陈大叔是个好人,他只是说了几句实话,就被发配到这里来了,太可怜了。我们帮他一把,又不会怎么样,只要我们不告诉别人,谁会知道?”

罗卫东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善良,但现在这个年代,人心险恶,凡事都要小心点。你要是真的想帮他,就偶尔给他送点吃的,别跟他走得太近。”

“好,我知道了,”林依依说道,“我会小心的。”

罗卫东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他知道林依依的性子,善良、心软,只要她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他能做的,就是支持她,保护她,不让她受到伤害。

接下来的日子,林依依果然经常去看望陈景明,给他送点粮食、野菜和药品。陈景明也经常教林依依读书、写字,还跟她讲一些历史故事和外面的世界。林依依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这个特殊的年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村里的人虽然偶尔会看到林依依往深山里走,但也没有人多想,只当她是去挖野菜、摘野果。张兰和李秀莲虽然知道陈景明的事情,但她们也被林依依的善良打动了,没有到处说闲话,反而偶尔会让林依依给陈景明带点吃的。

灾荒的阴影越来越浓,村里已经开始有人饿死了,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没有劳动力,囤积的粮食也少,熬不过去就去世了。公社的干部也很少下来了,就算下来,也是催着大家上工,根本不管村民的死活。

村长和大队支书更是趁机贪墨,把公社拨下来的少量救济粮偷偷藏起来,要么自己吃,要么拿去镇上换钱,根本不分给村民。村民们虽然知道,但也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

林依依和罗卫东的日子依旧过得安稳,他们有足够的粮食和物资,还有系统的保护,根本不用担心饿肚子。但他们也没有忘记帮助别人,经常给村里的老弱病残送点粮食和野菜,让他们能多活几天。

林依依知道,真正的灾荒还没有到来,接下来的冬天,会更加艰难。但她有信心,只要和罗卫东一起努力,有陈景明的陪伴,有村民们的互相帮助,他们一定能熬过这个冬天,迎来春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