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末世重生我的保垒无敌家族 > 第490章 理念的冲击:个人自由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0章 理念的冲击:个人自由论

“自由都市”商队的到来,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守望者”内部激起的涟漪远超单纯的物资交易。那些光鲜亮丽的商品,那些来自远方的、充满诱惑力的描述,像是一层甜美的糖衣,包裹着内核尖锐、极具颠覆性的思想钢钉,被商队成员在交易与交谈中,不动声色地敲进了一些人的心里。

贸易区的喧嚣之下,潜流暗涌。

一名刚刚用自己积攒了许久的贡献点,加上部分实物,从商队那里换到了一把带有先进瞄准镜的狙击步枪配件的精锐狙击手,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冰凉的金属部件。商队的一名成员,一边帮他打包,一边状似随意地闲聊:

“兄弟,好眼光!这玩意儿,在咱们‘自由都市’,只有最顶尖的猎手才配得上。像你这样的本事,要是在我们那儿,早就住进内城,享受最好的待遇了,哪还需要辛辛苦苦攒什么‘点数’?”

狙击手动作微微一顿,没有接话,但眼神闪烁了一下。

在工坊区,一名技术骨干对商队带来的一批高精度加工工具艳羡不已,但所需兑换的贡献点堪称天价,几乎是他数年的积蓄。商队的另一名成员,恰好“路过”,叹息着摇头:

“可惜了啊……这些工具要是给了你,肯定能发挥更大作用。你们这制度啊,什么都讲究平均,讲究积累,像您这样有真本事的人,反而被拖累了。要是在我们那儿,凭你的技术,拉个团队,接几个大单,这些东西早就到手了,哪用等这么久?”

技术骨干看着那些工具,眉头紧锁,第一次对那套他曾经觉得公平的贡献点制度,产生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怼。

甚至连内政总署的一名年轻干事,在负责与商队对接物资清点时,也被金不换“无意”中透露的“自由都市高效管理模式”所吸引。

“我们那里,没这么多繁琐的流程。”金不换端着热气腾腾的(来自商队的)咖啡,侃侃而谈,“管理者拥有极大的自主权,看中哪个项目,资源立刻倾斜,效率极高。哪像你们,拨点款、调个人,都要层层审批,讨论什么‘公平’、‘影响’。末世之中,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一切啊。过多的民主,有时候就是低效的代名词。”

年轻的干事听着,对比着自己每日处理的、争吵不休的居民纠纷和复杂的贡献点核算,内心竟隐隐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

这些言论,如同病毒,在特定的群体中悄然传播。

“绝对自由”—— 强调个人意志和选择的至高无上,反对集体对个人的“束缚”。

“强者支配”——认为社会资源天然应向能力更强者倾斜,弱者被淘汰是自然规律,所谓的“公平”是对强者的不公和对整体的拖累。

对贡献点制度的质疑——将其污名化为“大锅饭”、“养懒汉”、“限制天才发展的枷锁”。

这些论调,精准地击中了一部分人的心理:

· 那些自恃能力出众,却觉得在现有制度下晋升缓慢、回报与付出不匹配的人。

· 那些天性崇尚力量与自由,对集体纪律和繁琐规则感到不耐的人。

· 那些在末世中失去太多,内心充满不安全感,渴望抓住更多实实在在资源的人。

一时间,堡垒内部原本相对统一的思想氛围,出现了细微的裂痕。酒馆里、工坊休息时,开始出现一些压低了声音的争论。

“我觉得人家说得有点道理,咱们是不是太平均主义了?”

“放屁!没有集体,你早就死在丧尸嘴里了!还谈什么个人发展?”

“可是……如果我能用那把好枪,肯定能杀更多丧尸,立更大功劳,这对集体不是更有利吗?为什么不能给我特殊待遇?”

“都特殊待遇,那还叫公平吗?制度还要不要了?”

争论往往没有结果,但不和谐的声音确实出现了。

陈雪的情报网络将这些零星却危险的苗头,及时汇总到了陈默面前。名单上,记录着那些与商队成员有过深入交流、并且流露出明显倾向性的人员信息。

陈默看着名单,眼神冰冷。他预料到会有冲击,但没想到对方的“理念武器”如此精准和具有蛊惑性。这比真刀真枪的进攻更难防御。

他没有立刻采取强制措施打压言论。他知道,思想上的问题,单纯靠压制是无法解决的,反而可能激起逆反心理。

“让陈建国在内政会议上,组织一次关于‘贡献点制度与集体生存关系’的公开讨论,鼓励不同意见发声,但要做好引导和解释工作。”

“通知陈锋,在军队内部,加强忠诚教育和集体主义宣讲,用事实和战例说话。”

“陈浩那边,对商队技术的分析有结果了吗?”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这支商队,以及他们背后的“自由都市”,宣扬这套理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单纯的意识形态输出,还是……包裹着糖衣的毒药,为更深层次的入侵做准备?

理念的冲击,已然来临。

“守望者”建立在集体主义与相对公平基础上的价值观,迎来了第一次严峻的挑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考验的不仅是武力和资源,更是人心的向背和信念的坚固程度。