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由都市”商队带来的思想病毒,并未像烈性瘟疫般瞬间击倒大片宿主,却如同一种潜伏期漫长的慢性毒素,悄无声息地在“守望者”的肌体深处,催生着细微却不容忽视的涟漪。这些涟漪,最初只在某些特定的水域荡漾——主要集中在那些后期加入、且个人能力较为突出的幸存者群体之中。

对于早期跟随陈默一家建立堡垒、经历过最艰难创业期的“元老”们而言,“守望者”不仅仅是庇护所,更是他们用血汗浇筑的家园,集体主义与贡献点制度是维系这个家的基石,早已融入血脉。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居民,制度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生存保障和上升通道,他们对此更多的是依赖与拥护。

但那些后期加入者,尤其是凭借一身本事(无论是战斗、技术还是其他特长)被吸纳进来的精英,心态则复杂得多。他们认可“守望者”的强大与秩序,但也保留着更多末世中形成的、强烈的自我生存意识和价值实现需求。商队那套“个人自由论”和“强者支配说”,恰好精准地撩拨了他们心中那根隐秘的弦。

在护卫队训练间隙,不再是纯粹的战术交流,偶尔会夹杂着一些低声的抱怨。

“妈的,上次任务那么危险,贡献点也就比常规巡逻多那么一点。要是按‘自由都市’那套,凭咱哥几个的本事,早该换到更好的装备了。”一个身手矫健、近期刚立下战功的小队长孙魁,灌了一口水,对身旁的同伴嘟囔道。他是在堡垒规模扩大后,带着原班人马投靠过来的,悍勇有余,但对集体的归属感远不如早期成员。

“就是,感觉有点大锅饭的意思了。能力强有什么用?还不是得跟着大家一起‘平均’。”另一名同样后期加入的狙击手附和道,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把普通制式步枪,想起了商队里那支带着先进瞄准镜的、却需要天价贡献点的好枪。

在技术研发中心,气氛也变得有些微妙。高级工程师王磊,是陈浩费尽心思从某个废弃研究所“挖”来的电子专家,能力出众,为无线电中继网的搭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刻,他看着桌上商队带来的一块高集成度电路板样品,眼中满是痴迷,但一想到兑换它所需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贡献点数额,眉头就紧紧锁起。

“王工,要是咱们这儿也能像他们说的那样,按项目成果直接分红该多好。”他手下的一名助手,同样是被商队理念影响的年轻技术员,低声感慨,“这块板子要是能拆解研究透了,对我们帮助多大啊!可现在……唉,审批流程太慢了,资源申请也难。”

王磊没有反驳,只是沉默地看着那块电路板,内心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他觉得自己创造的价值,远高于目前制度所给予的回报。

甚至在负责资源管理的仓储部门,也出现了不和谐音。一名新提拔的、以精明能干着称的副主管,在处理一批商队交换来的稀有金属时,私下对心腹抱怨:“看看人家,这才叫懂得经营!好东西就该用在刀刃上,集中给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咱们倒好,什么都讲究个计划分配,平衡来平衡去,效率太低了!”

这些微词和抱怨,起初只是在小圈子里私下流传,并未形成公开的对抗。但它们如同水下的暗礁,虽然不露声色,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水流”的走向。

工作积极性上,一些原本抢着承接危险或复杂任务的精英,开始变得“精于计算”,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贡献点回报率更高、或个人更容易出成绩的任务,对于需要团队协作、收益均摊的集体项目,热情有所减退。

人际关系上,一种无形的隔阂开始出现。那些坚持集体主义的老居民,与这些开始信奉“强者自应多得”的新锐精英之间,虽然表面维持着和平,但偶尔的眼神交流和只言片语中,已能感受到一丝理念不同带来的疏离感。

陈雪的情报网络如同精密的传感器,捕捉到了这些细微的变化。一份份更加详尽的报告摆在了陈默的案头,上面不仅列出了受影响人员的名字,还分析了他们的背景、诉求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陈默看着报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情况比他预想的要复杂一些。这些产生动摇的人,并非奸恶之徒,其中不少确实为“守望者”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的不满,源于一种被压抑的、渴望获得与自身能力更匹配回报的诉求,而商队的理论,恰好为他们提供了看似合理的宣泄口和理论依据。

这不再是简单的敌我矛盾,而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内部分歧与理念碰撞。

“涟漪已经泛起,”陈默对身边的陈雪和陈建国说道,“堵不如疏。我们需要正视这些声音,但更要引导它们。”

他下达了新的指令:

“内政总署,着手研究贡献点制度的优化方案,考虑在保持基本公平的前提下,引入更灵活的、对特殊贡献和监端人才的额外激励模块,但必须经过民主评议和监督。”

“监察司,加强对内部舆论的监控和引导,组织几次公开辩论,让不同的观点在规则范围内碰撞,但核心底线不能动摇——‘守望者’的根基是集体生存,任何人的‘自由’都不能建立在损害集体利益的基础上。”

“同时,陈雪,加大对商队核心成员的监控力度,我要知道他们除了散布言论,还有没有其他动作。”

内部的涟漪,考验着“守望者”制度的韧性与领导者的智慧。

风暴尚未降临,但水面的波动,已经预示着更深层的动荡可能即将来临。能否平息这些涟漪,将其转化为制度自我完善的动力,将决定这个新兴势力是走向分裂,还是变得更加成熟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